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递接连遭遇了来自政府部门与平台的双重拷问。
10月28日,国家邮政局约谈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指出中通快递经营行为不规范,随意调整运营规则,存在服务质量不高、快递员合法权益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要求该公司严格落实中通快递服务网络管理主体责任,改进快递服务质量,强化合规经营体系建设,保障快递员合法权益,自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
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对此表示,将认真落实监管要求,切实整改问题。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称“中通真的不敢恭维”“从不投递到家,除非严重投诉”“最近中通的快递都收不到”。
![]()
然而就在前一天,10月27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公告指出,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部分物流商存在滥用平台系统、提供“虚假物流轨迹”及“转单拼接轨迹”等严重违规服务的行为,决定对4家物流公司做清退处理,其中就包括中通旗下的中通冷链。
这家常年占据业务量榜首的快递公司,再度被推至监管与市场审视的聚光灯下。
市场份额同比去年降至19.23%
仍居快递行业第一
据官网介绍,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通快递”)创建于2002年5月8日,是一家以快递为核心业务,集跨境、快运、商业、云仓、航空、冷链、金融、智能、兔喜社区生活服务、中快数字营销等生态板块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
中通快递创始人赖梅松出生于浙江桐庐,早年因家境辍学,曾务农、务工并从事木材生意。上世纪90年代,赖梅松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开始在杭州投身木材生产,到1999年,公司的年收入已达到几十万。
2002年,他在同学的建议下进入快递行业,创立中通。创业初期业务量有限,他通过推行众包、众筹模式迅速拓展中通快递网络,并于2008年推动有偿派费制和自动化结算系统,同时接入淘宝电商业务,带领中通实现快速发展。
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递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9月29日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同时在美国、中国香港两地上市的快递企业。
中通快递是“通达系”加盟制快递公司中的龙头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通快递在全国拥有约6000位直接网络合作伙伴,经营超过3.1万个揽件和派件网点以及约11万个末端驿站。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通快递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27.2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6.86亿元增长9.8%,市场份额虽微降0.26个百分点至19.23%,但仍以业务量183.9亿件继续领跑行业,市场份额仍居行业第一。
然而,其背后隐忧已然显现。
其中之一是“增收不增利”。2025年上半年中通快递的营业收入 227.23 亿元,同比增长 9.85%;但经营利润为48.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4.82亿元下降11%;经营利润率为21.5%,较上年同期的26.5%下降5个百分点,净利润为40.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0亿元下降1.4%;经调整净利为43.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0.3亿元下降14.3%。
![]()
这背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受整个行业"价格战"的影响。中通上半年包裹单价同比下降了 6.2%,收入增速低于业务量增速。
另一方面,在快递单量上,中通虽仍居“一哥”位置,但增速已有“掉队”趋势。
翻开其他快递公司的2025半年报,圆通速递以148.6亿件的业务量居行业第二,紧随其后的韵达股份与申通快递,业务量分别为127.3亿件与123.5亿件。极兔速递凭借106亿件的业务量超越顺丰,居行业第五。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开信息,2025年上半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
圆通、申通、极兔、顺丰2025年上半年业务量分别同比上升21.87%、20.7%、20.0%和25.7%,均超过行业增速。
而2025年上半年,中通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仅为17.7%,低于整体行业增速。
展望全年,这一数据很有可能出现进一步下滑。就在今年的半年报中,中通已主动下调了之前作出的年度业务量指引,预计2025全年包裹量将在388亿至401亿件的区间,同比增长14%至18%。
此外,创始人赖梅松的财富也在逐年缩水。近期发布的《2025 胡润百富榜》显示,赖梅松虽以320亿元的身家位列榜单第200名,但与2020年赴港上市时的高光时刻比,其身家已暴跌180亿元。
快递乱象屡禁不止
投诉量累计已达万条
