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文|妍妍
编辑|妍妍
![]()
《——【·前言·】——》
权力场上的承诺到底值几个钱?张居正为大明续命十年,临终前万历皇帝承诺说要照顾他的子孙后代。
结果呢?张居正前脚刚走,万历后脚就翻脸了,直接抄家灭门,活活饿死了17口人。
这笔血债看似就此了结,谁能想到62年后,张家的后人会用另一种方式给出答案?这个延续两代人的恩怨,究竟有着什么秘密?
![]()
张居正的严厉惹祸根
公元1572年,紫禁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十岁的小皇帝朱翊钧坐上了龙椅,满朝文武都在看这个孩子能成什么气候。
朝廷把重担交给了张居正,让他既当首辅又当帝师。这活儿可不轻松,一边要处理国家大事,一边还得教这个小皇帝怎么当君王。
张居正这个人做事向来一丝不苟。他给万历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天不亮就得起床读书,练字写文章一样都不能少。
小皇帝想偷个懒?门都没有。有一次万历写字写得不好,张居正当场就把奏折给撕了,让他重写。这搁谁身上都受不了,更何况是从小被捧在手心的皇帝。
![]()
更要命的是,张居正管得不光是学习。万历想出去玩会儿,张居正不同意。想吃点好的,张居正说不行,得节俭。
甚至连万历想跟小太监们打打闹闹,张居正都要管。这种日子过了十年,万历表面上恭恭敬敬叫着"张先生",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有件事彻底把万历的心伤透了。宫里有一次办宴会,请了些歌姬跳舞。万历那时候十几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看得高兴多瞅了几眼。
![]()
张居正知道后,直接找李太后告状。李太后气坏了,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威胁万历,说要废了他的皇位。
更狠的是,李太后还说了一句话:废不废你,得问问张先生同不同意!
这话像一根刺扎在万历心里。他这才明白,自己这个皇帝当得有多窝囊。
朝政大权在张居正手上,连自己的皇位都得看张居正的脸色。从那天起,万历看张居正的眼神变了,那里面有畏惧,更有深深的恨意。
![]()
张居正去世,万历清算家族
1582年的夏天,张居正病倒了。他在床上躺了几个月,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万历表现得特别关心,三天两头派人去慰问,还赏了不少珍贵药材。张居正躺在病床上,心里或许还在感激皇帝的恩德,觉得自己十年辛苦没白费。
六月二十日,张居正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万历的反应快得惊人,马上下旨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还让张家的长子继承爵位。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朝野上下都说皇帝重情重义。张家人也松了一口气,觉得张居正虽然走了,但皇帝不会亏待他们。
![]()
真相很快就露出来了。张居正下葬没几个月,万历就开始动手了。他先拿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开刀。
掌印太监冯保跟张居正关系最好,两人联手掌控朝政十年。
万历直接给冯保安了个罪名,把他发配到南京,抄了他的家。冯保知道自己完了,在去南京的路上选择了自杀。
冯保一死,朝廷里的风向彻底变了。那些以前被张居正压着的言官们开始疯狂弹劾张居正。说他专权,说他贪污,说他谋反,什么罪名都往上扣。
![]()
万历表面上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实际上暗地里就是他授意的。
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万历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他下旨抄张居正的家,还派了锦衣卫把张家的大门给封了。
张家人被困在屋子里,不准出门,也不准别人送吃的进去。这哪是抄家,分明就是要把人活活饿死。
![]()
17条人命,换来张家家破人亡
锦衣卫围住张家的时候,正是盛夏时节。荆州的天气又闷又热,张家的宅子被封得严严实实。
张家人开始还能勉强撑着,把家里能吃的都拿出来分着吃。米面吃完了就吃野菜,野菜吃完了就喝粥,粥都没了就只能喝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家的哭声越来越弱。老人先扛不住了,一个接一个倒下。孩子们饿得皮包骨头,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看着家里的惨状,心如刀绞。他是张家的长子,父亲活着的时候寄予厚望,让他继承了爵位。
![]()
现在父亲尸骨未寒,全家就落到这个地步。张敬修想过求情,想过申诉,但是没人敢帮他。满朝文武都在看万历的脸色行事,谁还敢为张家说话?
