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墨韵无形 骨法通神:论李历的没骨写意艺术
李历的没骨写意绘画,在当代水墨画坛独树一帜。这位深谙传统又勇于创新的艺术家,将没骨这一古老技法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在水与墨的交融中构建出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
![]()
在技法层面,李历对没骨画法的突破令人赞叹。他完全摒弃了传统绘画依赖轮廓线造型的束缚,转而通过色块与墨块的浓淡干湿来塑造物象。观其作品,山石的体量感并非依靠勾勒,而是通过墨色自然渗化形成的虚实关系来表现;树木的生机也不是借助枝条的穿插,而是凭借水分控制下色墨的晕染效果来传达。这种"以面代线"的表现方式,既保持了水墨画的写意特质,又赋予画面更强的视觉张力。
![]()
李历对水分的掌控堪称精妙。在他的画作中,水不仅是调和色墨的媒介,更是造型的重要手段。他善于利用生宣的特性,通过控制笔端含水量的多寡,使色墨在纸上产生丰富的变化。有时他会让饱含水分的色墨自由渗化,形成朦胧虚幻的意境;有时则会控制水分的流动,留下干湿相间的笔痕。这种对水与墨互动关系的精准把握,使他的作品在含蓄中见灵动,在混沌中显精微。
![]()
在色彩运用上,李历打破了传统没骨画以淡雅为主的审美定式。他大胆使用浓郁的色彩,却又能保持水墨画的清透感。在其部分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中,他将鲜明的民族色彩与水墨相融合,既保持了画面的透明感,又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这种色彩探索,使他的没骨作品在文人雅趣之外,更增添了生活的温度与时代的特征。
![]()
尤为难得的是,李历将东方写意精神与西方绘画的某些表现元素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跨文化特质。他的某些作品虽然完全摒弃了线条,却通过色块的构成与对比,营造出强烈的空间感与光感。这种探索不是简单的西化,而是立足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体现出作为国际艺术交流使者的开阔视野。
![]()
李历的没骨画法还展现出刚柔相济的独特美感。在表现山石等坚硬物象时,他通过大面积的泼墨与细节点染的结合,既展现出物象的质感,又保留了水墨的灵动气韵;在表现云雾等虚幻景象时,他则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营造出空濛深远的意境。这种对不同质感的精准表现,显示出其技法的高度成熟。
![]()
作为一位深具文化使命感的艺术家,李历的没骨写意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技法的延续,更是对其当代可能性的开拓。他以水墨为媒,在形与无形、具象与抽象之间,找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透过他那看似随意实则精妙的笔墨,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创新的勇敢追求。
著名书画评论家 罗成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