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节气知多少
北风潜入悄无声
秋意未尽已立冬
2025年11月7日
我们迎来冬天第一个节气
——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六节气之首,公历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25度时为立冬节气。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三候
![]()
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开始结冰。冰寒于水,是水与冰的结合。这一变化直观地反映了气温的下降和冬季的到来,水结冰象征着自然界的凝固与静谧,也预示着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二候地始冻
立冬后五日,地开始冻结。冰壮为冻,地冬为凝结。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土地也开始出现冻结现象。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十日,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条纹比较分明的蚌壳。古人认为这是因为野鸡会藏入大海变成大蛤(蜃)。
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固始县元光小学四(5)中队的队员们在辅导员李明珠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二十四节气——立冬”项目式学习活动。
智慧识“冬”
为让队员们掌握立冬相关知识,中队辅导员李老师化身“节气向导”,从立冬的由来、气候特点,到“万物收藏”的节气内涵,用生动的故事和直观的图片,为队员们揭开立冬的神秘面纱。一个个小脑袋听得专注,眼神里满是对节气知识的好奇与向往。“我知道立冬要吃饺子,寓意不冻耳朵!”“我们家立冬会喝羊肉汤暖身!”队员们轮番上台当“小讲师”,分享自己搜集的立冬习俗。通过这堂有趣的班会课同学们对立冬节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浓厚的文化氛围。
![]()
快乐寻“冬”
活力迎冬,动感热身。立冬时节,天气越来越凉,人体的新陈代谢在此时也相对减缓,孩子们正确适量的锻炼能增强体质,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更能在户外活动中感受到冬日运动的快乐。周末,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快乐的“寻”冬之旅。
![]()
![]()
![]()
美味食“冬”
巧手包饺,暖意融融。俗话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弘扬了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
![]()
![]()
![]()
多彩绘“冬”
寻冬绘梦,巧手成画。冬季,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季节。同学们抓住冬日之美,用灵巧的双手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创作出一份份富有诗意的手抄报。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表达了同学们对冬季的向往和期待,展现了同学们对冬季的热爱与赞美,为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
![]()
![]()
![]()
诗意书“冬”
立冬,处于晚秋初冬时节,既有秋的绚丽斑斓,又有冬的空寂和内敛。立冬,在文人墨客笔下,也独有一番韵味与美感。队员们认真书写这些古诗文,在一笔一划中感受古人对立冬的描绘与情感。
![]()
![]()
![]()
立冬,不只是节气,更是一堂生动的成长课。在这个充满智慧和温情的立冬节气,通过立冬项目式学习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到立冬节气的知识与意义,还在愉快的实践中体。在寒意凛然的冬天里,让同学们感受到浓郁的生命力带来的温润的冬日之趣,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愿这份由传统文化滋养的温暖,能伴随他们整个冬天,积蓄力量,静待春来。(通讯员 李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