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一哥们儿给我打电话,电话那头语气特无奈:“夏夏,我今年光随礼就花了快两万!”我一听都惊了,这还只是随礼的钱?他叹口气说:“有的朋友平时根本不联系,一到他们家有事儿就想着我,这钱花得真冤。”
![]()
其实啊,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好像一到年底、节假日、结婚旺季,钱包都得“瘦一圈”。随礼原本是表达心意、增进情谊的方式,可现在却被很多人搞成了“人情债”“社交负担”。
但其实,老话早就说过:“礼有三不随。”意思就是,有些礼,别管好不好意思、关系多远,真不值得去。今天我就跟大家唠唠,这“三种礼”,要是不懂得拒绝,亏的永远是你。
一、有来无往的礼,最伤人情
说白了,就是你家办事儿时人家装聋作哑,轮到他家有事儿,却指望你赶过去随礼。
我那哥们儿就遇到过这种事:前年他结婚的时候,特意通知了一个老同学,结果人家连条微信都没回。可今年那位老同学孩子满月,非但发来请帖,还在朋友圈各种晒,搞得不去都显得你不合群。
可问题是,这种关系你说亲不亲、说远不远,随礼了心里堵得慌,不随又怕被人说“没情分”。其实啊,像这种“有来无往”的礼,真不值得。
![]()
礼尚往来,这是人情的基本礼数。可要是别人只想着你能掏钱,却从不考虑你是不是也有难处,这样的人情往往是单向的消耗。你一次两次还能忍,但久了你会发现——你在别人眼里,只是个“可以随礼的熟人”,而不是朋友。
做人讲情分,但也要有界限。真心换真心,没来没往的关系,不必强求。
二、没被邀请的礼,最尴尬
这种情况在生活里特别多,比如听邻居说谁家孩子结婚了、谁家老人过寿了,结果你想着“去露个面”,以为能拉近关系。可人家压根就没请你!
我表姐前阵子就干了这么一出。她听说老同事女儿结婚,心想俩人关系也不错,就拎着红包直接去了婚宴。结果人家一脸尴尬:“哎呀,这次场地小,只请了亲戚……”那一刻,场面尴尬到脚趾抠地。
![]()
其实,人家要是真想请你,早就打电话或发请帖了。别人没请,就说明这场合并不适合你去硬凑。非得去,不但人家不感激,反而觉得你“多事”。
更别提有的人还会说:“我不想去吃饭,就随个礼意思一下。”结果对方连礼都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这钱花得既没面子又没意义。
三、目的不纯的礼,最没意义
这一类最让人反感。现在有些人啊,为了收礼金真是花样百出,孩子满月要办,百天要办,一岁再来一场,买个新车也得“宴请亲友”。
说实话,这哪是分享喜事?分明是变相收礼。
我有个远房亲戚,去年一年连办三次宴席——孩子满月、搬家、新车入手。每次都热情邀请亲戚朋友去“捧场”,还特地强调“不收礼,随意就行”。可你不拿红包去,人家脸立马拉下来。最后大家心里都明白,这饭是“卖人情”的局。
![]()
要是遇到那种动不动就办事收礼的人,更没必要委屈自己。你要记得: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一份礼金疏远你,假朋友再多钱也拉不近。生活嘛,靠的是真心,不是红包的厚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