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宇宙中的隐形刺客:100亿光年外,一个不该被看见的东西现身了

0
分享至

如果告诉你,在距离地球100亿光年的深空中,隐藏着一个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却完全不发光的"幽灵",你会作何反应?更离奇的是,科学家发现它的方式,不是通过任何望远镜直接"看到",而是因为它在一道完美的宇宙光环上,留下了一道几乎察觉不到的"缺口"。



这个缺口宽度不到千分之一角秒——相当于从地球观察月球上一枚硬币的视角。就是这道微小的裂痕,暴露了宇宙中最神秘力量的存在:暗物质。这不是科幻电影的情节,而是2025年天文学最震撼的发现之一。这个"看不见的刺客",正在改写我们对宇宙结构的认知。它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让我们从一个美丽的光环说起。

我们都知道,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这是中学物理的基本常识。但爱因斯坦在1915年告诉世界:这个"常识"只在平坦时空中成立。当质量足够大的天体出现时,它会像一颗保龄球压在蹦床上一样,将周围的时空"压弯"。光线经过这片弯曲的时空时,轨迹也会跟着弯曲。这就是广义相对论中著名的"引力透镜效应"。

想象一个奇妙的宇宙巧合:一个遥远的星系正好位于我们和一个巨型星系的视线后方,而且三者几乎完美对齐。这时,前景星系的强大引力会将背景星系的光线向四周弯曲,就像一个透镜一样。如果对齐得足够完美,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一个点状的星系,而是一个环绕前景星系的光环——这就是"爱因斯坦环"。这个现象在1919年首次被观测证实,成为验证广义相对论的经典证据之一。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爱因斯坦环不仅是宇宙的"奇观",更是探测暗物质的终极工具。当背景星系的光穿越前景星系周围的时空时,任何额外的质量集中——哪怕完全不发光——都会在光环上留下痕迹。就像一块有瑕疵的透镜会让光线产生额外的扭曲,隐藏在前景星系中的暗物质团块也会在光环上制造出微小的"变形"。正是通过这种"以光为探针"的方式,天文学家得以"看见"那些本该隐形的暗物质结构。



B1938+666系统就是这样一个教科书级的引力透镜。它位于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在光学和红外波段呈现为一个近乎完美的圆环。背景是一个遥远的星系,前景是一个质量巨大的透镜星系。在过去的观测中,这个系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标准"的爱因斯坦环。但当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审视它时,他们在光环的一段弧上,发现了一个异常——一个不该存在的"缺口"。

这个缺口有多小?在射电图像中,它表现为光环某一段弧的轻微"窄化"和位置偏移,角度尺度不到千分之一角秒。这是什么概念?如果你站在地球上,试图分辨月球表面一枚一元硬币的大小,所需的视力精度就是这个量级。在浩瀚宇宙的尺度下,这个扭曲几乎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个微小的"伤疤",暴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研究团队首先排除了各种常规解释:会不会是前景透镜星系本身的某个恒星团?不可能,恒星会发光,在光学图像中应该能看到。会不会是气体云?也不太可能,气体会辐射或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但观测中没有这样的信号。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里存在一个几乎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只通过引力影响光线的"暗"物体。

通过精密的引力透镜建模,天文学家反推出这个暗物体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00万倍。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毕竟相当于一个小型球状星团的质量。但关键在于,这个物体在任何波段都不发光。它没有恒星,没有热气体,没有黑洞吸积盘的辐射信号。它就像宇宙中的一个"黑洞",但又不是黑洞——因为黑洞周围通常会有物质吸积产生的辐射。这个东西,纯粹就是一团"暗"的物质。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是迄今为止通过引力透镜效应探测到的最低质量暗结构。在此之前,类似方法探测到的暗物质团块质量至少是它的数百倍。这个发现意味着,暗物质不仅存在于星系和星系团这样的巨型结构中,也能在小得多的尺度上聚集成独立的"团块"。这就像在海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巨大的洋流,还能看到小小的漩涡。而这些"暗物质漩涡",可能遍布整个宇宙,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察觉。

问题在于,为什么一个质量仅百万倍太阳的暗物质团块如此重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暗物质理论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困境:"缺失卫星问题"。



暗物质是宇宙中最神秘的成分之一。我们看不见它,摸不着它,但它的引力效应无处不在——星系旋转速度、星系团的质量分布、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都需要暗物质的存在才能解释。目前主流的"冷暗物质"(CDM)模型认为,暗物质粒子运动速度很慢(相对于光速),因此能够在引力作用下聚集成各种尺度的结构。计算机模拟显示,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大星系周围应该存在成千上万个小型暗物质"子晕"(subhalos)——就像行星周围有卫星一样。

但现实让人困惑:当我们观测银河系时,发现的矮星系(被认为是暗物质子晕中恒星形成的结果)数量远少于理论预测。这就是所谓的"缺失卫星问题"。是理论错了吗?还是那些暗物质子晕确实存在,只是其中大多数没有形成恒星,因而无法被直接观测?

