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空调的低鸣声像极了蚊蚋。
郭雨薇坐在椭圆形会议桌的末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笔记本电脑外壳。
投影幕布上正展示着一份精美的营销方案,图文并茂,数据详实。
那是她的方案,心血凝聚的结晶,此刻却从组长陈德江口中滔滔不绝地流出。
陈德江站在幕布旁,红光满面,手势夸张,正将她的创意据为己有,夸夸其谈。
部门同事们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不时发出赞同的低语。
郭雨薇微微垂着眼,视线落在自己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
屏幕显示着与会议室投影相同的文件,但她的手指,正悬停在触摸板之上。
只需轻轻滑动,点开那个隐藏在陈德江电脑深处的文件夹。
里面存放着铁证,能瞬间撕裂这场精心编织的谎言。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跳动着,一下,又一下。
三个月来的委屈、质疑和自我否定,在这一刻奇异地沉淀为冰冷的决心。
陈德江的声音洪亮,充满自信,显然对即将到来的成功志在必得。
他绝不会想到,这个一向沉默顺从的下属,正在默默布下一场无声的反击。
郭雨薇深吸一口气,指尖微动。
故事的齿轮,从更早之前便开始悄然转动。
![]()
01
深夜十一点,策划部的办公区只剩郭雨薇工位上的灯还亮着。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文档里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她熬了第三个通宵的成果。
窗外城市的霓虹透过百叶窗缝隙,在她手边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她微微皱眉。
这份关于新产品“晨曦”系列的推广方案,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从市场调研、用户画像分析,到创意构思、媒体投放策略,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
她坚信这个方案具备爆款的潜质,能帮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保存文档时,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已接近午夜。
她靠在椅背上,短暂地放松下来,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半个月前的那次部门会议。
那时她刚提交了方案的初稿,满心期待能得到一些建设性的反馈。
陈德江组长坐在主位,手指随意地翻动着打印稿,眉头紧锁。
“雨薇啊,想法是有的,年轻人敢想是好事。”
他放下稿子,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与会的其他同事。
“但是,还是太理想化了,缺乏实战性啊。”
“市场不是纸上谈兵,你这些创意,听起来美好,落地难度太大。”
郭雨薇当时试图解释:“陈组长,我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这些创意的可行性……”
陈德江抬手打断了她,语气带着一种长辈式的、不容置疑的宽容。
“我理解你想做出成绩的心情,我在你这个年纪也一样。”
“不过经验告诉我,有时候,保守一点反而更稳妥。”
会议结束后,同组的李姐悄悄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安慰。
“别往心里去,陈组长要求一向严格,再改改就好了。”
郭雨薇点点头,没说什么,但心里那股憋闷感却挥之不去。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入职一年多以来,她提交的提案似乎很难让陈组长完全满意。
总是以“缺乏实战性”、“细节考虑不周”、“与公司当前策略不符”等理由被退回或大幅修改。
而最终被采纳执行的,往往是经过陈德江“指导”后,变得面目全非的方案。
那些方案失去了原有的锐气和创新点,变得平庸,但似乎更符合陈组长的“稳妥”标准。
她关掉电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空无一人的办公室。
电梯下行时,镜面墙壁映出她单薄的身影。
她告诉自己,也许真的是自己经验不足,需要更多磨练。
只是心底某个角落,总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质疑。
为什么那些失去了灵魂的、变得平庸的方案,反而更容易通过?
