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我特别认同——“家乱不是因为空间小,而是因为你太舍不得。”
我以前就是那个“舍不得”的人:舍不得扔旧东西、舍不得不买新品、舍不得让家里空一点。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家越收越乱、钱越花越多、心也越来越累。
![]()
那一刻我开始尝试“极简生活”。一开始还挺难,毕竟每个物品都能找到“合理理由”,但当我真的狠心戒掉9样所谓的“刚需”后,生活居然真的轻松了很多。
下面这些东西,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
① 收纳盒
以前我家到处都是收纳盒,柜子里一层又一层,感觉家务女王上线了。可慢慢发现:盒子越多,越乱。因为我开始用“收纳”去掩盖“囤积”。
![]()
有个网友说得特好:“收纳盒不是救命稻草,而是让你心安理得地买更多的借口。”
现在我反着来——先扔,再整理。留下的才是真正需要的。柜子瞬间呼吸顺畅,心情也跟着变轻了。
![]()
② 水杯
不夸张地说,我曾经家里有十多个杯子:喝茶一个、泡咖啡一个、出门一个、夏天一个、冬天一个……结果真正常用的,就俩。
![]()
那天我边洗杯子边想:我每天喝的又不是七种水,干嘛配这么多装备?
后来我留下两个最顺手的,一个家里用,一个公司放。洗得快、收得少,厨房立刻清爽了一半。
网友留言:“水杯越多,懒得喝水的理由就越多。”这话扎心,但太对了。
![]()
③ 手机壳
买新手机那天,我第一件事就是买壳,怕掉。结果壳越换越多,手机却越来越笨重。
有一次我忘了装壳,结果惊讶地发现:裸机真的太轻太顺手了!
![]()
有人说:“手机壳是安全感的象征。”可对我来说,更多是一种焦虑。现在我改成只贴膜,不装壳,用得反而更小心。
我笑着跟朋友说:“不是手机不耐摔,是我学会温柔点了。”
![]()
④ 毛绒玩具
小时候觉得毛绒玩具超治愈,越多越幸福。可现在它们只剩“积灰神器”这一个功能。
那些年抓娃娃、旅行纪念、别人送的,统统堆成山。打扫一次得打喷嚏三回。
![]()
于是我留下两个最有回忆的,其余全清空。那天我打开窗户,阳光照进来,房间干净得像换了空气。
网友评论:“原来不是我不爱可爱,是我更爱干净。”
![]()
⑤ 睡衣
以前换季我都要买睡衣,新花纹、新款式,穿上感觉自己变贵妇。
但后来我发现,那些所谓的“睡衣”,最后都被旧T恤打败——柔软、透气、还不怕洗。
![]()
我干脆把旧衣洗净当睡衣穿,反而觉得自在。省钱、环保,还多了点“随性”的味道。
我现在的睡衣哲学是:舒服比好看重要,能睡着才叫时尚。
![]()
⑥ 帽子
曾经我特别迷帽子,棒球帽、渔夫帽、贝雷帽全都有。每次出门都要纠结戴哪顶。结果最后还是素发出门。
![]()
后来搬家时,我才意识到:一大箱帽子,其实是自己的“造型焦虑”。
现在我只留一顶黑色的百搭帽,风大时戴,其他时候不凑热闹。少了负担,反而更自在。
![]()
⑦ 包包
很多人都有这种错觉:不同场合要配不同包。结果衣柜塞满包,出门时还是拎那只旧帆布包。
![]()
我以前也是,直到有天发现,那只便宜的才是我最离不开的——能装、耐脏、随手一背就走。
所以我留下三只常用包,其他的全送人。真正的精致,不是拥有一堆包,而是每天都能轻松出门。
![]()
⑧ 地摊文学
我也曾沉迷那些短句书,看几页就觉得自己被治愈了。可后来发现,这些书像“精神快餐”,热闹一阵就空了。
![]()
现在我不再追那种“碎片感动”,转而去看真正能改变思维的书。
一个网友说:“精神世界也得断舍离。”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读少点,但读深点,反而更有力量。
![]()
⑨ 化妆品小样
当初我也觉得小样划算,种类多、量小不浪费。可现实是——小样太多,根本用不完,还过期!
更糟的是频繁换产品,皮肤直接“闹情绪”。
![]()
后来我改了:一瓶用完再买新的,坚持固定品牌,皮肤反而更稳定。
我笑着说:“精致,不是瓶瓶罐罐,而是脸上干净利落。”
![]()
这些年,我越来越相信一句话:生活变简单,不是你扔了多少,而是你学会不想要。
那些看似“刚需”的东西,其实很多是被我们“自己说服自己”的负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