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下,北京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布了《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了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的具体目标。《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为未来零碳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在当前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如何统筹城市更新经济目标与节能降碳社会目标,使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行业人员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老旧楼宇近零碳改造案例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宅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市重点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城市更新中既有建筑低碳化改造技术,2023年6月立项重大创新研发项目《既有建筑低碳转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并落地实施北京首例建筑低碳化改造示范项目天铭大厦改造。
![]()
项目外景(效果图)
本次改造涉及两个项目,天铭大厦1号楼(A座)地上6层,总建筑面积7 041.6 ㎡,天铭大厦10号楼(B座)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2 590.4 ㎡。
两座楼宇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始建于1999年,地理位置优越,现均为快捷酒店,品质无法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项目经济收益甚微。同时项目运行能耗过高,由于供能设备系统老化、无新风系统,室内舒适度较差。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盘活存量资产,结合项目后期运营需求,本项目改造目标定位为主题酒店(A座)和共享办公(B座)。通过低碳节能改造,实现老楼的焕新,打造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建筑低碳节能改造策略。
零碳设计,集成多种节能技术手段
![]()
天铭大厦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是住总集团精心打造的首个近零碳商用建筑。该项目建成于1992年,建筑面积9632平方米,系典型低效既有建筑。本次更新改造,通过应用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近零碳建筑目标。同时结合低碳建材、装配式装修、绿色施工和全过程BIM技术,探索适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从诊断、设计、研发、施工和运维建筑全生命期的可复制技术策略,解决老旧楼宇能耗高、品质低、运营费用高等难题,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套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体系,助力建筑节能降碳和城市更新国家战略。
项目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近零碳建筑设计,基本原则: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合理利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同时,一个好建筑,必须是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精细化运维。本项目搭建低碳管理平台,可以做到能碳双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设备系统智能调节、物业管理便捷、安全管理保障等。
项目同时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近零碳建筑标准、碳中和金级、绿色建筑二星(改造)等多项技术标准,获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碳建筑认证、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能耗建筑认证、住房城乡建设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二星、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碳中和建筑评价导则》金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碳建筑控制指标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示范工程、德国能源署中德零碳运营建筑等标准。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京首个老旧楼宇近零碳建筑改造项目。通过预测分析,天铭大厦A座年节碳量179 t,节碳率为52%,天铭大厦B座年节碳量40.5 t,节碳率为53%,减碳效果相当于植树2.1万棵,节碳效果显著。项目打造了一套可复制的既有建筑低碳节能改造技术路线,助力城市更新和节能降碳目标实现。
功能互补,共创商业、办公、公寓新体验
在消费低迷的经济背景下,众多商业项目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设计明确了改造的核心目标:创造一个深受大众喜爱,同时又能够吸引人流的商业空间。通过增加室外楼梯、平台等室外交流空间,形成内外空间的交互联动,提升经济效益的全新运营空间。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如何实现一个“既叫好又叫座”的更新改造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改变既有建筑的外观和功能,更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其物业价值,让整个项目重新焕发活力。
分级重塑,营造适宜的城市风景
在设计中,实施了不同级别的立面改造策略,以确保项目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平衡。项目北立面,作为沿街的主要展示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展示条件,因此被划定为一级改造立面,使其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项目南立面及侧立面位于背街面,虽然视觉展示的重要性略低,但同样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将这些立面划分为二级改造立面。在处理上,我们采取统一化、规整化的策略,旨在实现整体美观的同时,也能有效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空间交互,提升多元运营活力
秉持“重点部位重点改造”的原则,对主要出入口、建筑转角等关键位置进行精心打造,确保每一分投入都物超所值。同时,我们也注重整体效果的和谐与统一。商业立面、建筑标准段立面等将进行统一化处理,去繁留简,减少不必要的构件种类,从而在保持美观大方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造价,实现经济效益与审美价值的双重提升。同时还考虑了屋顶空间的充分利用,营造出多元业态的消费场景。
![]()
项目内景(效果图)
素材来源:《建筑》2024年第6期
作 者: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钱嘉宏
编 辑:王玉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