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奕:以教育初心点亮“幼有所托”幸福路

0
分享至

(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严 涵 通讯员 刘新叶 制图 邬渭渭

  秋日的阳光,透过嘉湖未来社区蒙小特托育园的窗玻璃,温柔地洒向正在学习、玩耍的孩子们。“真棒!朵朵会说‘apple’了!”“试试把这块积木放在这里,是不是更稳呀?”……黄奕俯下身,眉眼带笑地和孩子们互动。

  谁能想到,这位满眼温柔的托育从业者,曾是怀揣建筑梦的留英海归?6年时光里,黄奕在嘉兴扎根早教领域,发展出11家托育园,每年培育超500名托育宝宝、超400名早教宝宝,励志让托育服务变成普通家庭触手可及的“必需品”。

  托育服务,一头连着家庭幸福,一头关乎人口发展。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3000万人,超三成家庭有托育需求。“托育带来的幸福感是多重的——宝宝开心,我们舒心,长辈安心。”在托育行业面临出生率下降的挑战时,黄奕打破自身职业边界,走出了一条精细化普惠托育的新路径。

  人物名片:黄奕,1994年出生于嘉兴市嘉善县,嘉善蒙小特托育有限公司代表人、园长。曾就读于嘉兴一中,因热爱艺术且擅长理科选择赴英留学,先就读于英国法灵顿女子学校,后成功考入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2019年,黄奕回国,次年在嘉善创立“蒙小特”幼儿托育品牌。6年来,黄奕将“蒙小特”发展出11家直营园区,覆盖嘉兴市本级、嘉善、海宁等多区域,提供多元托育早教课程,积极推动普惠托育,其运营案例入选浙江省首批社区运营典型案例。

  从建筑图纸到托育园区

  一场“意外”的职业转向

  黄奕与托育行业的缘分,始于2019年回国后的一次临时帮忙。彼时,黄奕刚结束在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的7年深造,拿下建筑本科与硕士学位,一步步朝着年少时的建筑梦迈进。

  转折发生在母亲的一通电话里。黄奕的母亲加盟了一家早教机构,因主管突然离职陷入管理人员空缺的窘境,便向黄奕提议过来代班,顺便帮园区提升英语课。念及母亲的难处,也恰逢毕业回国,黄奕暂时收起了建筑设计师的梦想,走进了早教园,成了这个行业的“新手”。

  “海外求学时练出的英语口语,成了我初入行业的‘敲门砖’。”黄奕记得,入园的第一个月,她几乎是“跟着学、跟着做”——白天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做晨检、细致记录孩子的日常表现,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拉近距离;晚上回到家,认真学习早教书籍,把书本里的知识点标注出来。

  实际上,早在读高一时,黄奕就明确了学建筑的方向,高二结束后考入英国法灵顿女子学校攻读A-Level,最终圆梦伦敦大学,人生规划里满是“钢筋水泥”与建筑图纸。

  而这段代班经历,让黄奕逐渐厘清了职业与爱好的边界。对她而言,建筑行业虽充满艺术魅力,但全世界范围内能真正实现自主设计理想的人少之又少;而早教领域,却能让她用另一种方式做设计,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爱与成长可能的理想世界。

  2020年,代班近一年后,黄奕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创立自己的早教品牌“蒙小特”。“加盟品牌的课程和模式太固化,我想做更贴合嘉兴宝宝的早教。”她带着团队跑遍嘉兴的社区与新居民聚居区,调研后发现,许多新居民家庭对托育服务需求强烈,但优质、专业的服务并不多。

  建筑专业的积累,成了她打造“蒙小特”的隐藏优势。早教园的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逻辑相通,都需兼顾功能性与体验感。根据不同月龄孩子的敏感期与能力发展需求,黄奕划分出蒙氏课、感统课、音乐课、艺术课等专属区域,让孩子能在适配的环境中自然习得所需能力。

  海外留学期间接触的启发式教学理念,也让黄奕受益匪浅。她将这种鼓励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融入托育园课程设计,招聘幼师时,明确要求持有蒙氏教育资格证,确保师资理念与品牌定位一致。

  最终,带着独特教育理念与建筑风格的“蒙小特”,第一个园区在嘉善落地,开业首月便迎来60多个孩子。

  从高端私立到民生托育

  一条“普惠”的转型之路

  “蒙小特”的第一个园区刚步入正轨,就遇上了出生率骤减的行业难题。

  看着咨询量逐渐减少,黄奕没有陷入焦虑,而是沉下心梳理市场数据。当发现2020年浙江省0-3岁婴幼儿入托率仅约4%时,她敏锐意识到,若能将入托率提升至8%,便能抵消出生率下降带来的影响。

  很快,黄奕明确了破局方向:既要普及托育理念,激活潜在需求,更要紧跟政策导向,推动品牌从高端私立向普惠化转型。当时,嘉兴市正将托育服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公建民营托育项目的政策红利,成了“蒙小特”转型的绝佳窗口。