电梯到达一楼的提示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走出大厦,深夜的凉风扑面而来,让她精神一振。
明天还要继续修改方案,争取这次能真正得到认可。
她裹紧外套,快步走向地铁站,身影融入城市的夜色中。
02
周一的部门例会,气氛比往常要严肃一些。
据说公司高层对近期几个项目的市场反响不太满意,要求各部门拿出更有力的方案。
陈德江提前十分钟就到了会议室,面色凝重地翻看着手中的文件。
同事们陆续到场,各自找位置坐下,交谈声也压低了许多。
郭雨薇找到靠后的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会议要点。
她昨晚终于将修改后的“晨曦”方案发给了陈德江,心中有些忐忑,又有些期待。
陈德江清了清嗓子,会议正式开始。
他先简单总结了上周的工作,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了“晨曦”项目。
“面对高层的压力,我们策划部必须拿出真本事来。”
他拿起一份打印稿,目光扫视全场。
“针对‘晨曦’系列,我周末加班,重新梳理了一份推广方案。”
郭雨薇抬起头,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陈德江开始阐述方案的核心内容,越听,郭雨薇的心越沉。
那分明就是她的方案,结构和核心创意几乎原封不动。
只是在一些细节表述上做了调整,换上了更“商务”的术语。
甚至有几个她精心设计的数据可视化图表,也赫然出现在陈德江的PPT里。
“这个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它既保持了创新性,又充分考虑了落地的可行性。”
陈德江侃侃而谈,语气自信。
“比如这个‘城市晨曦打卡’的线下互动创意,就很好地结合了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
那是郭雨薇最得意的创意之一,当初却被陈德江评价为“华而不实”。
同事们频频点头,显然对这个方案颇为认可。
李姐甚至低声对旁边的同事说:“不愧是陈组长,出手就是不一样。”
陈德江满意地看到大家的反应,话锋却突然一转。
他拿起另一份薄得多的打印稿,那是郭雨薇最初提交的版本。
“这里我也要提醒一下大家,尤其是年轻同事。”
他晃了晃那份稿子,语气带着些许教训的意味。
“做策划不能只追求表面光鲜,细节决定成败。”
“比如雨薇之前提交的初稿,创意点不错,但细节就很粗糙。”
他随意指出了几个格式和措辞上的小问题,加以放大批评。
“如果我们拿着这种不够严谨的方案去汇报,会让整个部门显得不专业。”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郭雨薇身上,有同情,有好奇,也有事不关己的淡漠。
郭雨薇感到脸颊发烫,她紧紧握住手中的笔,指甲掐进了掌心。
她看着台上那个将她的成果据为己有,却又反过来指责她“粗糙”的人。
一股冰凉的怒意从心底升起,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
她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在这种场合公开质疑组长,后果可想而知。
陈德江似乎很满意这种效果,结束了关于“晨曦”方案的讨论,转向下一个议题。
会议继续进行,郭雨薇却再也听不进一个字。
她只是低头看着笔记本上无意识划出的杂乱线条,心中某个信念悄然崩塌。
![]()
03
会议结束后,陈德江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郭雨薇。
“雨薇,等一下。”
他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与刚才会议上那个严厉的组长判若两人。
“你下午有空吗?我电脑里有些过往项目的资料,需要整理一下。”
郭雨薇愣了一下,整理资料通常是实习生或助理的工作。
但她还是点了点头:“有空,陈组长。”
“那就好。”陈德江拍了拍她的肩膀,“这些资料比较杂,你细心,交给你我放心。”
“整理好后,按项目分类存到部门的共享硬盘里就行。”
下午,郭雨薇坐在陈德江的办公桌前,他的笔记本电脑暂时交给了她。
陈德江去参加另一个会议,办公室里很安静。
郭雨薇打开指定的文件夹,里面果然杂乱无章地存放着各种文档。
有项目计划书、合同扫描件、会议纪要,还有一些看似无关的个人文件。
她开始耐心地分类整理,将文件按时间和项目归类。
就在她处理一个名为“参考存档”的文件夹时,动作顿住了。
这个文件夹里,嵌套着许多子文件夹,以日期和项目名称命名。
她随意点开一个几年前的项目文件夹,里面存放着数份策划案文档。
文档的作者属性,显示的是几个她从未听过的名字。
她起初以为这是部门存档的过往成功案例,供内部学习参考。
但当她打开其中几份文档仔细查看时,渐渐发现了不对劲。
这些方案的创意水平和完成度都非常高,远远超过她所知的那个项目最终执行的版本。
而且,这些方案似乎从未被真正提交或讨论过。
她注意到一份关于旧产品线升级的提案,观点犀利,策略大胆。
但据她所知,当时那个产品线最终只是进行了一次保守的包装更换。
一个模糊的、令人不安的猜想开始在她脑海中形成。
她心跳有些加速,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办公室门口。
确认无人后,她快速浏览了其他几个文件夹。
情况类似,里面都存放着一些看似未被采用的、高质量的提案源文件。
作者署名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是她听说过的、早已离职的优秀前辈。
她回想起陈德江近年来主导的几个获奖项目,那些被称赞为“独具慧眼”的方案。
一个念头让她不寒而栗:这些获奖方案,与眼前这些被雪藏的“源文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她不敢再深想下去,匆匆将“参考存档”文件夹按照要求复制到共享硬盘。
然后迅速清除了电脑上的操作痕迹,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但当她把电脑交还给刚开完会回来的陈德江时,手指却微微有些颤抖。
陈德江接过电脑,随口问道:“整理得还顺利吗?”
