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一提到中国人喝茶,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健康”的画面。喝茶好像成了养生的标配。办公室里有人手不离杯,公园里大爷大妈也人手一壶。茶叶的种类多得让人挑花眼,有些人甚至把茶当成“万能饮料”,但茶真的就没有任何坏处吗?
现实里,某些茶叶喝多了,真会带来健康风险。尤其是心血管问题,和某些茶的关系远比大家想象的要紧密。
大家最熟悉的茶叶,绿茶、红茶、乌龙、普洱……其实都属于六大茶类里的不同成员。说到“喝茶能养生”,但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长期大量饮用。特别是两种茶,喝得太多,心脏真的可能受不了。
![]()
身边有不少人觉得,浓茶提神醒脑,喝着舒服。还有些人喜欢喝各种花草茶、果味茶,觉得新鲜又健康。但如果你经常喝浓茶或者喜欢自制各种花草茶,真的得小心了。长期大量饮用浓茶和不明成分的花草茶,很可能让冠心病风险上升。
浓茶到底有啥问题?
不少人觉得“茶越浓越提神”,甚至泡上一壶,茶叶放得比家里米都多。可你知道吗,浓茶里的咖啡因、茶碱等成分含量非常高。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里明确提醒,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睡眠障碍等问题。对心脏本来就有基础问题的人来说,浓茶无疑是雪上加霜。
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也曾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指出,高咖啡因摄入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冠心病本质上是一种心脏“供血不足”的慢性病,如果一直让心脏处于亢奋状态,负担会越来越重。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长期高强度刺激,心脏很难受得住。
![]()
有些人喝浓茶会感觉心慌、胸闷、手抖,其实这都是心脏受到刺激的表现。如果喝浓茶后经常出现这种反应,就需要警惕了。冠心病患者本身心脏供血能力有限,浓茶容易让心脏“超负荷”,增加心绞痛甚至心梗的风险。
花草茶,看着健康,暗藏风险
再来说说花草茶,这几年特别受年轻人追捧。各类网红“养生花草茶”号称可以美白、降火、舒压,似乎只要泡上一壶,百病不侵。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中国疾控中心在健康科普中反复强调,未经严格检测的花草类饮品,成分复杂,对心血管有潜在威胁。有些花草茶中含有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可能影响心脏节律或者血压。不明成分的花草茶,安全性无法保障。冠心病患者心脏本来就比较“脆弱”,喝了成分不明的花草茶,可能引发心悸、心律失常。
![]()
而且,市面上不少花草茶并没有“明确配方”,很多都是商家自己搭配的。部分花草还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长期饮用这些不规范的自制花草茶,不仅对心脏,对肝肾也有损害。中国疾控中心早就提醒,特殊人群(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孕妇等)谨慎饮用非正规渠道的花草茶。
喝茶和冠心病的关系,其实没那么简单
有些人觉得,喝茶不是对身体好嘛?怎么还跟冠心病扯上关系了?公开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适量喝茶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但这种益处建立在“适量”和“健康饮茶方式”基础上。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曾在《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提到,饮茶方式不当,反而可能带来反效果。
浓茶的咖啡因含量高,容易让人兴奋、心跳加快。长期高剂量咖啡因摄入,可能诱发心律异常。一些冠心病患者本身心肌供氧不足,如果持续刺激心脏,容易让原本稳定的病情变得不稳定。
![]()
而花草茶的问题在于成分复杂、标准不一,很多所谓的“降脂、通血管”其实没有可靠证据支撑。有些花草成分反而会影响药物代谢、加重心脏负担。在临床上,也有患者因为长期饮用某些花草茶,出现心律问题、肝肾功能异常的情况。虽然这些是个例,但足以说明饮茶要科学,不能盲信“天然无害”。
日常喝茶,怎么喝才安全?
想喝茶,完全不用把自己吓住。关键是要掌握健康的饮茶原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咖啡因不宜超过200毫克。普通的绿茶、红茶适量饮用,基本不会超标。但如果喜欢喝浓茶,茶叶放得多了,很容易超量。
![]()
泡茶时建议每次茶叶用量不超过3克,水温控制在80-90摄氏度。如果肠胃不好或者心脏有基础疾病,最好喝清淡的茶,控制每天总量。睡前两小时内尽量不喝茶,避免影响睡眠。
花草茶的选择更要谨慎。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配方明确、经过检测的产品。不喝来源不明、配料成分不清的花草茶。冠心病患者、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谨慎饮用花草茶,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
特殊人群,特别要注意饮茶安全
冠心病高发人群,像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饮茶更不能随心所欲。浓茶和不明成分花草茶都不是安全的选择。心脏病患者如果喜欢喝茶,可以选择淡茶,每次少量,分多次饮用。
![]()
正在服药的人群,饮茶前最好咨询医生。有些药物和茶叶中的成分会互相影响,影响药效。比如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和茶叶中的维生素K互相作用,可能带来风险。
喝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也不能治愈心脏病。把喝茶当做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辅助手段才是正道。
喝茶养生,别走极端
不少人觉得喝浓茶提神效果好,或者听信各种花草茶有“神奇疗效”,自己在家乱搭配。其实,这些都是“走极端”的养生方式。健康饮茶,讲究适度和科学。如果感觉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心慌、胸闷、乏力,最好及时就医,而不是指望换一种茶来“自救”。
![]()
权威指南明确提醒,饮茶不能代替药物,也不能让所有病都远离你。想远离冠心病,饮食均衡、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三高才是王道。
日常生活中,喝茶本来是一种享受。别被“浓茶提神”“花草茶养生”这些说法忽悠。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饮茶也要因人而异。
适量饮茶有助于身心愉悦,过度饮茶、饮用不明成分的花草茶,反而可能让健康埋下隐患。
喝茶有益健康的前提,是科学、适度。想让心脏更健康,记得把喝茶这件小事做好,不要把杯子里那点茶叶变成心脏的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50(12):1131-1141.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饮茶知识问答[EB/OL]. https://www.chinacdc.cn/yw_9324/202307/t20230703_264063.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