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大陆出入境管理的一项新政策。11月3号,中国大陆的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了一项消息。这项消息的核心内容是,大陆方面将进一步扩大为台湾同胞办理一次性旅行证件的口岸范围。具体的数字变化,是从现有的58个口岸,大幅增加到100个。
![]()
这意味着以后不管是天津港货轮停靠的码头、喀什机场的入境大厅,还是港珠澳大桥的通关通道,台胞都能在这些地方办证件了。这可不是简单加几个口岸的事儿,而是大陆在 “两岸一家亲” 理念下,用温和却有力的方式赢得民心的关键一步。从东北的绥芬河口岸,到西南的磨憨口岸;从沿海的货运港口,到内陆的客运机场,不管台胞是来大陆谈生意、走亲戚,还是旅游观光,都能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入境通道。
大家不妨看看,这些年大陆一直用 “做加法”的思路铺就两岸交流的路,靠民生红利实现 “不战而屈人”;可民进党却偏偏反着来,用“减法”不断阻断两岸民生通道,硬生生把台胞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
咱们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先说旅游,民进党拒绝大陆人员去台湾办旅展,瞬间就让台湾的酒店、餐饮从业者没了不少生意,旅游业几乎“断了血”,许多家庭的生计都成了问题。再看科技领域,民进党把华为、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结果那些依赖大陆供应链的台企,不仅订单变少,甚至还出现了裁员的苗头,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心里满是怨气。还有教育方面,民进党禁止大陆7所高校和台湾交流,连3所大陆高校的学历都不承认,直接断了台生到大陆深造的路,寒了不少台湾青年的心。
两相对比,大陆的诚意大家都看在眼里。从“31 条措施”到“农林22条措施”,台胞在大陆就业、创业,能享受到和大陆同胞一样的待遇;这次扩大口岸范围,更是让台胞“说走就走的大陆行”变成了现实。当民进党把“防务预算”疯狂砸在“谋独”上的时候,大陆正用真金白银的红利告诉台胞:“统一之后,台湾的财政能更多用在民生上,医疗、教育、养老都会更有保障。”一增一减之间,民心早就悄悄偏向大陆了。
![]()
大陆这招“兵不血刃”,核心就是“精准滴灌”民心,直接戳中民进党“谋独”的根基,具体能从三个方面看出来。
第一,用便利争取中间派。100个口岸覆盖了台胞常来常往的区域,那些原本对两岸关系持观望态度的人,以后体验到“落地就能办证”“刷脸就能通关”的便利,慢慢就会明白,“台独”只会带来隔绝的痛苦。等中间派倒向大陆,民进党靠选票支撑的基本盘,自然就开始松动了。
第二,用红利分化支持者。台商能借着新增的港口降低物流成本,台湾农民也能通过便捷通道,把农产品更快卖到大陆。这些都是“饭碗里的实惠”,民进党的支持者难免会琢磨:是跟着“台独”断了产业链饿肚子,还是顺着便利的通道享受红利?等越来越多支持者“不跟民进党走了”,民进党的根基也就摇摇晃晃了。
![]()
第三,用对比暴露真面目。大陆忙着建两岸交流的“桥”,民进党却忙着拆两岸往来的“路”,这种鲜明的反差,会让更多人看清,民进党根本不是在“为民谋利”。
民进党最害怕的就是台胞用脚投票。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台胞,通过这100个口岸,亲身体验大陆的发展活力;再看到“台独”带来的经济衰退、民生困难,大家心里自然有杆秤。这样一来,民进党的基本盘肯定会从内部瓦解,他们“谋独”的根基也会随之崩塌。
国台办早就说过:“统一后,台湾能突破发展瓶颈,台湾民众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 这次扩大口岸范围,就是大陆用“兵不血刃”的方式推进统一的关键一步。等希望和平的台湾民众变成大多数,等“台独”没了生存的土壤,民进党被赶下台、两岸实现统一,就是民心所向的必然结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