SDSS J0715-7334周围发现的这个暗物体,提供了第二种解释的直接证据。它就是一个"无恒星"的暗物质子晕——质量足够大,但由于某些原因(可能是气体被剥离,或者环境不适合恒星形成),其中没有任何恒星诞生。这样的结构在常规观测中完全隐形,只有通过引力透镜效应才能被"看到"。这个发现暗示,宇宙中可能存在大量类似的暗物质团块,它们隐藏在各个星系周围,从未被探测,却真实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个发现为暗物质的性质提供了新的约束。如果暗物质是"热"的(粒子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它们会迅速扩散,无法在小尺度上聚集。但这个质量仅百万倍太阳的团块的存在,强烈支持暗物质是"冷"的——只有冷暗物质才能在如此小的尺度上保持紧密聚集。这就像通过观察水滴的形状,我们可以推断水的粘度一样。通过观察暗物质团块的质量分布,我们可以反推暗物质粒子的基本性质。

这怎么可能?要在100亿光年外探测一个质量"仅"百万倍太阳的暗物质团块,所需的观测精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就像站在纽约,试图看清巴黎街头一只蚂蚁的腿——按照常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任务。

但天文学家们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这项技术叫做"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其原理是,虽然单个望远镜的分辨率有限,但如果我们能精确同步多个望远镜的观测,并将它们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学上的"干涉"处理,就能获得一个等效口径等于望远镜之间最大距离的虚拟望远镜。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动用了包括美国绿岸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甚长基线阵列(VLBA)、欧洲VLBI网络(EVN)在内的多台世界级射电望远镜。这些望远镜分布在北美、欧洲各地,它们之间的距离达到数千公里。当它们同步观测B1938+666系统时,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口径与地球直径相当的"超级望远镜"。这样的分辨率,足以在光环上"看到"那个微小的扭曲。

然而,数据处理的挑战同样巨大。数十台望远镜产生的海量射电数据需要精确校准、时间同步,然后通过复杂的算法进行干涉处理。研究团队不仅要构建前景透镜星系的精确质量模型,还要从观测数据中剥离各种系统误差和噪声。为此,他们开发了全新的贝叶斯建模算法,先拟合出"标准"的引力透镜模型,再检验是否需要额外的质量集中来解释剩余的微小偏差。正如研究者所说:"数据太大、太复杂,我们必须先发明全新的数值算法,才能从噪声中提取出真实的信号。"

这体现了现代天文学的一个深刻转变:我们不再满足于"拍照片",而是进入了"数据考古"的时代。海量的观测数据中埋藏着无数秘密,但只有通过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我们才能将它们挖掘出来。B1938+666系统的这个发现,不仅是观测技术的胜利,更是数据科学与天文学深度融合的成果。



这只是开始。研究团队强调,B1938+666系统并非特例——它只是恰好被详细研究的一个案例。随着新一代望远镜的投入使用,类似的发现将呈指数级增长。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已经开始在红外波段发现更多遥远的引力透镜系统,而下一代射电干涉阵列(如升级后的ALMA和未来的平方公里阵列SKA)将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更令人兴奋的是,如果我们能够对足够多的爱因斯坦环进行系统观测,就可以进行暗物质的"人口普查"——统计不同质量范围的暗物质团块的数量。这个质量函数(即多少质量的暗物质结构应该存在多少个)是冷暗物质模型的核心预言。如果观测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将是对CDM模型的强有力支持;如果存在显著偏差,则可能暗示需要修正理论,甚至预示着新物理的存在。

想象一下未来的场景:天文学家可能会发布一份"宇宙暗物质地图",标注出星系周围数千个暗物质子晕的位置和质量。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推断暗物质粒子的质量、相互作用强度,甚至可能找到实验室探测暗物质的关键线索。这就像通过观察森林中树木的分布,推断土壤、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特征一样。暗物质的引力"指纹",将揭示这种神秘物质的本质。

更有趣的是,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遥远宇宙。研究者指出,即使在我们的银河系中,也可能存在大量类似的"无恒星"暗物质团块,只是我们缺乏探测手段。未来,如果有其他星系的光线恰好穿过银河系并被我们观测到,我们或许能用同样的方法在"家门口"寻找暗物质子晕。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前景:那些在科幻小说中常被描述为"宇宙幽灵"的暗物质结构,可能就悄悄漂浮在我们太阳系的不远处,等待被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传“重庆大足围墙倒塌致6人身亡” 相关部门证实系谣言

网传“重庆大足围墙倒塌致6人身亡” 相关部门证实系谣言

大象新闻
2025-11-11 20:06:01
央媒官宣,康辉盼了20年的接班人终于出现,全网恭喜:太优秀了!