  黄奕当机立断,第一时间对接当地主管部门,主动承接公建民营项目。从园区运营标准、收费定价机制到师资配置要求,每一个细节都亲自规划,确保完全契合民生托育的普惠属性。同时,她带领团队参与政府主导的向日葵亲子小屋、婴幼儿服务驿站建设,在社区里开设免费育儿讲座,让更多家长了解托育的专业性。

  “我们要保留高端服务的品质,更要让普通家庭负担得起。”2023年,“蒙小特”成功从单一的高端私立园区,转型为“私立精品+公办普惠”并存的多元服务模式。

  转型过程中,黄奕始终琢磨着托育如何让家长更放心?“再细分一下,我们可以试着开设乳儿托班。”她发现,低龄婴幼儿照护是托育领域的空白,许多双职工家庭面临“产假结束没人带6月龄以下宝宝”的困境。

  增设婴儿护理台、恒温奶瓶消毒器,培训幼师掌握婴幼儿喂养、被动操等技能,制定每日反馈制度……黄奕说干就干,带领团队筹备乳儿托班。2023年底,蒙小特海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宁乐托育园开业,推出6-12月龄全日制乳儿托班,成为嘉兴首家推出接收该月龄幼儿的托育机构。

  双职工家长陈先生便是首批受益者。“一胎时靠老人帮忙,二胎出生后老人力不从心,交给外人又不放心。”他带着宝宝来到乳儿托班体验,看到老师抱着宝宝做被动操,细致地冲调奶粉,当即就办理了入园。“真是‘及时雨’!每天还能收到宝宝的动态反馈,太踏实了。”

  而嘉湖未来社区蒙小特托育园,更是创新嵌入邻里中心,推出“临时托”“计时托”等灵活服务,且均为免费福利。“乳儿托班每月3000元,其他年龄段幼儿托育费每月1500至2000元,对比市面上同类高端托育机构动辄超4000元的费用,大幅降低了家庭负担。”黄奕说。

  幼有所托,关乎民生福祉。如今,“蒙小特”已在嘉兴市本级、嘉善、海宁布局11家园区,其中3家开设乳儿托班,每年培育托育宝宝超500名、早教宝宝超400名,成为众多家庭信赖的托育放心之选。

  从课堂教学到自然启蒙

  一个成长的“魔法空间”

  随着园区增多,黄奕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托育服务更有温度”。她注意到,孩子们每天在园区里,与大自然接触太少,难以充分释放天性。于是,一系列开放性课程应运而生。

  2024年,黄奕带领教学团队研发了“脏玩课程”和“音乐绘本课程”。“脏玩课程”里,孩子们可以赤脚踩在沙土里,用颜料在手上作画,甚至玩爸爸带来的剃须泡, 这种“乱而有序”的游戏,能刺激孩子的多感官发展;“音乐绘本课程”则把故事与旋律结合,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金秋时节,嘉善园区的“捡秋脏玩课程”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园区的小花园,捡落叶、剥玉米粒、观察南瓜的纹路,再把秋天的元素装进玻璃瓶里。“大自然永远是最好的美育,不能浪费大自然写给我们的诗。”黄奕蹲在地上,和孩子一起把枫叶拼成小蝴蝶。

  为了保证课程质量,黄奕每年都会带着教学主管前往上海、杭州、苏州等教育前沿城市调研,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园区。

  有人建议她“多开加盟校区快速扩张”,也有人推荐“热门但不适合幼儿的课程”,但她始终坚守原则。“加盟会降低品牌质量,不适合的课程会耽误孩子成长,我们绝不为短期利益妥协。”黄奕说,“蒙小特”所有校区均为直营,每引进一门新课程前,都会经过3个月试课与调整,确认适合孩子后才正式推出。

  在免费公益课程方面,黄奕同样做得有声有色。近年来,“蒙小特”依托嘉湖未来社区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每周开展至少5次线上线下亲子早教活动,每月举办一两次“亲子悦动”活动,协同社区开展“六暖行动”,至今已组织相关公益活动130余次,其社区运营案例不仅入选浙江省首批社区运营典型案例,还成为“嘉有善育”品牌建设的标杆项目。

  每天清晨,看着孩子们背着小书包走进园区,听着他们甜甜地喊“园长妈妈”,黄奕愈发庆幸当初的选择。“我没有浪费留学时获取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把它们用在了更有温度的地方。看着孩子们在这里快乐成长,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阳光落在黄奕的脸上,温暖而坚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娱乐团长
2025-11-09 14:33:37
2025-11-09 21:36: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23506文章数 44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女儿出生时,我在她耳后点了朱砂痣,月嫂抱着的婴儿耳后却也有红点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教育
时尚
本地

亲子要闻

小龚大夫上线了

手机要闻

千元机价格旗舰级配置!vivo新机全配置曝光,是否值得期待?

教育要闻

绵阳科一中3人!2025年“天府中学生英才计划”入选学生名单公布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