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单方面制作解除劳动合同书,员工未亲自签字却已实际离职,双方劳动关系是否算正式解除?签字真伪如何认定?员工能否再主张经济补偿?
通过河南高院这起典型案例,了解劳动关系解除的关键法律要点。
基本案情
周某与某咨询公司因劳动关系解除产生纠纷。公司提交了两份《解除劳动合同书》,证明双方于2022年8月20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周某坚称从未签字,文件系公司伪造,并主张公司应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加班费等共计数十万元。
争议焦点
- 《解除劳动合同书》上的签字是否真实?
- 协商一致解除后,员工能否再主张经济补偿?
- 工资标准、加班费、年休假工资如何认定?
证据攻防战
周某为证明签字系伪造,提交了多项证据:
- 行程车票:证明签字当日自己正在返家途中,不在深圳
- 微信记录:显示签字日后公司才首次发送相关文件
- 资质质疑:质疑鉴定机构不具备笔墨痕迹鉴定资质
- 报案材料:指控公司私刻其签名章
公司则提交了:
- 司法鉴定意见:证明签名字迹与周某样本一致
- 工资结算单:证明已支付包含经济补偿的结清款
- 微信记录:显示周某认可16000元月薪标准
法院裁判结果
- 司法鉴定认定签字真实:经专业机构鉴定,2022年8月20日《解除劳动合同书》上“周某”签名为真
- 协商解除不支付赔偿金:既然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公司无需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 工资标准按实际履行认定:周某未对微信约定的16000元月薪提出异议,视为认可
- 加班主张证据不足:缺勤天数大于加班天数,不支持加班费请求
- 补偿款已包含在结算中:52000元结清款含经济补偿,周某无证据反驳
实务启示
- 签字务必谨慎:劳动关系文件签字前务必仔细阅读,一旦签字往往视为认可内容
- 协商解除是双刃剑:员工作为乙方同意协商解除后,再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很难获支持
- 工资标准要及时确认: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薪资标准有异议应及时提出,沉默可能被视为认可
- 加班证据要完整:仅有打卡记录不足为证,需结合工作内容、审批记录等形成证据链
- 社保诉求需一并提出:一审未主张的社保补缴请求,再审阶段提出不被审查
结语
本案提醒劳动者:签字无小事,尤其是在解除劳动关系文件上签字,可能意味着对自身重大权利的处分。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规范用工管理,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
法律依据
- 《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第46条:协商一致解除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案号:(2025)豫民申2960号
我是劳动法课代表,关注我,每天学习劳动法知识,让用工更规范,维权更精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