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印度的孟加拉王公爆发战争,就是普拉西战役。东印度公司取得胜利,吞并孟加拉,这是英国人直接管理印度的开始。
而这场战争,英国仅仅以3000不到的军队,战胜了孟加拉的7万大军。
早在1685年,东印度公司为了获得对孟加拉的贸易垄断权,就与莫卧儿王朝爆发战争,同样是几千人,对上印度几万大军,然而英国结果被皇帝奥朗则布击败,只好就此收手。
![]()
东印度公司再次入侵孟加拉
1756年,刚刚即位的西拉杰统率5万大军包围加尔各答,英国人惊恐万分,大多数人逃到船上避难,西拉杰的部下把146名投降的英国俘虏塞进了狭小的牢房内导致123人死亡,仅剩23人幸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黑洞事件”。
虽然当时加尔各答参事会的记录没有提及此事,很多学者也认为幸存者有意夸大了俘虏的人数,但是英国殖民者终于找到了煽动民族仇恨,发动侵略战争的大好借口。
1757年,东印度公司卷土重来,再次入侵孟加拉。
这一次,军队的指挥官罗伯特·克莱武是一位狡诈的冒险家,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涯。
虽然他领导的英国军队只有寥寥900人及招募的2000名印度士兵,但面对孟加拉王公的7万大军,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因为这次英国人不再像上次那样,只是商人武装,这次是名副其实的军队,因为英国和法国打响了七年战争,英国下了血本来争夺南亚殖民地。
克莱武还买通了孟加拉军队的一名将领:米尔·贾法尔。
另一边,孟加拉对此毫不知情,反而颇有底气。
虽然年轻的王公西拉杰·乌德·达乌拉只有23岁,但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致力于驱逐英国殖民者的斗争,背后还有法国的支持。
![]()
法国为了争夺英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地,早早派兵来到孟加拉,准备给英国下绊子。此战之前,效力于孟加拉的欧洲雇佣兵首领沃尔特·莱茵哈特对英军也有优异表现,曾在巴特纳设下圈套,杀死了50多名英国战俘,并因此得了“巴特纳屠夫”绰号。
西拉杰就充分利用英法的敌对关系,拿到了法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援,有53尊大炮和40名法国炮手。
孟加拉军在普拉西村东北方的平原上呈扇形展开,面西列阵,距离英军战线约1600米。孟加拉人把火炮布设在前,步骑兵安置在后,显然是打算先用大炮猛轰英军,给英军造成重大伤亡使其士气动摇之后,再由骑兵发动猛烈冲击,最后由步兵巩固战果。孟加拉阵营中,数百面旌旗迎风招展,战鼓激昂响彻云霄,由法国教官训练过的孟加拉步兵持枪荷弹,斗志昂扬。
西拉杰在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对英军占有优势,但他还有另一个顾虑:如果在与英国作战的同时,阿富汗人趁虚而入,那么孟加拉就会腹背受敌,陷入被动。
因此,西拉杰不愿陷入长期战争。
这么看来,英军有眼线,孟加拉有外援,胜率似乎对半,谁都有可能胜利。
倾盆大雨助英军
6月23日,在加尔各答北部的普拉西战争爆发,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战斗一开始,孟加拉军队就用炮火猛烈的轰击英军,英军只有9尊大炮,火力远远比不上孟军的几十尊,一时陷入被动。克莱武下令士兵撤退,躲避在土墙后面,并凿出炮孔予以还击。
不过印度炮兵糟糕的准头救了他一命,他迅速把部队撤到后方的一个大芒果林里,这里面克莱武留有后手,建有工事,树林也可以防御炮弹轰击。在树林和工事的掩护,凭借燧发枪高射速,克莱武顶住了西拉杰的正面进攻。
看起来克莱武是被十倍的敌人包围在一个树林里,不过经验丰富的克莱武并不慌张,因为他知道对方大部分人都是乌合之众,而贾法肯定是心存观望,不会拼命作战,所以他只要对付好前方的西拉杰就行了。而且印度人没有夜间作战的习惯,只要他坚守到夜幕降临,印度人就会收兵回营。到时候在夜色掩护下,无论是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还是派出信使进行拉拢和离间都容易得多。
双方激战了3个小时,还是分不出胜负,一时陷入僵局。
![]()
法国人对这里的雨季没有准备,孟加拉人也对火炮性能不熟悉,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西拉杰军队的火药被浸湿了,米尔·马丹以为英军的弹药也会被浸湿,于是下令发起了骑兵突击。但是克莱武早就下令部下用防雨油布遮盖了弹药,保持弹药干燥。可怜的米尔·马丹以为英军弹药与印军一样也失效了,亲自率领骑兵向英军冲锋。
英军步兵列成三行迎战孟加拉骑兵的突击,第一排士兵跪立用刺刀抵抗骑兵的进攻,第二和第三行士兵则使用滑膛枪轮流开火。
孟加拉的勇敢骑士在如同机器一般整齐射击的英军步兵面前败下阵来,冲过开阔地的孟加拉士兵纷纷死于令人心悸的英军枪炮之下,其中包括米尔·马丹,顿时队伍大乱,退了下去。
贾法尔率领军队叛变
所幸,孟加拉方面还占据着人数上的优势,是否可以依靠人海战术扭转战局?
