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2025年11月3日的一次采访里,直接甩出这么一句,意思是只要他当总统一天,中国大陆那边就不敢动台湾一根汗毛,因为他们清楚后果会很严重。
实际情况呢,中美关系这么复杂,台湾议题牵扯太多利益,不是一句话就能摆平的。特朗普上台后,跟中方谈了不少东西,从贸易到安全,台湾自然绕不开。结果呢,他出来就说对方知道轻重,不会轻易动手。
特朗普2024年大选赢了,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职第二任总统。上任没多久,他就忙着重启对华政策。记得他第一任时,就爱打贸易战,这次也没闲着。2月份,美国政府就宣布加强关税审查,对中国出口的东西挑刺,说是为了平衡贸易赤字。
3月,美军在南海搞自由航行,驱逐舰过台湾海峡,这事儿中方肯定不乐意,发了抗议声明。特朗普呢,在4月国会上回应,说这是保护盟友的常规操作。
5月,他去日本和韩国转悠,聊印太战略,特别提了台湾在芯片供应链上的关键位置。6月,美国国务院出报告,建议多卖武器给台湾。
7月,特朗普在采访里说,这些步骤让中国意识到对话比对抗划算。8月,两边视频会议,铺路贸易谈。9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支持台湾进国际组织,特朗普签字后,说这是给对方的信号。
![]()
10月20日,他在CBS节目上又提,中国大陆不想打台湾主意,因为尊重他的领导力。10月30日,中美领导人在韩国釜山开峰会,聊了100分钟,主要焦点贸易和地区稳定。
特朗普会后说,关税从57%降到47%,换中方管住芬太尼出口,还暂停稀土限制。这算短期让步吧。他把峰会吹成G2模式,说两国能一起管全球事儿。11月1日,他在社交平台发握手照,炫耀美国实力。媒体分析,这缓解了贸易升级,但核心问题如南海没解决。
特朗普11月2日在福克斯采访,描述峰会氛围,说中方合作意愿强。还提香港媒体人释放,他直接跟中方提要求。智库报告说,这种个人式外交缺制度保障,容易出岔子。
特朗普的原话出自11月3日CBS采访。他被问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动手,美国怎么应对。他没说会不会派兵,只说不能透露细节。然后甩出那句,中方清楚进攻的严重结果。
只要他当总统一天,这种事儿就不会发生,因为对方明白风险。他11月4日在社交上重申,中方承诺来自对美国决心的认知。
基于过去经验,他说沟通渠道通,能维持现状。情报显示,中方指示军方2027年前准备好潜在行动,但特朗普没提这茬。他回避明确承诺防御台湾,说“你会知道的”。
这模棱两可,媒体解读成战略模糊。特朗普强调,中国强大,但他的领导让美国占上风。峰会后,美国国防部加派印太军力,航母去菲律宾海。
特朗普转发报道,说外交成果。11月5日,他在空军一号上又说,中方懂底线严重性。整个事儿显示,特朗普靠个人关系维稳,但局限大。美国智库指出,缺长期战略,容易不稳。
特朗普的台湾表态,放在大局看,其实是延续他一贯的强硬调门。但现实中,中国军力在台海演习频频,美国盟友如日本、澳大利亚也加强戒备。台湾自己呢,防务预算增加,买美国武器。特朗普的话听着解气,但没改变事实:台湾问题根深蒂固,涉及主权、经济。
芯片产业是关键,台湾产全球90%先进芯片,美国依赖大。要是中国真动手,后果不光军事,还经济崩盘。特朗普说中国知道后果,但啥后果?他没细说。可能是经济制裁、军事回应,或贸易封锁。情报评估,2027是中国潜在窗口,但不等于会动手。
特朗普的策略,靠关税和军演施压,但也惹恼盟友。欧洲担心贸易战波及,亚洲国家怕卷入冲突。国内,美国企业抱怨关税抬价,消费者买单。特朗普吹自己伟大,说排总统第三,气华盛顿林肯。但实际,他的政策多短期见效,长远隐患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