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史上,都说是苏联的冬天赶走了德国。其实这句话不无道理,在极度恶劣的寒冬天气下,人的生理承受能力总是有极限的,一旦没能突破这个极限,最终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冻死在这寒冬当中。
然而当年,我军也曾经在一场战役中面对过同样的境遇。在盖马高原零下40多度的酷寒中,我军身穿单衣爬冰卧雪,最终战胜了三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所带领的联合国军。这一仗,血腥残酷堪比上甘岭占领,那么为什么我军如此决绝,要打这一仗呢?
![]()
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役
抗美援朝是我国立国之战,这一仗之后,我国的边防压力更小,国际地位越发突出。然而在打这一仗时,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简单。一开始,我们认为美军只是拿着美械的国民党部队,根本不足为虑。
但是实际上,美军的机械化战术比我们想象的要突出。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虽然我军获得全面胜利,但是并不能将美军彻底打败,必须更快发动第二次战役。
![]()
第二次战役发动前,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东线由谁担任主攻。要知道,东线战场要比西线更加残酷,此时的盖马高原夜晚气温低至零下40多度,这是对人生理极限的考验。
最终,中央与彭老总将正在整军备战,准备收复台湾的九兵团拉到了朝鲜战场上,由宋时轮的9兵团担任主攻。此时的9兵团直接从福建坐火车奔赴东北,此时的将士们还不知道,他们要穿着南方单薄的冬衣,要抗衡盖马高原零下40多度的苦寒。
![]()
酷寒的冬夜,惊人的伤亡
长津湖战役发动前夕,我第9兵团要保持无线电静默,悄悄潜伏在美军周围,等待合适时机,发动进攻。在这长时间的无线电静默和爬冰卧雪中,人的意志在不断地被消磨,志愿军仿佛就是深山中的野人一般,行走在寒冷的战场上。
酷寒的天气,让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也觉得寒冷,他们无法想象,我志愿军可以在这个天气下,发动对他们的突袭。正是因为这个想法,给我们赢得了战机。1950年11月底,潜伏在长津湖数天的第九兵团突然向美军发动袭击。
![]()
美军被突如其来的志愿军打得措手不及,慌忙迎战。要知道,9兵团面对的是不可一世的美陆战一师,不仅装备优良,并且号称未尝一败的常胜军团。他们是美国人手中王牌中的王牌部队。
即使是王牌部队,面对我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最终只能败下阵来。美军北极熊团在新兴里被我军围歼,双方战斗异常惨烈,最终,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全歼美军北极熊团。北极熊团是美军历史悠久的队伍,此次被我军全歼,其团旗也被我军收缴。
![]()
新兴里的大获全胜,是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歼美军团建制的经典案例。随后,美军在我军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很快退往了水门桥。这是美军最后的退路,我军能否将美陆战一师全歼在长津湖,就在此仗。
装备碾压,遗憾错过
不得不说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于另外一个国家,那么一旦发起战争,落后的科技就需要无数的人民去填。我国志愿军当时就是这样的一个处境,此时,我军已经将美军退路彻底堵死在了水门桥,只要把桥炸断,美军就彻底没了退路,吃掉美陆战一师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
随后,我军多次派遣敢死队炸毁水门桥,但均未伤及桥墩。每次炸毁后,美军都会及时修筑,继续撤退,我军对此非常着急。于是,为了防止美军持续修桥,我军干脆连桥墩子一起给炸了。没了桥基,美军工兵无论如何也无法修筑。
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想法还是太天真了。当我军炸毁桥基后,美国立马在日本订购了8套m-2钢梁,硬生生在没有桥基的水门桥上搭建起了自己的生命通道。我军对此实在无可奈何,高科技的力量,是我军此时最薄弱的,最终无奈放跑了美陆战一师。
![]()
虽然没能全歼美陆战一师,但是我军已经彻底地将美军打服了,以至于美军老兵在后来回忆长津湖战役时,都是非常恐惧的。但同样的,长津湖战役对于我军来说,伤亡也是惨痛的,其中非战斗减员占比总体伤亡百分之40左右。
从这个伤亡占比上,就能看出长津湖地区的战役到底有多么残酷。那些鲜活的生命,终日趴在雪窝之中,当冲锋号响起,他们却再也没能醒来。
![]()
结语
中国人民的意志力是美国无法想象的,这是我们为什么赢得抗美援朝战争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还记得冰雕连中一位战士的遗书是这样写的:“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句遗言令人动容,那些可爱的志愿军将士,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最终,朝鲜战场上,我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让全世界看到了新中国到底有多么强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