事实上,为稳住第一宝座,中通快递在过去业务规模急速扩张的过程中,已屡次因管理乱象受到关注。大望财讯注意到,此次约谈的问题并非孤例,其末端服务乱象早在今年初就有所显现。
比如今年3月15日,澎湃新闻通过暗访调查,发现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多个乡镇的中通、韵达、圆通、申通和极兔快递站点,仍长期存在二次收费乱象。乡镇站点在已承接派件业务的情况下,仍向用户违法收费,取件强制收取3元“跑腿费”。甚至当时多名受访者表示,投诉乡镇站点“二次收费”的消费者,快递会被滞留在县城站点不予派送。
![]()
3月18日,云南省邮政管理局对中通、申通、圆通、韵达、极兔等5家快递品牌云南省总部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元江多个乡镇的快递站点取件“二次收费”,已涉嫌违反《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多项规定:不按照公示、公布的服务地域投递快件的、虚构快递服务金额信息的、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或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等
另一个广受关注的是违规寄递猫狗宠物事件。
2021年5月,成都中通快递因网点揽收了177件宠物快件被四川省邮政管理局、成都市邮政管理局联合约谈。事发后,中通快递公开道歉称活体动物是电商客户销售,网点违规揽收,将全面自查,并公布了整改措施。
但紧接着当年5月11日,江苏苏州中通快递中转站再次发现宠物盲盒。5月15日,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发布通报称,经苏州市邮政管理局初步调查,现场共发现寄递的活体动物快递13件,动物均已死亡,常州市邮政管理局立案调查并向涉嫌收寄不能确定物品安全性的无锡中通快递公司出具了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拟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3万元的行政处罚。
此外,早在2019年8月13日,四川省消委会联合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召开约谈会,对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等4家快递公司进行了约谈,明确要求停止取件二次收费。而据四川省消委会此前公布的调查,四川省绝大多数市州的乡镇均不同程度存在取件二次收费现象,涉及多家快递品牌。其中收费“1至3元”的情况最普遍,占比达到了45.2%。
面对监管要求,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在约谈后表示,将认真落实监管要求,切实整改存在的问题。但违规问题仍屡禁不止。
2024年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办法明确要求快递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货、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末端设施。
如今,“快递新规”实施已满一年,却仍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末端设施”,甚至“收取跑腿费”等现象。
大望财讯搜索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0日,涉及中通快递的投诉量累计已达万条,内容多集中在配送服务、物品损坏、态度恶劣等方面。
![]()
以价换量
快递员权益如何保障
除了消费者抱怨颇多,如何保障快递小哥的权益也是一大挑战。
2021年,多部门曾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旨在保障快递员合理的劳动报酬、完善其社会保障。
![]()
但是从此次中通被约谈可以看出,政策的全面落实仍面临挑战。
过去数年,中国快递行业深陷“价格战”,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在业务量增长的同时,单票收入却持续走低,中通快递2025 年中期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核心快递业务收入同期增加10.4%的情况下,包裹量增加17.7%,包裹单价却下降6.2%。
![]()
这种“以价换量”的模式让许多网点陷入亏损,快递员派送费被压缩。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城镇私营单位邮政快递行业人员年均工资67973元,折合月均5670元,同比下滑0.1%。
![]()
但快递员的压力并没有随着薪资降低而减少,尤其是在“双11”等业务高峰期。
根据沈阳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11月9日、10日两天,沈阳市快递业务量(含出港、进港)日均都超过了750万件,是2024年前9个月沈阳日均快递处理量(320万件)的2.3倍。
中通快递沈阳南塔网点的快递员姜玉龙,在回应沈阳日报的采访时强调,10月的日均派件量400票左右,而“双11”日均派件量700多票,为了把快递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网点增加了夜派,姜玉龙和同事们最晚要到晚上10点才能结束当天的派送。
2025年“双11”大促活动虽然拉长了整个周期,快递量波动不再像过去那样剧烈,但整体快递量仍不容小觑。据成都日报报道,在“双11”旺季开始后,中通西南总部单日出港业务量达400万票,较平日的260万票增长逾五成;同时,单日进港业务量也超过440万票,较平日增长约七成。业务量暴涨的背后,快递员所需派送的包裹量也随之激增。
此次中通快递遭国家邮政局约谈,快递服务质量与骑手权益保障再成焦点,无疑是对其发展模式和管理能力的直接拷问。中通未来将如何整改?大望财讯将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