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电话,一条命。
哈马斯来还原事情真相了,哈尼亚怎么遇刺的,伊朗调查清楚了。
![]()
11月2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言人阿里·穆罕默德·纳伊尼向外界披露了c遇刺的惊人细节:“一枚导弹从特定距离发射,直接击穿窗户且当时他正在接听电话”。这一刻,哈尼亚的生命走到尽头。
这起事件发生于2024年7月31日,但直到近一年后,伊朗才公布了调查结果。暗杀发生在德黑兰北部一处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运营和保卫的住所。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2024年12月23日首次承认以色列实施了这起暗杀。
![]()
2024年7月30日,哈尼尔此行目的是参加伊朗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作为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是伊朗的重要客人,下榻在安保严密的圣城宾馆。
次日凌晨2时左右,悲剧发生。哈尼亚当时正在房间内通电话,一枚导弹精准击穿窗户,导致他和一名保镖当场身亡。
伊朗调查显示,袭击使用的是一枚弹头重约7公斤的短程导弹。现场照片显示,哈尼亚所住房间的窗户碎裂,外墙部分坍塌,已被防水布遮盖。
![]()
但关于暗杀方式,存在不同说法。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称,哈尼亚并非死于导弹袭击,而是被藏于宾馆内的炸弹炸死,该炸弹在事发前约两个月就被偷运进宾馆。
然而伊朗方面坚决否认了这一说法,哈马斯驻伊朗代表卡杜米描述,爆炸发生后他看到哈尼亚位于四楼的房间“墙壁和屋顶都已倒塌”。
甚至伊朗调查发现,此次暗杀“未涉及任何内部破坏行为”。这意味着以色列成功避开了伊朗严密的安保体系,没有依赖内部人员泄密。
![]()
那这关键线索在于哈尼亚当时正在通电话。以色列可能通过监控手机信号精准锁定了他的位置。哈尼亚使用多个国家的手机号,包括伊朗和卡塔尔的号码,但显然这些防护措施仍不足够。
以色列此前已展示过类似能力。2020年暗杀伊朗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时,以色列使用了人工智能远程遥控武器,其精准度与此次暗杀颇为相似。
而也是这场暗杀,引发了强烈的国际反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为哈尼亚报仇是伊朗的“责任”,伊朗将对以色列进行“严厉惩罚”。
![]()
甚至该起事件对巴以和平进程造成严重打击。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表示,哈尼亚被杀将危及停火谈判,“当一方暗杀另一方的谈判代表时,调解怎么可能成功?”
且哈尼亚的遇刺只是哈马斯领导层遭受的一系列打击中的一环。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至少有11名哈马斯政治局成员被打死。
甚至这个最高政治权力机构在2021年选出的16名成员中,多数已在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中丧生。
![]()
哈尼亚遇刺后,叶海亚·辛瓦尔接任哈马斯政治局主席,但他在2024年11月16日以军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中死亡。
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也没能逃脱暗杀命运。2024年1月,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哈马斯办公室,导致阿鲁里等6人死亡。
地区局势方面,暗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中东紧张态势。在哈尼亚遇刺前数小时,以色列还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导致黎巴嫩真主党高级军事指挥官舒库尔身亡。也是因为这一系列事件将中东推向更大规模战争的边缘。
![]()
如今来看,哈尼亚遇刺事件向世界发出了一个技术安全警示:普通通讯设备可能成为精准暗杀的工具。以色列展示了其通过监控手机信号实时定位目标的能力。
甚至该事件令人想起内塔尼亚胡曾经在美国发出的警告:“美国的任何一部手机里面都住着一个以色列”。
哈尼亚的案例表明,即使采取高度安全措施,使用通讯设备仍存在巨大风险。
![]()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定位数据保护成为国家安全的新挑战。伊朗作为地区大国,在本国领土上却无法保护重要客人的安全,这暴露了现代通信技术的脆弱性。
当通讯设备可能成为敌人攻击的导引信标时,各国领导人和高价值目标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通信安全协议。
只得说一通电话一条命,终究是令外界难以想象,甚至也搅乱了整个中东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