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今天酸梅汤多放了两勺桂花,你尝尝。”下午两点,地表温度逼近40摄氏度,中交一公局二公司无锡漩溪家园项目门口的“清凉驿站”排起了队。班组长吴小旭接过一次性可降解纸杯,仰头一饮而尽,杯壁上的水珠混着汗珠滚落,他咧嘴一笑:“甜到心里了。”
![]()
中交一公局二公司无锡漩溪家园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是无锡市在建体量最大的安置房项目。项目团队秉持让产业工人居有所安、心有所栖的理念,构建产业工人社区生活关爱、职业成长、共治共享的工作体系,用心用情打造产业工人的“第二故乡”。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清凉驿站”多了一张“温度晴雨表”。电子屏实时显示现场温湿度,项目部依据数据动态调整酸梅汤、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的补给策略;冰柜上方的“笑脸墙”贴满工人自拍,“今天你最帅”的标语让排队领饮成了“打卡”趣事。“民生工程先要温暖人心,这里将安置3000多户拆迁居民,建设者也是‘被安置’的对象。”项目经理马广彪指着身后21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坚定地说道。项目现有来自14个省份的953名产业工人,平均年龄38岁,全年流动率低于3%。秘诀藏在一杯杯冰饮背后的“系统打法”。一杯饮品,算法先行。项目部把“清凉”纳入智慧工地系统:每半小时更新施工现场热指数,系统自动向班组微信群推送“冰镇”指令,提醒作业人员到指定“清凉驿站”进行能量补给。今年6月以来,已精准发放冰镇饮品1.7万杯、盐汽水1.3万瓶,实现施工“零中暑”。一把钥匙,安居安心。穿过“清凉驿站”后是7000平方米的产业工人园,园内设有170间宿舍,可容纳850名产业工人入住。宿舍内空调、家具等设施一应俱全,窗台绿萝长势喜人。物业管理员李大姐展示“一键报修”小程序:15分钟响应,24小时闭环解决。“去年儿子考上大学后来工地探亲,物业管理员连夜帮我安排了探亲房,我们一家在无锡工地也能短暂团聚。”钢筋工罗书平感激地说。
![]()
一间学校,赋能成长。傍晚,工人夜校灯火通明。当晚课程是“临时用电安全培训”,讲台旁摆着一台自助咖啡机,“学完扫码,免费续杯”。项目常务副经理闫文龙介绍:“夜校与无锡市惠山区总工会共建,依托地方工会专业授课资源,内容既聚焦安全、技术、质量等关键环节及新工艺,又涵盖廉洁教育、项目文化等内容,助力产业工人实现业务能力及思想素养双提升。”37岁的电工周健民月薪从6000元涨到10000元,他把晋级证书也贴上了“笑脸墙”。一张工资卡,直通民心。7月18日,中国邮储银行流动服务车开进工地,仅用3小时,就为487名新进场工人办好工资卡,并同步激活数字人民币钱包。“工资日”当天,系统将工资信息推送至每个人手机,一键确认,立即到账。今年1-8月,项目累计发放工资近7300万元,实现零投诉。夜幕降临,篮球场灯火辉煌,“工友杯”篮球赛开始。马广彪望着赛场语气里满是坚定。“‘清凉驿站’只是一公局集团打造‘幸福一局’的缩影,让产业工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才是我们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