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陆有关部门公布惠及台胞措施,包括扩大可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口岸范围,增加天津港等42个口岸出入境管理机构,为未持有效出入境证件的台胞办理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这就意味着没有台胞证,台湾民众也可赴大陆旅游探亲;此外,台胞持五年有效台胞证可刷脸通关。对此,导报记者特别采访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分享看法。
![]()
唐桦表示,大陆持续优化台胞出入境便利,未持证件者可在更多口岸办一次性台胞证,持长期证者能“刷脸通关”,以实际行动打破交流壁垒;民进党当局却推出多项措施限缩交流,阻断两岸民间往来。这种反差源于双方本质区别:大陆坚持“九二共识”与“两岸一家亲”,以便利台胞、促融合、增福祉为目标,从台胞“急难愁盼”出发解难题;民进党否认“九二共识”,推“台独”路线,以制造“两岸对抗”为核心,漠视民众需求。本质上,这是开放与封闭、融合与分裂、为民与为己的路线之争。
唐桦指出,大陆出台惠台措施有深层考量:一是秉持“两岸一家亲”定力,无论台湾政局如何变化,大陆对台胞的关怀始终不变,不受民进党当局干扰而改变既定方针,用持续的行动展现对台工作的战略韧性,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在新时代的实践筑牢基础。二是构建融合新格局,降低交流门槛,形成“人员便利—经济深化—社会融合”良性循环,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争取台湾民心,尤其消除青年对大陆的陌生感,为其提供发展选择,让台湾青年更直观地感受大陆的发展机遇。四是对冲“台独”危害,戳破“大陆威胁论”, 用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戳破民进党“大陆威胁论”的谎言,让台湾民众在对比中看清“台独”只会带来封闭与倒退,而两岸融合才能带来机遇与发展,进一步强化台湾社会“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五是推动制度性融合,将便利化措施制度化、常态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构建台胞在大陆的“同等待遇”体系,让台胞在大陆生活更便捷、更有尊严,为未来两岸统一后的制度对接先行先试,探索可行路径。
唐桦分析,大陆出台的惠台便利措施,正从人员流动、情感联结、经济合作到社会融合,多维度为两岸交流注入动力,推动两岸往来从“能实现”走向“更顺畅”,从浅层接触迈向深度融合。
唐桦进一步指出,从深远角度看,这些措施持续积累两岸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两岸关系根本在“人”,台胞亲身感受比宣传更有说服力。体验过没证能办、刷脸能过的便利,再对比民进党禁团令、查居住证、销健保的限缩,台胞能分清谁为民众办实事、谁拿民众当筹码。越来越多台胞用脚投票来陆,让台湾社会追求交流、发展与合作的主流民意更突出,这正是两岸和平发展最坚实的根基。(海峡导报记者 陈紫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