绝望之下,张敬修做出了决定。他找了根绳子,在自己房里上了吊。死的时候才四十多岁,身上穿着的还是当年万历赏赐的官服。张敬修用这种方式,给张家留下了最后一点体面。
张敬修死后,张家的处境更惨了。锦衣卫抄家抄得格外仔细,把能搬的都搬走了。
![]()
金银珠宝自然不用说,连家具书画都没放过。最可怕的是,他们还把张家的粮食全都搜走了。这下张家人连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了。
前前后后,张家饿死了17口人。这些人里有张居正的妻妾,有他的儿孙,还有家里的亲戚。
每一个人都是因为张居正的缘故送了命。张家的三子张懋修算是命大,被判了充军,发配到边疆去服劳役。
万历还不解恨。他下令收回张居正所有的封赏,太师的头衔没了,文忠的谥号也被撤了。
![]()
张居正生前推行的新政,比如考成法、一条鞭法,全被废除。那些张居正提拔重用的官员,像戚继光这样的名将,也都被罢官削职。
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下了最后一道圣旨。他历数张居正的罪状,说他专权乱政,罔顾君王。
圣旨的最后,万历假惺惺地说,念在张居正当年有功的份上,免去"开棺戮尸"的刑罚。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张家已经被他折腾得家破人亡了。
![]()
62年后,张同敞用血性报国
1644年,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上吊自尽。
他临终前留下了一句话说:要是当年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大明也不至于亡国!可惜这话说得太晚了。
明朝的江山虽然丢了,但还有些人不愿意放弃。
南方的宗室拥立了几个小朝廷,历史上管这个叫南明。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这时候站了出来。他投奔了南明的永历皇帝,当上了兵部右侍郎。
![]()
张同敞从小就听说过曾祖父的事迹。张居正怎么改革图强,怎么被万历清算,怎么落得家破人亡。
他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能为朝廷出力,他一定要证明张家不是叛逆,而是忠臣。
1651年,清军大举进攻桂林。桂林是南明永历政权的重要据点,城破了,南明就彻底完了。张同敞和大学士瞿式耜一起守城。
桂林城被围了好几个月。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已经开始吃树皮草根。清军的炮火日夜不停,城墙被轰塌了一段又一段。
![]()
城破那天,清军如潮水般涌进来。张同敞和瞿式耜被抓住了。清军的将领很清楚这两个人的身份,特别想让他们投降。
张同敞就是张居正的曾孙,如果他投降了,对南明是个巨大的打击。
清军把张同敞关在大牢里,每天派人去劝降。他们许诺高官厚禄,许诺保全性命,许诺给张家平反。
![]()
张同敞一句话都不说,只是摇头。他在牢房里写了很多诗,表明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有一首诗写道,他这辈子就是为了给张家正名,为了证明张家世代忠良。
劝降失败后,清军决定处死张同敞。行刑那天,张同敞环顾四周,朝着永历皇帝所在的方向深深叩了三个头。刀起头落,张同敞用自己的命,给张家的故事画上了句号。
张同敞死的时候,距离张居正被抄家已经过去了62年。当年那个被饿死17口人的家族,最后一个血脉用这种方式证明了张家的清白。
![]()
《——【·结语·】——》
张居正为大明操劳了十年,换来的是灭门之祸。万历以为清算了张居正就能抹去一切,结果把大明的根基都给毁了。
张同敞用命告诉世人,张家不欠大明的,反而是大明欠了张家的。这笔账算到最后,大明亡了,张家却留下了忠烈的名声。
权力再大,也改变不了人心。万历这辈子做的“最蠢”的事,就是杀了给他续命的人!
信息来源 《明史·张居正传》《明史·万历本纪》《明史·瞿式耜传》《南明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