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姑苏区以“四季姑苏桂香满城”为主题举办了一场非遗特展。活动由姑苏区教体文旅委联合苏州苏作馆有限公司、姑苏区非遗保护联合会及姑苏桥文人面馆共同推出,以苏州市花“桂花”为媒,依托其友好、吉祥、幸福的美好寓意,集中展出缂丝、苏绣、金银细工等一批以桂花为主题的非遗艺术作品,吸引诸多市民游客驻足流连。
![]()
非遗特展以“天工织金缕”“方寸载秋光”“至味凝秋芳”三大主题,将缂丝、苏绣、金银细工、桃花坞木版年画等桂花主题非遗珍品,桂花苏式糕点、桂花红茶等清供茶点,与铜炉、牙雕等清供雅器巧妙陈设,诠释“不时不食”的苏式生活哲学。一位外国大使在参观时赞叹:“苏州非常美丽,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
![]()
在此次进博会上,姑苏非遗以多元创新形态,持续扩大其国际“朋友圈”。缂丝《一支金桂团扇》、金桂盘扣胸针、蟾宫折桂耳环……多款非遗衍生品凭借细腻苏工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些源于生活灵感的非遗衍生品,在恪守技艺本源的同时,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展现出非遗在功能、审美与用户群体方面的现代化探索。
![]()
近年来,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积极塑造文化IP,推动“非遗出海”,苏作精粹已走进美、日、法、意、沙特等多国。今年以来,姑苏区深度融合古城文旅与人文底蕴,通过打造“花卉+非遗”IP,构建起可观赏、可沉浸、可传承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今夏,荷花在文化的加持下成为姑苏的鲜活名片。“荷诞日”通过深度演绎荷花文化,以快闪、互动与非遗共创,让古典美学重焕生机,带动苏南花卉中心荷花日销量增长超40%。与此同时,在深度挖掘新一批非遗资源的基础上,联合非遗保护单位开发承袭“不时不食”苏式生活理念的荷花宴,助力部分餐饮企业销量实现200%爆发式增长。此外,姑苏区又持续拓展花卉文化的表达场域,从为花艺师与爱好者专业培训,到为东、西山花农公益教学,再到公益助农让“荷香”飘进“苏超”赛场,展现出强劲的拉动力与辐射力。金秋,姑苏区又以文化赋能文商旅农融合,户外吴语情景剧《八月桂花香》融合策展、场景与公共参与;“食味金秋”桂花美食榜成为品味苏州的时令指南;花卉主题城市礼物以中式美学传递文化自信。
当前,非遗正以更多元形态深度融入当代生活。苏式面点保护单位姑苏桥超越传统餐饮功能,承办的“四季姑苏·桂香雅集”以多感官苏式美学重塑餐饮体验;衣锦媚行凭借花丝、嵌宝等金银细工技艺打造的凤凰胸针,销售亮眼并成功跨界影视;虎丘茶厂遵循三花茶窨制技艺推出的桂花碧螺春,线上销量火爆,其“三花茶”获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如今的姑苏非遗,已从文化交流的使者,演进为引领消费的社交热点与产业新动能,生动诠释着人文经济中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路径。
以花为媒、以文促商,姑苏区今年成功打造了“荷你相约”“桂香满城”等系列品牌,塑造出“花卉+苏式生活”的多元消费场景,将四季风物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苏式生活体验,为“赏花经济”注入持续动力,开辟了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姑苏路径。
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副主任杜琴表示,未来将以进博会为国际窗口,以花卉经济为纽带,持续提升非遗的市场价值、情感价值与体验价值,通过活态传承与文商旅深度融合,全方位展现姑苏文化的厚度、文旅产业的广度与品牌建设的高度,彰显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得益彰,让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华。
(编辑:晚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