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死的时候,没等到那份“九锡”,也没能坐上皇位。
![]()
他是在姑孰病死的,病床上还留下那句广为流传的话:若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说白了,他这一生就是功劳大、争议也大,结局既没有封神也没被忘掉,只能算个复杂的人物档案。
晚年桓温的注意力,已经从打仗收复中原,慢慢转向了怎么把手里的权力固定住。他把朝中的军政大权握得紧紧的,公开提出要加“九锡”,私下里也有不少动作,想把自己摆成和皇室平起平坐的地位。朝里那些老臣表面上不敢明说反对,实际就是拖字诀——就是不下诏。桓温那会儿又病着,起不来大动干戈,只能看着事情被拖着。躺在床上的日子,他常回想过往那些战功和没兑现的计划,既不甘又累。换句话说,他想做的事很多,可人不够硬,不够运。
![]()
说到打仗,桓温有高光时刻,也有翻车的时候。按时间往回看,最后一次大规模北伐是在太和四年,也就是369年。他带着五万士兵直奔前燕的核心——邺城,起初气势很足,一路推进。但问题很快显现:军队越打越远,补给线被拉得长了,粮草问题凸显。前燕名将慕容垂抓住机会,在枋头设伏,将晋军打得大败。那次枋头之败,对桓温来说是转折点:战局一败,朝中反对他的声音一下子多了,原本想靠更多胜利铺路的计划被堵死。
再往前看,他有几次比较亮的胜仗。一次比较让人记得的是收复洛阳的那回。桓温曾拿下许昌、洛阳,进到这座昔日西晋的旧都。面对满目疮痍的宫殿和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他萌生过把都迁回洛阳的念头,想把南方那些在江南扎根的士族和流民带回中原。问题是,江南的士族在本地有地盘和利益,不愿意搬家;朝廷里主张稳妥的人又怕搬迁会引发更大的动荡。结果迁都的计划被压下去,桓温只好把军队暂时驻扎在洛阳,自己又折返回南方去了。打下来了城市,但政治上没把事儿办到底。
![]()
更早的北伐是在永和十年,354年。他当时带着四万兵从武关进关,打到灞上,看到关中百姓有的出来迎接,军心和民心一时间挺振奋。可前秦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把能吃的东西都烧掉,晋军粮草吃紧,又被前秦援军压制,只好撤退。撤退路上还遭到追击,损失不小。这一回让桓温明白了一件事:打胜仗光靠冲劲不行,还得有稳妥的后勤和朝廷一致的支持。
比这些都早的是永和二年,346年那回往西蜀的胜利。他从江陵上溯,兵逼成都,绕开成汉主力,在笮桥一战里打败了成汉的皇帝李势。成汉灭亡后,桓温被封征西大将军,名声大涨。那会儿他斗志昂扬,觉得既然连蜀地都能平定,北伐把中原收回来也不是天方夜谭。年轻气盛时,人就是容易有这种“天下可以一盘端”的想法。
![]()
桓温的出身和早年经历,也能看出他性格里的一股狠劲。他出自谯郡桓氏,家里在东晋有些背景。十五岁那年,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里被韩晃杀害,这对年轻的他是个深刻的烙印。三年后,父仇的相关人物江播死了,桓温穿着孝服去吊丧,趁机杀了江播的三个儿子。外人看他的评价很两极:有人说他狠,有人说他孝。对桓温自己而言,那一次是表态:在乱世里,他觉得只有强硬才保得住自己那口饭碗。
成年后,他靠家世和手腕逐步上升。娶了南康长公主,后来做了徐州刺史,永和元年(345年)接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荆州这个地方关键,控制了长江上游,是抵御北方力量的屏障,也是重要的经济区。站在荆州城头,看着来来回回的流民,年轻时的复仇心慢慢变成了更大的目标:把失地收回来,国家完整点。
![]()
但无论军功多大,他在朝堂上始终要面对士族和老臣的牵制。士族们担心他权大势孤,像王导、殷浩这样的人都不愿把天大的事情交给他完全操持。殷浩主持北伐连吃败仗,朝廷几次收回大权,永和十二年(356年)朝廷再把北伐权交给桓温,他顺势弹劾殷浩,把人废为庶人,从此握得更紧。权力一集中,野心也跟着长。他开始觉得,改变现状不光靠打仗,还得动政治手段,甚至考虑更极端的做法。
到了兴宁元年(363年),朝廷任命他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次年又兼扬州牧,名义上行政军权都在手里,看着离皇位不远了。可事与愿违,他并没有在最有利时机直接下手,而是选择继续用北伐来积累声望。结果最后一次北伐失败后,时机彻底溜走了。
桓温死后,他家的势力并没有立即崩塌,权力一度落到弟弟桓冲手上。桓冲没有桓温那样的手腕,很快就把不少权力拱手让给朝廷。桓温的儿子桓玄没打消念头,后来在元兴二年(403年)攻占建康,自立为帝,建立了桓楚政权。但桓玄统治手段极为残酷,没撑多久就被刘裕等人推翻,桓玄被杀,桓氏也几乎灭族。事情就是这样,连成一串,最后把整个家族推到了绝路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