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6 岁的王麒诚带着妻子吴艳,以 245 亿身价直接冲上 80 后富豪榜榜首,把张一鸣、汪滔、陈欧这些当时的风云人物都甩在了身后。
谁能想到,15 年前的他还是个连买房都要靠借钱的浙江穷小子,用他自己的话说 “祖上三代都是穷苦人”。从 21 岁靠一笔生意狂赚 100 万,到 32 岁把公司做到上市,王麒诚的发家史里,藏着太多普通人学不来的狠劲和运气。
![]()
1980年出生的王麒诚,打小就体会过没钱的苦。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他一个人在家早早学会了独立,可真正让他下定决心 “赚大钱” 的,是 1993 年的一件事。
那年杭州人买房热情高涨,他父母也想凑钱买套房子,可算来算去还差 3 万。要知道,当时大家月工资也就两三百,3 万可不是小数目。父母只能厚着脸皮找熟人借,却遭了不少白眼和冷嘲热讽。看着父母委屈的样子,王麒诚心里憋着一股劲:必须好好读书,将来让家里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
后来他没让人失望,考上了浙江大学,选了工商管理专业。别的同学在大学里逃课打游戏的时候,王麒诚早就把校园当成了 “练兵场”。大二那年,他当上了学生会实践部部长,专门负责给学校活动拉赞助。
这活儿听着简单,实则最考验人 , 人家凭啥给你钱?全靠一张嘴和个人魅力。王麒诚没怵,反而在这个过程里摸透了市场规则,还攒下了不少人脉。现在总有人说 “人脉是虚的”,可对王麒诚来说,这笔人脉后来直接帮他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
当时他认识了做光纤收发器生意的孙凡,这东西在当年是新鲜玩意儿,网速比普通宽带快几十倍,就是知道的人少。
王麒诚一眼看出这是个机会,立马从孙凡那拿到代理权,然后揣着设备跑遍了浙江。最后在丽水,有个运营商愿意试试,他赶紧回杭州把设备高价卖了出去。就这么折腾了 8 个月,21 岁的王麒诚,还没读完大二,就到手 100 万。这在当年,相当于普通人数十年的工资,王麒诚的眼光和行动力,确实比同龄人快了不止一步。
更关键的是,他在大学里还抓牢了另一个 “宝藏”, 后来的妻子吴艳。吴艳比他小一岁,也是浙大的,学传媒的她长得漂亮、气质好,身边追求者不少,可她偏偏看中了王麒诚身上那股 “想干事” 的劲儿。两人成了校园情侣,而吴艳后来给王麒诚的帮助,远比想象中更重要。有人说 “王麒诚娶对了人”,这话一点不假,吴艳可不是只会站在背后的花瓶,她是王麒诚创业路上的 “关键合伙人”。
![]()
2003 年王麒诚毕业,手里有 100 万,心里想着开公司创业。可创业光有钱不行,还得有人脉和技术。人脉他有,可技术这块是短板 , 他学工商管理的,没掌握核心技术,想挖个靠谱的工程师比登天还难。
就在他犯愁的时候,吴艳出手了。当时吴艳在浙江电视台实习,还准备考研,凭借自己的关系,硬是帮王麒诚拉来了一位硕士技术工程师。就这一下,王麒诚创业的 “最后一块拼图” 齐了。
同年,王麒诚出资 100 万,拉来人脉蔡福益出资 400 万,成立了汉鼎发展公司,也就是后来汉鼎宇佑的前身。公司初期做互联网服务、电信增值服务这些,靠的就是王麒诚的光纤代理资源、吴艳找来的技术人才,还有他自己考的工程师证。不得不说,王麒诚很懂 “借势”,知道把手里的资源都用在刀刃上。后来华润地产看中了他们的潜力,投了一笔钱,公司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
![]()
可公司发展路上,还藏着个 “隐患”, 蔡福益占股 67%,话语权比王麒诚还大。王麒诚想注资稀释股权,蔡福益立马跟着加钱,始终压他一头。直到 2006 年,吴艳研究生毕业,直接自掏腰包 400 万投进公司,之后三年更是每年砸上千万,到 2009 年,吴艳个人出资高达 4050 万,占了总注册资金的近七成。
2010 年,汉鼎的董事长换成了吴艳,夫妻俩才算真正把公司攥在了自己手里。这波操作,既看出了吴艳的魄力,也暴露了早期创业 “股权分配” 的坑 , 王麒诚当初为了拉投资,让别人占了大头,若不是吴艳出手,后续能不能掌控公司还真不好说。
掌控公司后,王麒诚才算放开了手脚。2012 年,汉鼎在深圳上市,市值一下冲到 16 亿。上市当天,王麒诚放话 “三年之内,公司市值必达 100 亿”。当时不少人觉得他吹牛,可他还真做到了,甚至做得更好。
2013 年,他盯上了移动互联网 O2O 模式,全力投入后,当年就覆盖了 30 座城市、20 多万商家,年营业额飙到 400 亿。2014 年,他直接冲进世界十大 80 后富豪榜单,2015 年身价就破了 200 亿,2016 年更是登顶 80 后富豪榜,把一众大佬甩在身后。
![]()
可巅峰之后,王麒诚却有点 “飘” 了。2016 年,他和吴艳成立娱乐公司,签约艺人、拍电影综艺,连周迅、周润发都合作过;王麒诚自己则跑去投资体育、游戏,甚至还多次公开 “表白” 孙杨,活脱脱像个追星族。
看似多元化发展,实则把公司资源分得太散 , 做科技的跑去搞娱乐,精力和资金都跟不上,结果到 2022 年,夫妻俩的身价缩水到 200 亿。这也给所有创业者提了个醒:多元化不是乱花钱,主业没扎稳就盲目扩张,早晚要栽跟头。
现在回头看王麒诚的发家史,有人说他运气好,遇到了光纤普及的风口,娶到了能帮衬的妻子;也有人说他能力强,从拉赞助到做公司,每一步都踩得很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抓住了时代的机会,也懂得利用身边的资源。但更关键的是,他和吴艳的 “夫妻档” 配合 , 王麒诚敢闯敢拼,吴艳稳扎稳打,一个抓方向,一个补短板,这种相互扶持的模式,比单打独斗强太多。
![]()
不过话说回来,王麒诚的成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复制。他的狠劲、眼光,还有关键时刻的决断力,不是光靠 “羡慕” 就能学来的。但有一点值得借鉴:创业路上,选对合伙人很重要,而最好的合伙人,或许就是那个能和你并肩作战、彼此成就的人。王麒诚靠自己的能力敲开了财富大门,而吴艳,则帮他把这扇门推得更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