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频发,积水深度不明导致车辆抛锚、行人被困的新闻屡见不鲜。市政管理部门对积水的 “后知后觉”,让防汛工作陷入被动 —— 这背后是道路积水监测滞后的痛点。而智测云联道路积水监测站的出现,正从技术层面破解这一困局。
![]()
积水监测痛点: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防御” 的鸿沟
对于市政管理者而言,传统人工巡查积水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存在安全隐患;依赖粗略估算的积水数据,无法为交通疏导、防汛决策提供精准支撑。而对普通市民来说,驾车误入深水路段的风险,轻则损伤车辆,重则危及生命。
智测云联深耕智慧监测领域多年,敏锐洞察到这一行业痛点。为了实现积水监测的 “精准化、实时化”,其研发团队耗时两年,对传感器精度、数据传输效率、设备续航能力等核心维度进行攻坚,最终推出了这款道路积水监测站。
技术参数背后的用户价值:智测云联如何做到 “精准又省心”
一款优秀的道路积水监测设备,必须在精度、续航、适应性三个维度满足用户需求 —— 智测云联的产品参数给出了漂亮的答卷:
- 测量精度≤±2mm(经国家计量机构检测认证):这意味着它能捕捉毫米级的积水变化,为防汛决策提供 “毫米不差” 的依据。无论是小范围的路面积水,还是涵洞、低洼路段的积水增长,都能被精准感知。
- 38000mAh 锂亚电池容量型电池 + 差异化功耗设计:无积水时功耗仅 454uAh,设备可长时间免维护运行;有积水时功耗 3.28mAh,且数据传输周期缩短至 1 分钟一条。这种 “智能适配” 的设计,既保证了设备续航(单节 3.6V 电池即可支撑长期工作),又确保了积水场景下的 “秒级响应”。
- -15℃~60℃工作温度 + IP68 防水等级(符合 GB/T 4208-2017 标准):从北方的严寒到南方的酷暑,从短时暴雨到深水浸泡,设备都能稳定运行。市政部门无需担心极端环境下的设备故障,真正实现 “全天候、全场景” 监测。
此外,设备的0~200CM 探测距离、1mm 分辨率、高精双鉴无盲区等参数,彻底消除了监测 “死角”,让每一处积水都无所遁形。
场景落地:智测云联监测站在城市防汛中的实战价值
在东部某沿海城市的试点中,智测云联道路积水监测站被部署在 10 余处易涝路段。某次强降雨过程中,其中一处涵洞的积水在 10 分钟内从 5cm 暴涨至 80cm,设备以 1 分钟 / 条的频率实时上传数据,市政部门据此提前封闭路段、调度排水车,避免了车辆误入的险情。
对于普通市民,通过对接城市智慧交通平台,这些监测数据可同步到导航 APP。当车主规划路线时,能清晰看到前方路段的积水深度,从而选择更安全的行驶路径 —— 这正是智测云联 “以技术赋能民生” 的体现。
结语:从 “监测设备” 到 “防汛生态节点” 的跨越
智测云联道路积水监测站绝非简单的 “积水探测器”,而是城市智慧防汛生态中的关键节点。它以精准的参数、可靠的性能、场景化的设计,为市政管理部门、交通参与者搭建了一座 “安全桥梁”。未来,随着智慧水务、海绵城市建设的深入,这类设备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而智测云联也将持续在技术创新上发力,为城市防汛贡献更多 “智慧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