郭雨薇垂下眼睑,避开他的目光,低声回答:“都按您说的分类好了。”
04
接下来的几天,郭雨薇有些心神不宁。
“参考存档”文件夹里的发现,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她试图告诉自己,那可能只是正常的资料收集,是自己想多了。
但陈德江在会议上公然将她的方案占为己有的行为,又让她无法轻易说服自己。
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她,想要去验证那个可怕的猜想。
公司内部的服务器上,存档着历年来所有重要项目的最终方案。
这些方案都被视为部门的知识资产,员工可以凭权限查阅学习。
某个加班到深夜的晚上,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郭雨薇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内部服务器,调取了陈德江近五年主导的几个知名项目档案。
这些项目都曾为部门赢得过荣誉,也是陈德江晋升组长的重要资本。
她将公开档案里的方案,与自己记忆中在陈德江电脑里瞥见的那些“源文件”进行比对。
由于当时时间仓促,她没能仔细阅读那些“源文件”的具体内容。
但一些关键的创意点、独特的分析角度,甚至是个别特殊的表述方式,却留下了印象。
随着比对的深入,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陈德江公开的那些获奖方案,核心创意和逻辑框架,与那些署名他人的“源文件”高度相似。
不同的是,公开方案往往经过了“优化”——一些过于尖锐的观点被磨平,大胆的创意被稀释。
加入了许多陈德江惯用的、看似稳妥实则保守的表述。
这完美解释了为什么陈德江总能拿出“既创新又稳妥”的方案。
也解释了他为什么总要否定下属那些原生的、充满锐气的提案。
因为他需要的,不是真正的创新,而是可以被他安全地“转化”为已有成果的素材。
郭雨薇甚至找到了三年前离职的一位资深策划,张扬的一份提案源文件。
那份关于社交媒体营销的提案,极具前瞻性,但当时被认为“过于冒险”而被搁置。
半年后,陈德江却提交了一份核心思路极其相似,但细节上趋于保守的方案。
该方案获得通过并成功实施,为陈德江赢得了当年的优秀员工奖。
郭雨薇关掉档案页面,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寒意。
她无意中窥见了一个隐藏在职场光鲜表面下的系统性抄袭模式。
陈德江利用组长的职权, systematically 地收集下属的创意精华。
然后通过贬低、修改、占为己有的方式,将这些创意转化为他个人的业绩。
而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员工,要么像张扬一样失望离开,要么在她的位置上沉默忍耐。
她想起自己一次次被否定的提案,那些被批评为“不切实际”的创意点。
原来并非她的能力问题,而是她的“原材料”不够符合“加工”标准。
或者,像这次“晨曦”方案一样,遇到了合适的“原材料”,便被直接掠夺。
一种混杂着愤怒、失望和一丝恐惧的情绪笼罩了她。
她知道了一个危险的秘密,但这个秘密,她能说给谁听?
谁会相信一个入职不久的新人,去质疑一位有功绩、有资历的组长?
