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娃近视六百多度,家长还在群里晒识字量——这不是卷,这是把娃往手术台上送。
![]()
2023年的数据刚出来:学龄前儿童的近视率直接飙升到14.5%,高度近视从0跳到2.3%。
![]()
同仁医院的医生说得很直白:三岁逼着认字的孩子,近视风险翻四倍七。
政策也改口了,幼儿园户外从2小时拉到3小时,2岁以下幼儿直接禁屏,2-6岁每次划拉手机最多15分钟——可现实里,早教班门口照样排队,口号从“赢在起跑线”升级成“护眼教学”,一次课八百八。
我有个姐妹,小孩四岁,同时上英语、乐高、思维、美术、平衡车,一学期光学费够我换辆二手车。
前两天检查,视力0.5,医生问日常干嘛,她掰手指数,“放学先写两页描红,再刷APP学拼音”。
医生说眼轴一年飙了0.45毫米,正常孩子不到0.3。姐妹当场泪崩,可下一秒又说“不上课怕上小学跟不上”。
听完只想骂人:近视才是真的跟不上,激光手术排队都要半年后。
新加坡那边做了个实验,上午十点前把孩子拎出去晒,自然光里那块蓝绿光能刺激多巴胺,简单说就是让眼球别继续长长。
同一批娃,每天户外三小时,半年后度数稳稳停住。
![]()
可家长宁愿买四千多的全光谱台灯,也不愿意早上请假遛娃十分钟。
新出的20-20-20-20法则,看二十英尺外用眼二十秒顺便眨眼二十次,比老法子管用,然而地铁里照样看到娃抱着平板一路低头到底。
兴趣班也有毒。
上海眼病防治中心统计,报三个以上班的孩子近视率42.8%。
数字摆在这儿,机构广告还是“双语蒙氏护眼教学”,笑死人。
真想护眼,把课程退了,去楼下打羽毛球,眼睛追球比任何护眼灯都灵。
吃的也简单,菠菜、蓝莓、紫甘蓝管够就行,别信那些进口叶黄素软糖,一颗三块八,不如菜场三把菠菜。
最关键的家长还是装睡。
![]()
三岁建屈光档案,半年查一次眼轴,没几个人做。
等娃眯眼歪头才奔医院,医生一句“远视储备归零”直接判死刑。
现在还有隐性问题,视力1.0不代表没事,得散瞳才能查出真相,可一听散瞳就劝退一半家长,怕娃难受。
说句难听的,近视到六百度以后视网膜随时可能裂,那时就不是难受,是终身后悔。
把话说到底:小学之前不追识字量,先追眼轴长度。
一天三小时户外、三种玩法、单次用眼不超半小时,外加晚上十点前睡觉比一切补习管用。
真等娃贴上厚瓶底,什么牛娃简历都不好使了——毕竟没有哪个学校录取通告写着“欢迎高度近视考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