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翻译
Girl
在这部由侯孝贤御用演员、毕赣《狂野时代》主演舒淇首次执导的长片中,一个受尽贫困、虐待与忽视的少女,以近乎麻木的坚韧,默默度过了被压抑与苦难笼罩的童年。
![]()
《女孩》电影海报
做女人很难,但在舒淇这部真诚却略显笨拙的导演首作《女孩》中,做“女孩”永远更难。
影片追踪了上世纪80年代末台北一名中学生动荡的数月时光——在表面的顺从之下,她逐渐积蓄起反抗的力量,试图挣脱贫困童年的束缚,以及带给她各种形式伤害与忽视的父母。
![]()
《女孩》电影截图
这样的故事并不新鲜,执导上也偶有失误,但舒淇作为导演展现出一种近乎冷峻的诚意与同情,她的目光投向那些被困在父权暴力循环中的孩子们——在那样的世界里,没有人能真正获救,只有渺茫而绝望的自我逃离之望。
“别碰,脏。”这是我们听到的第一个台词。
阴郁的少女小丽(白小樱饰)从学校回家时,拖着脚步对着好奇地把手指伸进天桥铁网的小妹(赖雨霏饰)冷冷地说。这一幕的象征意味很快显现——对于某些人而言,通往自由蓝天的最好视角,是透过铁栏的间隙去看天空——如同牢笼。比起更外向的小妹,小丽年长几岁,却早已放弃伸手去触碰那片天空。
![]()
![]()
《女孩》电影截图
影片中的家庭关系被快速而直接地勾勒出来。
小丽的母亲阿娟(台湾嘻哈歌手9m88饰)在美容院工作,偶尔在夜间麻将馆陪客。她对长女几乎没有任何温情,甚至近乎敌意;相较之下,她溺爱小女儿,而小女儿也将这种偏爱视为理所当然。
然而,阿娟的丈夫(邱泽饰)是名更糟糕的父亲。夜夜酗酒、赌博后踉跄回家,他有时因妻子化妆而殴打她,第二天又嫌她素颜丑陋。他对小女儿似乎完全漠不关心,然而这总比他对小丽的虐待要好一些——小丽总是会害怕地躲在廉价帐篷里睡觉,暗中躲避父亲的虐待。有时小丽甚至会想象父亲的手正穿过帐篷薄薄的布料向她伸来。
![]()
![]()
《女孩》电影截图
学校成为她逃避家庭恐惧的唯一庇护所,尽管她常常感到饥饿和疲惫。剧本中为数不多的几处喘息之处,便是在孩子们之间偶尔流露出的善意的观察。比如那个总被派去扶她去保健室的男同学;再比如转学来的莉莉(林品彤饰),一个世故却善良的女孩,主动拉小莉和她做朋友。她带着小丽打扮、结交男孩,也出于对她的怜悯。在一次极度屈辱的事件后,小莉被母亲当众掌掴,怒骂她忘带午餐,从此她变得更为孤僻。摄影师余静萍以充满能量的镜头,加上黄美清的真实布景设计,成功捕捉了台湾夏日的闷热与压抑——电扇无力地转动,唯有美容院里的男性客人能享受空调。
影片中也有许多揭示女性羞耻与厌女文化的瞬间:母亲被客人随意摸索却仍强颜欢笑;小丽问妹妹为何要与那些嘲笑自己的人开玩笑,妹妹答道:“不然要怎样,哭吗?”令人心碎。甚至在父亲不断责骂女儿的言语中,也隐约透出一种“以虐为护”的母爱——“你迟早会变成我这样”,她说。她对女儿的残酷,其实是对自我厌恶的延续。
但这种充满真情的电影创作也有风险——优点与缺点同样赤裸。舒淇的叙事直觉是可信的,她揭示台湾社会贫困与父权交织下女性困境的努力也极具价值,但她的导演技巧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女孩》电影截图
影片超过两小时,若剪辑上能更加精简,叙事或许会更清晰。
片中穿插的母亲少女时代闪回虽有助于理解她阴郁的童年回忆,却在时间线上略显混乱。尾声跳转至多年后的小丽成年篇章,却通过“几年后”式的剪辑手法掩盖了她转变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少数超现实段落也暴露出导演欲超越现实主义的雄心,但在人物与时间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这些尝试反而会给观众带来困惑。
尽管如此,《女孩》凭借其真挚的情感和一个意外温柔的结尾——一个女孩含泪吃下一碗在多年后承载着宽恕的面——仍令人动容。影片展现出导演对“救赎”这一漫长过程的独到理解:那些在苦难童年中挣扎前行的人,终将在彼此身上看到“幸存的女人”的模样。就像小丽一样,《女孩》真正的力量,只有在“女孩”身份结束后才显现出来。
第20届伦敦韩国电影节今日开幕 韩影影迷不可错过
LFF短评合集|伦敦的十夜
花滑版《黑天鹅》?张子枫在这部电影中再度突破自我


图片:源于网络
原作者:Jessica Kiang
文字翻译:L.Lu
排版:Evonne Dong
责任编辑:陆泫龙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