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身影,他们奔波在病床与工作岗位之间,脸上写满疲惫;他们深夜蜷在躺椅上,只 为老人一声呼唤能及时响应。“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是许多家庭难以言说的痛。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真正破解这个难题?
自今年9月份起,商州区人民医院试点的“无陪护”病房支持服务正悄然为这些家庭带来改变。已有包括孙阿姨、吴阿姨、屈先生在内的多个家庭,通过这项服务,找到了工作与尽孝之间的平衡点。
![]()
![]()
这项探索,是商州区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实践。为保证服务质量,所有第三方护理员均经过医院的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确保护理员持证上岗、专业陪护,家属可根据需求选择有偿陪护服务,切实减轻照护负担。
案例一:神经内一科的“白班守护者”
![]()
65岁的孙阿姨因偏瘫与吞咽障碍住院,日常需专人照护。儿子白天上班无法陪护,内心十分焦急。通过选择医院审核合格的陪护服务,由神经内一科护士进行专门指导的护理员为孙阿姨提供专业陪护。护理员将孙阿姨的日常生活起居照护的井井有条,还贴心的用轮椅推着她散步、晒太阳,适度锻炼;儿子下班后前来交接,护理员会详细告知日间照护情况。“有专业护理员陪伴,我能安心工作。老人家每天都能晒太阳、做活动,心情和身体都明显好转,这比我自己照顾更周到。”儿子欣慰地说。
案例二:心血管内科的“全方位贴心照护”
![]()
77岁的吴阿姨因慢性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住院,生活起居需要全程协助。家属选择了24小时陪护服务。心血管内科护士长表示:“我们不仅推荐合格的护理员,更会持续监督服务质量。”在护士指导下,护理员每天为吴阿姨擦脸、洗脚、翻身按摩等生活照护,还在天气好时,为其洗头,显著提升了吴阿姨住院期间的舒适感。
案例三:普外科的“术后关键期援军”
![]()
63岁的屈先生接受食管肿瘤手术后,正值恢复的关键时期,家属选择了专业陪护服务。“术后那三四天最难熬,我一个人实在照顾不过来,”屈先生的家属回忆道,“既要关注他的呼吸和疼痛,又要协助他按时活动,还得留意身上的管路,真是手忙脚乱。幸好请了护理员,她们都经过医院严格培训,知道怎么帮术后病人翻身、下床,还会及时观察伤口和引流管的情况。有她们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老人也少受了不少罪。”
此项“无陪护”服务试点,是商州区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举措,其旨在通过建立规范的支撑与监督体系,将家属从繁重的生活照护中解放出来,回归情感支持的本位,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更专业、更安心、也更有温度的康复环境。(图文:商洛市商州区人民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