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网)
转自:安徽网
前不久,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善逢春堂传统膏药榜上有名,是唯一的传统医药入选项目。堂主赵峰被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确定为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百善镇地处古运河畔,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年来,该镇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镇文化站积极开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遗”挖掘整理工作,在此前申报成功一项省级传统戏剧“非遗” 、一项传统戏剧、一项传统曲艺 、一项传统技艺三项市级“非遗” ,多项县级“非遗”的基础上,今年初又对名闻遐迩的百善逢春堂膏药进行走访调查,挖掘整理撰写出这一传统医药的历史渊源文稿,申报县文化部门确认。
百善逢春堂膏药历经近百年,如今已传承了三代。第三代传承人赵峰,年轻时从父辈那里学到了二代先人的熬制膏药方法,又经过哥哥赵龙山传授在部队学到的医疗知识,对逢春堂膏药的配方进行不断地摸索调整,熬制工艺进行改革创新,其疗效显著提升。如今的逢春堂膏药特别是对常患颈、肩、腰、腿痛等慢性劳损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烫伤的患者有着独特的效果,不仅解除了当地患者病痛,河南、江苏、山东等地的一些的患者也慕名前往。
百善镇文化站负责人表示,将以百善逢春堂传统膏药入选县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新起点,大力传承和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深入挖掘‘非遗’项目,做好新时代‘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赋能乡村振兴。
陈若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