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信息显示,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已于11月13日完成法人变更和注册资本增资。
股权穿透后可知,目前该公司已由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控股。东方电子支付拥有储值账户运营Ⅰ类业务开展资格,这标志着小红书已经通过收购获得支付牌照。
这个从上海十里洋场起步的产品,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中产精致生活方式的展示窗口,也被视为最好的种草平台。
翟芳知道小红书流量的价值,所以不愿意单纯当一个流量掮客,而是希望在保留种草特性的同时向交易平台靠拢,自营电商、主理人概念、买手直播、本地生活小红卡乃至瞄准闲鱼上线的快捷售卖功能,都是这个目标的体现。
至于像“红猫计划”与“红京计划”这样的安排,则更像是上面那个目标受挫后的次优备选项。
所以,这次拿下支付牌照,补齐了小红书成为交易平台最关键的一环基础设施,有必要聊两句。
(1) 这是一张互联网支付牌照。我看好多评论对东方电子支付手里的牌照资质有误会,以为是预付卡资质,因为写的业务类型是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
但其实这是因为央行去年7月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原来的互联网支付业务就包含在储值账户运营Ⅰ类里。而且如果你去央行网站查东方电子支付的牌照续展记录,也会发现该机构2024年7月前业务类型都写的互联网支付。
(2) 小红书为什么能拿到这张牌照?在一般互联网行业分析中,小红书其实是跟B站、微博、知乎这些被归到社区一类。而B站曾在2021年以1.18亿元拍得持牌支付机构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65.5%的股权,但最终这笔交易因未通过监管审批作废,B站也因此未能将牌照收入囊中。
B站收购失败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时机(蚂蚁整改),二是主业协同性不够。从第二点看,小红书过去折腾电商那些动作,虽然谈不上成功,但尝试成为交易平台的努力或许有助于这次审批通过。
(3) 获得支付牌照有什么好处?最主要的直接目的应该是节省支付通道成本。平台使用第三方支付需要按照百分比缴纳“手续费”,拼多多2018年招股书披露的费率是0.6%。
公开信息显示,小红书2024年GMV已超4000亿元人民币,按0.6%的费率算需付出24亿的手续费,算是相当昂贵了。如果小红书后续要进一步拓展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随着业务扩张、GMV增加这个成本还会上升,所以获得一张支付牌照显然很有必要。其他原因还包括提升用户体验、获取更完整的支付数据等。
(4) 后续还会有哪些动作?这里最关心的问题是,小红书是否会进一步尝试获得互联网小贷等其他相关业务的牌照。我看已经有人在讨论小红书会不会走放贷的路子了。
现在已经很少有不放贷的互联网平台,因为放贷确实利润边际很高。在拥有互联网支付这个最基础的业务资质后,平台可以将普通业务与消费贷等业务融合,形成所谓的闭环体验。你在我这消费,有钱直接买,没钱我借你,还可以搞出什么月付、先用后付各种形式。
![]()
小红书以对生活方式有一定追求的年轻用户为主,是放贷企业很优质的获客渠道,平台已经有大量的贷款产品广告。虽然广告是互联网最传统也最有效的变现模式,但小红书明显不太愿意只做替别人引流的生意,对自营电商的执念和对外链的强硬打击是最典型的例子。
所以不排除小红书后续也有做自营放贷的打算。而且跟电商不同,电商做闭环非常难,因为供给生态和用户心智都很难搞定。但如果是做自营放贷,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差的就是一张牌照而已。所以关键就看,小红书什么时候会下场买互联网小贷资质了。
(5) 翟芳曾描述过小红书的理想状态:“电商负责赚钱养家,内容负责貌美如花。”
随着小红书的商业触角进一步延伸,含义更广泛的交易取代了电商,成为了担负养家重担的对象。翟芳的愿景是美好的,她希望赚钱不会影响到社区。
支付牌照的落地,意味着交易闭环的又一环被扣上了,小红书正在加速迈向一个交易平台。高速行驶的汽车,方向盘稍加偏移就会切到别的车道上,翟芳要把握商业化和内容的平衡,需要更加精准的技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