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当两个英雄少年相遇,故事就变得更好看了。
兴平二年(195),孙策刚二十出头,没有稳定的地盘,正全力筹谋江东基业。其时江东刘繇是孙策的劲敌之一。
某日,孙策领着十几骑出去侦察敌情,恰遇刘繇部下一少年斥候。此少年虽然单枪匹马,竟全然不惧,挺枪拍马直冲孙策而来。孙策一枪刺中对方坐骑,夺其手戟;少年也挑落孙策头盔,牢牢抓在手上。激战罢各自撤退时,孙策打听到少年名叫太史慈,是刘繇同乡,投奔刘繇不久,未得重用。
![]()
之后双方会战,刘繇战败,孙策威震江东。太史慈退守山林打游击,也被孙策生擒。孙策故意问:还记得当初你我交战吧,若我被你抓住,你当如何?太史慈针锋相对:那可不好说。
孙策不怨反大笑,为太史慈松绑,班师时,又安排太史慈在前面开道。此番招抚,既见英雄相惜,亦显孙策笼络人才之谋略。
孙策打败刘繇,进入其地盘曲阿,立刻发安民告示,说刘繇旧部只要肯归降,既往不咎,肯投效的,全家免赋税差役,不愿意的也不强迫,一时间万人归附。随即,孙策和太史慈之间的关系遇到考验。刘繇留下万余人的部队,欲归附豫章太守华歆,华歆竟然拒绝了。为探虚实,孙策决定派太史慈走一趟。
孙策身边的人纷纷劝阻,说太史慈有雄主之才,又与刘繇渊源颇深,怎肯安心效命,如此一去,便是放虎归山。孙策则说:子义(太史慈的字)若离开我,还能去投奔谁?为太史慈饯行时,孙策问他何时能回来,太史慈说顶多两个月。果然,太史慈按时归来,还带回关于华歆的详细情报。
![]()
论用人之道,孙策不计前嫌,用人不疑,在江东怎能不得人心?而这个故事亦有超出谋略的部分。
三国乱世里,经历了黑暗、血腥、背叛、无常后,世人皆疑神疑鬼,只能凭借手中的地盘和军队说话。而总有一些事情是不可控的,是需要冒险的,那就是涉及人心的部分。想获取一个英雄少年的忠诚,反而要去除谋略中遮遮掩掩的部分,袒露真心。
孙策和太史慈都是生于乱世的年轻人,却未为乱世所限。孙策自信举世无双,相信太史慈不会辜负他;太史慈不被更大的利益诱惑,也不怕孙策起疑心。他们心宽胆大,既往皆不恋,当下亦不杂,未来还不怕。这种心态,就是那些所谓的江湖大佬也未必能做到。
难怪世界最终属于年轻人,不仅因其朝气,还因其纯粹。千算万算,你只能算到谋略里的部分,算不出谋略外的真性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