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
脚印留在实处 民心聚在一处
三亚市乡村党建品牌如何写好治理、发展与养老“三篇文章”
人民网三亚11月6日电 (熊淑婷、毛雷、孟凡盛)如何让党建工作的“软实力”成为乡村治理与发展的“硬支撑”?
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马脚村以“马脚·印”党建品牌作出了有力回答:该村以“走在实处”的精神巧妙调解邻里矛盾,并精准发展榴莲蜜特色产业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通过日间照料中心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
马脚村党建品牌“睦邻”网格议事厅。 实习生 王忠华摄
从“牛吃芒果叶”看踏石留痕的党建实践
“马脚村”的名字,源于石头上那些赶马劳作的深深脚印。
“脚步既要踏实有力,更要走在实处。”马脚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范平钊借此阐释了“马脚·印”党建品牌的内涵——“马脚·印”党建品牌创立之初,就定下“办实事、办在点上”的理念,矛盾纠纷调解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马脚·印”品牌“走在实处”的理念,在一次“牛吃芒果叶”的邻里纠纷中得到验证。
此前,村里两户农户因“牛吃芒果叶”起了争执:放牛户的牛偷吃了邻居家芒果树的叶子,双方就赔偿金额反复争吵,僵持不下。马脚村党委组织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不仅厘清了责任、商定了赔偿,更让放牛户心服口服,主动承诺加强管理。这桩邻里纠纷就此化解,正是“马脚印”踏实走过的一个深刻印记。
如今在马脚村,“有纠纷找组织”已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深入人心的行动自觉。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成为“马脚·印”品牌最温暖的底色。
自2022年成立“马脚·印”品牌以来,矛盾纠纷上访率大幅下降的数字背后,是邻里日臻和睦的乡风,也是党建品牌真正“印”在村民心间、获得群众认可的鲜明印证。
![]()
在马脚村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正带领老人做游戏。 实习生 王忠华摄
从“榴莲蜜”看党建引领的一村一品“共富甜果”
依托“马脚·印”党建品牌,马脚村响应“一村一品”号召,选定榴莲蜜作为特色产业,让“新奇特优”农产品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村集体率先投入50万元,整理出50亩土地种植榴莲蜜,同时免费为村民发放种苗。截至目前,已带动41户村民参与种植,发放种苗220株。为打消村民“怕风险、不会种”的顾虑,村里不仅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还与企业签订销售委托书,承诺“只要按标准种出的榴莲蜜,企业全部包销”。
据测算,榴莲蜜树4年结果,盛产期每棵树能结100-200颗果,每颗果2-3斤,按当前8元/斤的市场价,经济效益可观。
“未来4年开始结果,8-10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马脚村党委副书记董伟强介绍,产业发展已让村民尝到甜头,2022年以来,村民年收入从2万元增长到2.2万元,脱贫户收入增长13%,村集体收入从13万元增至62万元,足足增长了近4倍。
![]()
在马脚村日间照料中心,老人正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做游戏。 实习生 王忠华摄
从“喘息服务”看乡村养老的“15分钟幸福半径”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按摩、健康咨询,还有人陪我们聊天解闷,在中心过得太开心了。”在马脚村日间照料中心,村民李大爷一边体验剪纸游戏,一边笑着说。该中心依托育才生态区社工部资金支持,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周边老人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多元服务。
马脚村日间照料中心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每周安排按摩师驻点服务,确保老人定期享受康复保健;每季度联动医疗机构开展义诊,为老人把脉问诊;针对农村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难题,专门开设手机教学课,从基础操作到防诈骗知识,手把手教老人跟上“数字时代”。
更贴心的是,马脚村日间照料中心推出“喘息服务”,为家中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松绑”。家属每周可申请1-2天,由专业护理员上门照顾老人,从衣食住行到翻身、洗澡、喂饭,再到陪老人讲故事、读书,既缓解了家属长期照料的压力,也让老人感受到新的陪伴与温暖。
依托“马脚·印”党建品牌,马脚村从“邻里和”化解矛盾,到“产业兴”带动增收,再到“夕阳暖”关爱老人……一步步把实事办在村民心坎上,让基层治理既有温情、更有实效,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