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2025年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创业板上市公司延续上半年的良好态势,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显著增长,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扩大。其中,电子通信行业业绩高速增长,中游制造业稳步增长,部分传统行业盈利修复。
创业板公司整体营收净利增速领跑全市场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创业板已披露三季报的1388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23.41亿元,同比增长10.69%,收入规模增长;合计实现净利润2446.61亿元,平均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8.69%,合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称“扣非后净利润”)2075.85亿元,平均扣非后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15.56%,盈利水平提升;平均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03亿元,同比增长2.24%,造血能力提高。
单季度看,收入利润环比较快增长。创业板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8万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环比增长7.13%;合计实现净利润932.61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0.67亿元,环比增长18.32%。
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超五成公司利润增长。已披露的1388家公司中,1034家公司盈利,占比74.50%;737家公司净利润增长,占比53.10%,较上年同期增长8.31个百分点。
板块对比来看,创业板营收利润增幅领跑全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营收、利润增幅明显高于境内市场其他板块。
大市值公司业绩增长引领作用凸显
大市值公司营收利润双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市值排名前百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7.72%,合计实现净利润1708.42亿元,同比增长26.78%,占板块比重分别为47.51%、69.83%,压舱石地位稳固。其中,90家盈利,68家净利润增长,44家净利润增速超过30%。大市值公司业绩稳健高速增长,引领作用突显。单季度看,大市值公司收入净利润环比快速增长。第三季度合计实现收入5753.41亿元,环比增长12.50%;合计实现净利润675.49亿元,环比增长23.40%。
注册制下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创业板现有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589家。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8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12.69%;合计实现净利润552.32亿元,平均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8.80%。
企业投资扩产意愿增强
长期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增长,投资扩产动力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长期资产投资合计2737.66亿元,同比增长9.46%,充分显现企业投资扩产积极意愿。单季度看,长期资产投资合计906.21亿元,同比增长8.99%。分行业看,受人工智能驱动及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电子、通信、国防军工行业长期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24%、25.31%、20.04%。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营业成本合计2.49万亿元,同比增长9.45%;营业收入合计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9%;平均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加0.87个百分点。127家公司毛利率增长超过5个百分点,13家公司毛利率增长超过20个百分点。
降本提质促进期间费用率下降。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期间费用合计3297.97亿元,增长1.42%;期间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11.08%降低至10.15%,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03%、4.80%、0.42%,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5、0.14、0.01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规模持续扩大
创业板公司研发投入居于高位。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473.48亿元,同比增长6.20%。271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10%,83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20%,307家公司研发费用大于1亿元,37家公司研发费用大于5亿元,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汇川技术等1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
研发投入逐季度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创业板公司研发费用为516.61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498.68亿元、451.22亿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3.60%。2025年以来研发投入环比持续增长,为企业创新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超九成行业整体实现盈利
从行业表现来看,创业板公司广泛分布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通信、机械设备等26个行业整体实现盈利。
中游制造业业绩持续改善。在政策利好、出海增长和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等多因素推动下,中游制造业业绩持续改善。电力设备行业得益于储能业务爆发式增长、光伏逆变器盈利修复、电网设备需求提升及海外出口扩张,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90%,单季度环比增长5.25%;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61%,单季度环比增长12.75%。机械设备行业受工程机械需求复苏、新兴领域拉动和政策支持等协同作用,行业景气度较高,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15%、8.26%,单季度营收、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67%、7.02%。
电子通信业绩高增,计算机盈利改善。随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下游海内外算力需求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电子、通信行业受益显著,其中,电子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1.65%,单季度环比增长12.28%;净利润同比增长36.29%,单季度环比增长46.26%;通信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4.82%,单季度环比增长2.91%;净利润同比增长94.10%,单季度环比增长55.18%。光模块行业业绩增长领先,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0.13%,单季度环比增长11.44%,龙头企业“易中天”(即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凭借强竞争力受益于海外龙头高速增长,800G产品和1.6T高速光模块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0%、284%、50%。半导体、元件受益于电子行业景气度较高,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4.09%和91.07%。计算机行业前三季度实现亏转盈,行业累计盈利6.84亿元,主要受益于金融信息服务需求增加、国内信创建设及国产化替代深入推进,以及AI应用、算力业务需求持续旺盛。
部分传统行业盈利修复,走出周期底部。在产能出清、价格修复、深化改革等利好因素下,部分传统行业前三季度盈利修复,走出周期底部。基础化工行业供给约束强化叠加需求支撑,行业供需关系结构性改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86%。有色金属行业受益于海外降息周期重启提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叠加地缘政治博弈及算力硬件需求爆发,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94%。公用事业行业受益于能源安全战略和电力深化改革、燃料价格下降及工业用电需求增长,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净利润较上期均实现扭亏为盈。建筑材料行业因重大基建项目需求拉动、原材料价格下行和新兴建材品种贡献增量,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19.9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