她很可能只会被当成是因为提案被否而心怀不满,恶意中伤。
这个夜晚,郭雨薇失眠了。
![]()
05
“晨曦”项目的正式汇报会日期确定了,就在下周。
公司高层很重视这个项目,据说分管市场的副总裁苏林也会出席。
整个策划部都紧张起来,全力为这次汇报做准备。
陈德江更是亲自督战,频繁召开小组会议,反复打磨汇报细节。
郭雨薇作为方案的原作者,虽然创意被占用,但仍然希望能为项目尽一份力。
她主动提出可以负责数据分析支持部分,这是她的强项。
但陈德江的安排却出乎她的意料。
汇报会前一天,陈德江把郭雨薇叫到他的独立办公室。
他笑容可掬地给她倒了一杯水,语气格外温和。
“雨薇啊,这次汇报会很重要,准备工作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郭雨薇点点头,等待他的下文。
“考虑到你进入公司时间还不长,面对高层可能容易紧张。”
陈德江斟酌着用词,一副为她考虑的样子。
“而且这次汇报主要由我主讲,内容你也比较熟悉了。”
“所以我和李姐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你在会议上负责一个重要任务——担任会议记录员。”
郭雨薇愣住了。会议记录员?
这意味着她将坐在会议室的角落,埋头记录,几乎没有发言和展示的机会。
在一个本该是她展示才华的重要项目汇报会上,她被安排了一个近乎隐形人的角色。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陈德江继续说着,仿佛给了她莫大的恩惠。
“你可以近距离观察高层是如何看待方案的,学习汇报技巧,这对你未来成长很有帮助。”
郭雨薇看着陈德江诚恳的表情,心中一片冰凉。
她瞬间明白了这个安排的真正目的。
陈德江不仅窃取了她的方案,还要在关键时刻将她排除在外。
防止她有任何机会在高层面前表现出与方案的深度关联,避免可能的质疑。
她几乎能肯定,陈德江已经提前拿到了她最终修改版的方案,并已据此准备了他的汇报稿。
那份最终版,她是在截止日当晚才发送到陈德江邮箱的。
他甚至连让她在内部讨论中过多展示的机会都要剥夺。
“怎么样?对这个安排有什么想法吗?”陈德江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郭雨薇垂下眼睑,沉默了几秒钟。
再抬起头时,脸上已经看不出什么情绪。
“好的,陈组长,我会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陈德江满意地笑了:“我就知道你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好员工。”
“好好干,未来机会还很多。”
走出组长办公室,郭雨薇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
之前她还存有一丝幻想,或许陈德江只是习惯性地修改下属方案,并非有意侵占。
但现在,这个精心设计的安排,彻底粉碎了她的侥幸心理。
这不是简单的职场倾轧,而是一场处心积虑的掠夺。
她回到自己的工位,打开电脑,目光落在那个标记着“备份”的文件夹上。
里面静静地躺着“晨曦”方案从初稿到终稿的所有版本,以及每一次修改的备注。
还有那天,她趁着整理资料的机会,冒着风险从陈德江电脑里拷贝出来的。
那个名为“参考存档”的文件夹副本。
她知道直接对抗是徒劳的,只会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但她无法再忍受这种不公,无法再默默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如此践踏。
她需要等待,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真相无法被掩盖的场合。
汇报会,或许就是那个场合。
一个计划,开始在她心中慢慢成形。
06
汇报会当天,会议室气氛庄重。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除了策划部核心成员,还有市场部、产品部的负责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主位右侧的公司副总裁苏林。
苏林四十出头,穿着合身的深色西装,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神情严肃。
他以严谨、公正著称,在公司内部威望很高。
郭雨薇按照安排,坐在靠近门口的角落位置,面前放着笔记本电脑和记录本。
她的角色是会议记录员,低调,不起眼。
陈德江今天特意穿了新衬衫,打了领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坐在投影仪旁边,面前放着精心准备的讲稿和遥控笔,显得信心满满。