但是英国人早前买通的内应贾法尔,开始发挥作用。
贾法尔迟迟不肯发动进攻的命令。其他的几路孟加拉军队原本就各有打算,见此情形,也都不肯主动出击。于是,孟加拉7万人大军中真正参加战役的竟屈指可数。
到战争后期,贾法尔看到孟加拉方面败局已定,竟然直接率领军队叛变,投入英军方面进攻自己的同胞。
米尔•马丹阵亡后,战场维持了两个多小时的风平浪静,双方形成对峙僵局。下午3点钟左右,士气低落的孟加拉军开始逐步后退,大人工湖两侧的两个法国炮兵阵地就此失去了孟加拉人的保护。克莱武手下的詹姆斯·基尔帕特里克(JamesKilpatrick)少校机敏地发现了战机,他连忙率领2个连和2门火炮杀向法国人,同时派人向克莱武解释自己擅自行动的缘由。此时克莱武正在猎舍休息,收到消息后,他一边痛骂基尔帕特里克自作主张,一边率领其余部下和火炮主动出击。克莱武这样安排,是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基尔帕特里克出击失利,克莱武正好可以接应他;而如果基尔帕特里克进展顺利,英军便可乘胜扩大战果。
这时法国人也发现自己身处险境,急忙后退到小人工湖后面的高地上。英军顺利占领了法国人扔下的炮兵阵地,并向孟加拉军的战线开火。孟加拉军企图将所有重炮转向,对准英国人的阵地进行对轰,但他们的移动炮台转向不灵,拖曳炮台的牛也不断中弹倒地,这让炮台变得更难转向和移动。既然炮兵不给力,孟加拉骑兵只得不停出击争取夺回阵地,结果回回都被镇静的英军用排枪齐射和火炮打退。孟军十分勇猛,退而复返、前仆后继,不断发起冲锋,战况十分惨烈,双方的大部分伤亡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几次凶猛冲击失败之后,孟军士气逐渐低落,颓势已现。
克莱武意识到,英军北面那个由法国炮兵占据的高地是整个战场的制高点,法国人可以从那里居高临下地对自己展开射击,威胁很大;反过来说,只要拿下它,就能取得战役的胜利。克莱武遂下令兵分三路,进攻法军高地及其东侧的小山丘。
下午4点30分,艾尔·库特(EyreCoote)少校率领2个掷弹兵连拿下了小山丘,圣弗莱见情况不妙,带着法国炮兵撤离了高地。下午5点,孟加拉军兵无斗志、将无战心,面对气势汹汹的英军全线崩溃。英军以极小的伤亡占领了西拉杰扔下的大营,缴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
![]()
克莱武乘胜追击,向敌军发起猛烈的反攻,摧毁了西拉杰的余下部队,缴获了法国大炮,西拉杰本人也逃离了战场,但最终却惨遭贾法尔士兵的俘获和杀害。后来,根据克莱武在战役结束几个星期后曾经写过的一封信中记载,英军在此次战役中仅仅损失了22名士兵,50多人受伤,他估计印度西拉杰损失的士兵人数则超过了500人。
英国人信守先前的诺言,果真将孟加拉的统治权交到了贾法尔的手上,不过克莱武与他一起共同负责孟加拉地区的管理工作。或许贾法尔成为这个地区的王室统治者,但孟加拉的土地、贸易和人口实际上却都在英国人的掌控之下,他们掌管着这里的土地租金以及所有产品的税收。不过,即使英国人的统治苛刻而残酷,但相对于先前地方贵族的统治政策来说却是相当仁慈,由此英国的语言、风俗和文化也迅速地在印度地区传播开来。
结论
普拉西战役的胜利,为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使英国在印度的势力大大膨胀,为英国人征服整个印度铺平了道路。法国人企图遏制英国的努力失败,为后来第三次卡纳蒂克战役中被赶出印度埋下了伏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