央媒官宣,康辉盼了20年的接班人终于出现,全网恭喜:太优秀了!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11 09:42:09
沉默24小时后,中方宣布援菲,受灾人数超百万,马科斯被要求辞职

沉默24小时后,中方宣布援菲,受灾人数超百万,马科斯被要求辞职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1 18:34:07
公司倒查半年考勤辞退员工!员工不服:你动机不纯,想0成本裁员!法院怎么判?

公司倒查半年考勤辞退员工!员工不服:你动机不纯,想0成本裁员!法院怎么判?

上观新闻
2025-11-11 14:38:07
高市早苗妄言台海,中方大白话“掉脑袋警告”,日本舆论两次破防

高市早苗妄言台海,中方大白话“掉脑袋警告”,日本舆论两次破防

墨兰史书
2025-11-11 05:05:03
维金斯0.4秒空接绝杀!斯波:这套战术是助教奎因四年前设计的

维金斯0.4秒空接绝杀!斯波:这套战术是助教奎因四年前设计的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1 17:03:05
你是哪边的?泰伦-卢在领先14分时主动叫停,随后被打出20-3高潮

你是哪边的?泰伦-卢在领先14分时主动叫停,随后被打出20-3高潮

懂球帝
2025-11-11 14:39:05
1499元买飞天茅台!2025双11高端白酒价格“大跳水”

1499元买飞天茅台!2025双11高端白酒价格“大跳水”

观察者网
2025-11-11 17:00:11
难以置信!西安理发剪一次11800!还得先排队预约,创始人亲自剪

难以置信!西安理发剪一次11800!还得先排队预约,创始人亲自剪

火山诗话
2025-11-11 19:36:41
这5位老将,还是没收到NBA球队的合同,可能真的要退役了

这5位老将,还是没收到NBA球队的合同,可能真的要退役了

篮坛扒客
2025-11-10 21:41:47
我的妈呀!差点没认出来,想当年,这可是我做梦都想娶的女神啊

我的妈呀!差点没认出来,想当年,这可是我做梦都想娶的女神啊

乡野小珥
2025-11-11 08:25:13
随着浙江爆冷淘汰四川,全运会男篮决赛出炉,广东送辽宁惨败出局

随着浙江爆冷淘汰四川,全运会男篮决赛出炉,广东送辽宁惨败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11 17:55:31
年终奖我一毛没有,打卡离开,退公司群,老板:八千万订单只认你

年终奖我一毛没有,打卡离开,退公司群,老板:八千万订单只认你

朝暮书屋
2025-11-07 18:22:47
它才是菜中人参,冬天包饺子好吃,鲜美多汁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它才是菜中人参,冬天包饺子好吃,鲜美多汁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阿龙美食记
2025-11-10 14:34:38
“承诺给300万美元”!俄方:成功挫败英乌策反俄飞行员并劫持米格-31战机企图

“承诺给300万美元”!俄方:成功挫败英乌策反俄飞行员并劫持米格-31战机企图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13:58:25
中央定调,退休新规,1965年到1969年期间出生,退休或将更受益?

中央定调,退休新规,1965年到1969年期间出生,退休或将更受益?

花心电影
2025-11-10 18:14:34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高市早苗为“台湾有事”发言降温:承认言辞失当,今后将谨慎

高市早苗为“台湾有事”发言降温:承认言辞失当,今后将谨慎

面包夹知识
2025-11-11 14:10:23
巴基斯坦首都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致12死27伤,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巴基斯坦首都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致12死27伤,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界面新闻
2025-11-11 20:23:24
女孩身高2.26米,貌美如花,妈妈却天天发愁:比门还高,没人敢追

女孩身高2.26米,貌美如花,妈妈却天天发愁:比门还高,没人敢追

黔乡小姊妹
2025-11-11 13:16:02
2025-11-11 21:32:49
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incentive-icons
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一个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824文章数 3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教育
艺术
军事航空

知情人爆料:ON离队!Knight和BLG续约难度大,missing加入LNG

亲子要闻

守护流感季儿童呼吸健康,科学应对感染后咳嗽

教育要闻

《2025海归留学生就业报告》发布!为何有人月薪5万、有人月薪5千?原因竟然是 ...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