会议开始,由部门总监简单开场后,重心便转移到“晨曦”项目的汇报上。
陈德江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开始了他的表演。
“各位领导,同事,下面由我为大家详细汇报‘晨曦’系列的整合营销方案。”
他操作遥控笔,PPT开始一页页翻动。
郭雨薇默默地看着,幕布上展示的,果然是基于她最终版方案制作的PPT。
核心框架、数据模型、创意亮点,甚至几个她精心设计的可视化图表,都原封不动地出现。
只是表述方式更加“成熟稳重”,符合陈德江一贯的风格。
“我们方案的核心,是打造一个‘唤醒城市活力’的品牌概念。”
陈德江声音洪亮,充满激情,与平日判若两人。
他详细阐述着每一个环节,从市场洞察到创意执行,逻辑清晰,引人入胜。
郭雨薇注意到,副总裁苏林听得很专注,不时微微点头。
在看到那个“城市晨曦打卡”的互动创意时,苏林甚至开口问了一个细节问题。
陈德江显然准备充分,对答如流,还补充了一些看似深思熟虑的延伸思考。
苏林脸上露出赞许的表情,其他与会者也纷纷投去认可的目光。
陈德江越发显得意气风发,仿佛已经看到了方案通过后带来的赞誉和奖励。
郭雨薇坐在角落,心跳逐渐加速。
她看着陈德江在属于她的创意舞台上尽情表演,享受着本应属于她的掌声。
而她自己,却被按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扮演着沉默的记录者。
这种强烈的反差,像针一样刺痛着她的神经。
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面前的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是会议记录的文档,但在后台,她早已打开了另一个窗口。
那个存放着关键证据的窗口。
她需要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确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幕布上。
确保这一击,能准确而有力。
陈德江的汇报接近尾声,正在进行慷慨激昂的总结陈词。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方案即将获得通过的氛围。
郭雨薇知道,时机快到了。
![]()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38% 据平台数据,付费转化率高的内容付费比例设置主要在50%~80%,可结合您内容的实际情况,将付费线设置在合适位置,以获得更高收益
07
陈德江的汇报在一片赞许的目光中结束。
他微微鞠躬,脸上带着谦逊又难掩得意的笑容,准备接受高层的提问和点评。
就在这时,投影仪连接的那台笔记本电脑,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
原本展示着汇报总结页的PPT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文件夹界面。
文件夹的名称很显眼——“参考存档”。
会场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目光疑惑地投向幕布。
陈德江的笑容僵在脸上,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手边的电脑。
电脑屏幕仍是正常的PPT界面,他立刻意识到是投影信号出了问题。
“不好意思,可能是连接线接触不良。”他试图保持镇定,快步走向电脑。
郭雨薇从角落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陈组长,好像是我这边不小心碰到了切换键。”
她手里拿着一个无线投影接收器,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
“我刚刚想确认一下记录的内容是否需要投屏辅助,可能误操作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从陈德江身上,转移到了郭雨薇和她身后突然变化的幕布上。
陈德江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强笑道:“没关系,小事,切换回来就好。雨薇,你把接收器给我。”
他快步走向郭雨薇,想尽快拿回控制权。
但郭雨薇似乎没有听到他的话,她的注意力仿佛被幕布上的内容吸引了。
“咦?陈组长,这个文件夹里的文件……命名方式好像很特别。”
她操作着手中的设备,鼠标光标在幕布上的文件夹里移动。
点开了一个以日期和“张扬_社交媒体方案”命名的文档。
文档属性清晰地显示着创建日期——三年前。
“这个方案……看起来和您去年获奖的那个‘春风行动’项目,思路好像啊?”
