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正悄悄折磨着许多老年人的生活。作为一名疼痛科护士,我见过太多老人因走入误区而长期承受着剧痛。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疾病——三叉神经痛。
误区一:脸痛就是牙痛?无辜的牙齿被“错杀”!
这是最令人惋惜的误区。
真实场景:李奶奶一吃饭、一刷牙,脸上就像过电一样疼。她坚信是牙坏了,半年内拔掉了三颗好牙,疼痛却依然如故。
三叉神经痛:是“开关痛”或“触发痛”。像闪电、像刀割、像电击,突发突止,每次几秒到几分钟。诱因明确:刷牙、洗脸、吃饭、说话、甚至一阵风都能诱发。
真性牙痛:是持续性的钝痛、胀痛,疼痛位置固定在坏牙周围,常伴有牙龈红肿。
核心提醒:如果您的脸痛是“一碰就触发”的闪电痛,请立刻停止看牙医的念头,第一时间到疼痛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误区二:止痛药能解决?吃错了反而伤身!
常见做法:王爷爷一疼就吃家里常备的止痛片,但效果甚微。
普通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三叉神经痛基本无效,因为它的病因是神经本身出了问题,而非普通的炎症。
有特效药:医生会使用专门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定期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切勿自行用药。
误区三:偏方秘方能根治?小心人财两空!
危险尝试:听信某某贴膏、某某药酒能“断根”,结果花了不少钱,疼痛一点没轻,还可能伤了身体。
疼痛科护士的忠告:
相信科学:三叉神经痛有非常成熟、规范的治疗方案。从药物到微创介入,再到手术,总有一种适合您。
警惕陷阱:所有承诺“包治好”的偏方和秘方都是不靠谱的。不仅浪费钱财,更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加重您的痛苦。
误区四:年纪大了只能忍?痛苦不是宿命!
错误观念:“老了,零件坏了,疼点正常”“听说治疗要开颅,我这么大年纪可受不了”。
疼痛不是老年人的“标配”!任何人都有权利追求无痛、高质量的生活,包括老年人。
治疗手段多样:除了开颅手术,我们疼痛科有更多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如“射频热凝术”等,特别适合高龄、身体基础条件差的老年患者。一根细针就能解决问题,术后疼痛立刻消失。
给老年朋友和家属的爱心提示
1.看对科室是关键:怀疑是三叉神经痛,请认准疼痛科或神经科,这是我们疼痛的“大管家”。
2.学会准确描述病情:去看医生时,可以说:“医生,我这边脸,一刷牙/吃饭就像过电一样疼一下,不碰的时候没事。”
3.家人陪伴与支持:子女的关心是父母最大的慰藉。请陪同父母就诊,帮助他们表达病情,理解病情,遵从医嘱。
4.树立信心,积极治疗:请相信,三叉神经痛是一个可以被有效控制的疾病。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追求幸福晚年的权利。
了解三叉神经痛,就是帮父母远离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有时候,我们一个细心的发现,一次温暖的陪伴,就能改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如果您发现父母有上述情况,请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并带领他们走向专业的医疗渠道。
内容来自:温州市护理学会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