郭雨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和疑惑,像是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巧合。
会场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在座的有不少老员工,对“春风行动”项目和陈德江因此获得的奖项记忆犹新。
也有人记得张扬这个曾经很有才华但最终离职的同事。
陈德江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几乎要冲过去抢夺郭雨薇手中的设备。
“郭雨薇!你在干什么!立刻把投影关掉!”他的声音失去了平时的沉稳,带着一丝惊慌。
但为时已晚。
副总裁苏林抬起手,制止了陈德江进一步的动作。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幕布,又看向郭雨薇,最后定格在陈德江身上。
“德江,这是怎么回事?”苏林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总,这……这是误会!”陈德江急声解释,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是郭雨薇她……她可能不小心打开了我的历史存档文件夹,那些都是废弃的参考资料……”
郭雨薇这时转过头,看向苏林,眼神清澈而镇定。
“苏总,我只是无意中发现这些文件的创建时间,似乎早于陈组长声称的原创方案日期。”
她操作鼠标,点开了几个关键文件的属性框。
创建日期、修改日期,一目了然。
每一个日期,都早于陈德江提交对应方案的时间。
有些甚至早了好几年。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
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众人看向陈德江的目光充满了震惊、怀疑和鄙夷。
真相,以一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方式,被粗暴地撕开,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08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幕布上那些无法辩驳的文件属性信息上。
创建日期,修改记录,这些冰冷的系统数据,此刻成了最有力的证据。
陈德江僵立在原地,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辩解什么,但在苏林锐利的目光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份刻意维持的沉稳和权威,在瞬间崩塌,只剩下狼狈和惊慌。
郭雨薇站在角落,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
有震惊,有同情,有好奇,也有少数或许是对她这种“以下犯上”行为的不认同。
但她心中异常平静。既然选择了这一步,就早已预料到各种反应。
苏林沉默地看着幕布,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这细微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几分钟后,苏林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巨大的压力。
“今天的汇报会,暂时就到这里。”
他目光扫过与会众人:“刚才看到的情况,在调查清楚之前,希望各位暂时保密。”
“策划部相关人员留下,其他同事可以先回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着陆续离开会议室。
很快,房间里只剩下苏林、陈德江、郭雨薇,以及策划部的总监。
门被关上,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凝重。
苏林看向郭雨薇,语气听不出喜怒:“郭雨薇,你详细说一下,你是怎么发现这些文件的?”
郭雨薇深吸一口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用尽量客观平实的语言陈述出来。
从陈德江安排她整理电脑资料,到无意中发现“参考存档”文件夹。
从心中的疑惑,到私下对比公开方案与源文件的发现。
她没有加入过多个人情绪,只是陈述事实,并提到了可以查证的操作日志和文件备份。
苏林听得很仔细,不时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
陈德江几次想打断插话,都被苏林用眼神制止了。
等郭雨薇说完,苏林才将目光转向面如死灰的陈德江。
“德江,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陈德江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辩解:“苏总,您听我解释!这些文件……这些文件确实是我收集的参考资料!”
“但只是用来启发思路!我提交的方案都是经过大量修改和创新的!”
“郭雨薇她……她这是断章取义!是因为她的提案总通不过,心怀不满!”
他的话语有些语无伦次,试图将水搅浑,将焦点转移到郭雨薇的动机上。
郭雨薇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苏林。
苏林听完陈德江激动的辩解,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转向策划部总监:“李总监,公司服务器上应该有德江历年提交的所有方案终稿吧?”
李总监连忙点头:“有的,苏总,都有存档。”
“还有,”苏林看向陈德江那台仍然连接着投影仪的电脑,“信息技术部的人应该可以恢复更详细的文件操作记录。”
陈德江的脸色彻底灰败下去,身体微微晃了一下,扶住了旁边的椅子。
他知道,在技术证据面前,任何狡辩都是苍白无力的。
文件创建时间、修改轨迹、内容比对……这些都可以被精确核查。
苏林看着陈德江的反应,心中已然明了。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沉声说:“这件事,公司会成立调查组进行正式调查。”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陈德江,你暂时停职配合调查。”
“郭雨薇,你提交一份详细的书面说明材料。”
“今天的会议内容,严格保密。”
说完,苏林站起身,没有再看陈德江一眼,大步离开了会议室。
![]()
09
一周的时间,在一种表面平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过去。
公司内部关于那次汇报会的风波,有着各种版本的传言。
但正式的调查在苏林的亲自督导下,严谨而迅速地推进着。
信息技术部恢复了陈德江电脑的详细操作记录。
对比了服务器存档的方案与“参考存档”中的源文件。
甚至还联系了几位已经离职的、方案被抄袭的前员工进行核实。
证据链完整而清晰,指向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陈德江在担任组长期间,系统性地剽窃下属创意,将其包装为自己的成果。
这不仅涉及道德问题,更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知识产权政策。
周五下午,郭雨薇被叫到苏林的办公室。
苏林让她坐下,亲自给她倒了一杯水。
他的表情比上次在会议室时缓和了许多,但依然严肃。
“调查结果已经基本明确了。”苏林开门见山地说。
“你反映的情况属实。陈德江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和职场公平。”
郭雨薇静静地听着,心中没有太多波澜,更多的是尘埃落定的释然。
“公司管理层经过讨论,决定对陈德江予以辞退处理,并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这个处理结果比郭雨薇预想的要严厉。她原本以为最多是调职或降级。
苏林似乎看出了她的想法,解释道:“这不仅是因为他抄袭你的方案,调查发现,这是一个长期、恶劣的行为模式。”
“多名前员工的优秀成果被侵占,导致人才流失,对公司造成了实质损失。”
“必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重塑部门的创新环境和公平机制。”
郭雨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苏林看着她,语气缓和了一些:“这次事件,你受委屈了。”
“面对不公,能够坚持原则,用恰当的方式揭露问题,需要很大的勇气。”
“公司感谢你维护了职场的公正。”
郭雨薇微微低下头:“我只是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
苏林赞许地点点头:“‘晨曦’项目,现在看来,核心创意和框架都出自你手。”
“项目部决定,这个项目由你来主要负责接手,直接向我汇报。”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希望你能顶住压力,把项目做好。”
郭雨薇感到有些意外,随即涌起一股责任感:“我会尽力的,苏总。”
离开苏林办公室时,郭雨薇的心情复杂。
陈德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她也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机会。
但整个过程,却让人高兴不起来,更多的是对职场复杂性的深刻认知。
10
周一早上,公司内部发布了正式通告。
通告中以“严重违反公司规定”为由,宣布了陈德江的离职消息。
细节没有公开,但足够引起一阵讨论。
策划部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由苏林亲自主持。
他并没有提及具体事件,但强调了公司对创新、诚信和团队协作的重视。
“我们鼓励每一位员工大胆提出想法,公司会为有价值的创意提供实现的土壤和应有的认可。”
“同时,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不公行为,维护健康、公平的工作环境。”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在郭雨薇身上停留了片刻。
会议结束后,部门的氛围明显发生了变化。
以往那种在陈德江高压下有些沉闷、谨小慎微的感觉消散了。
同事们看郭雨薇的眼神,多了几分敬佩和些许距离感。
李姐主动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有些感慨:“雨薇,真没想到……以前让你受委屈了。以后大家一起努力。”
郭雨薇微笑着点点头。
她知道,关系的重新磨合需要时间。
她接手“晨曦”项目后,投入了全部精力。
基于原有的方案框架,她融入了更多新的思考和优化。
团队在她的带领下,积极性很高,项目进展顺利。
一个月后,“晨曦”项目的首阶段推广活动上线,市场反响远超预期。
那份充满锐气和诚意的方案,终于以其本来的面貌,获得了成功。
在项目总结会上,苏林公开表扬了郭雨薇和她的团队。
“这个项目的成功,证明了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源于真诚的思考和团队的协作。”
郭雨薇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同事们真诚的笑脸,心中暖流涌动。
会议结束后,她回到自己的工位。
电脑屏幕上,是新的项目规划图。
她删除了那个保存了很久的、名为“备份”的文件夹。
包括里面那个特殊的“参考存档”副本。
过去的一页已经翻过,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撰写新的方案提纲。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映着她专注而平静的侧脸。
办公室里的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交织成一首平常而又充满希望的职场序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