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海波
首发 | 芳华青年
【芳华青年】—— 聚焦时代脉搏,解码青年未来! 民生观察 | 财经透视 | 数字浪潮。以理性之思剖析社会万象,用青年视角对话时代议题,这里既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温度,也有商海浮沉的洞见锋芒。做您数字时代里「懂政策·明趋势·有态度」的成长伙伴!
真正的逆袭从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把日复一日的坚持,熬成照亮前路的光。
全网 5000 万粉丝、年入千万,卢克文凭中专学历活成 “逆袭爽文主角”;神秘到无人知其真名,九边一边坐镇大厂高管,一边兼职自媒体,用细腻文字征服千万读者。
同样是现象级自媒体顶流,一个靠宏大叙事点燃热血,一个用家常小事治愈人心,他们的崛起路径里,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底层逻辑?
今天我们简单聊一聊这两个自媒体大V。
卢克文是自媒体时代现象级的大V,全网粉丝超过五千万,不仅粉丝量大,收入也很高,据说轻轻松松年入5000万。
按照这个粉丝量和收入比例,相当于每个粉丝贡献一块钱,就轻松实现了财务自由。
九边,也是当下图文媒体赛道里的名人,不过和卢克文不同的是,九边很显然是一个昵称,真名叫什么,姓甚名谁,很少有人知道。
知名度虽然很高,粉丝量也很高,但是九边这个人,全网都很少有他的个人信息,神秘感十足。
早些年的时候,九边混迹于微博,后来各平台的媒体号起来后,就转战公众号和头条,一下子也收获了很多的粉丝。
两个人起家的方式其实大同小异。
卢克文的学历不高,据说是中专学历,刚开始只是南方小厂里面的一名打工仔,所以很多人说卢克文是“中专生的爽文逆袭人生”。
但你要真信了这样的鬼话就上当了,其实,卢克文虽然名字“克文”,可实际上,他一点也不克文学,反而非常喜欢文字和文学,从小都有写作的天赋。
即使是在厂里拧螺丝,也没闲着,一直在各大平台创作,不过没成名的时候,都没什么起色。
直到2018年,很多人以为公众号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卢克文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
2018年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表“卡舒吉事件”,没想到一下获得上千人的点赞,并且广为传颂,很多人转载。
接着这个机会,有着超高商业头脑的卢克文,立马成立工作室,开始搞自媒体,承接泼天流量。
2019年《文在寅的复仇》单篇吸粉20万,开启爆款之路。
爆火以后,卢克文找到了自己的财富密码,将内容创作发展为规模化产业。
他成立工作室,通过公众号广告、知识付费、抖音等多渠道变现。有分析指出,卢克文工作室正成为“有组织、有纪律、可持续性的公司”,2024年总收入据称突破5000万元。
所以你看,任何的成功背后,都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量变达成质变。
再看九边,其实经历也是类似的。
九边刚开始的阵地是在论坛和微博,2019年才注册微信公众号的,比卢克文还晚一年,但是不妨碍他日后成为另一种现象级的大V。
公开资料显示,九边1985年生于山西,通过高考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成为典型“小镇做题家”。
毕业后入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从程序员晋升至技术主管,积累了对科技产业与经济运行的底层认知,这为他后期的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4年因部门调整暂闲,以网名“量子纠缠烤薯”在天涯论坛发文。首篇爆款《用运维思维看苏联崩溃》将政治事件类比系统崩溃(如“政治局=服务器集群”“五年计划=系统日志”),三日点击破300万,引发《环球时报》争议性评论。
然后到了2015年,他的文章《从年夜饭看民生变迁》对比县城20年消费升级,被国家统计局转载,引发“以偏概全”争论,智利水果商借此开展促销。
在这之前,他都是混迹于论坛,但对着论坛的凋零,九边也不得不转移阵地,于是2016年改名“九边”,并转战微博。然后到公众号和头条,开启“爽文人生”。
虽然两个人成名的方式相似,但是文章的风格却不一样。
卢克文喜欢宏大叙事,文字比较朴实,就像当面和你聊天一样,即使是小学文化,也能看懂天下波橘云诡,看完就觉得热血沸腾,内心有一种翻江倒海的涌动。
![]()
但是九边就不一样,好像涓涓细流,细微之事,娓娓道来。聊得都是日常琐事,打工人关心的家常事,但是文字却比较细腻。看完会让人陷入忧郁的思绪中。
尤其是去年6月份他在公众号上写了《高考也就那样》停更半年后,这种风格更明显。
其实,了解的人或许知道,九边刚开始也适合卢克文一样,写宏大叙事,聊西方政治,还有各国经济,他早些年甚至还出了一本书叫做《西方博弈往事》,专门写西方各国的宏大叙事。
但是停更以后,整个人的风格就变了,只说家常小事。以前大家觉得,神秘莫测的九边涉猎颇广,经济、历史、国际政治什么都能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佛说家常事,智者谈日常。”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会刻意追求宏大,而是能在平凡琐事中见真章。
经历过风雨的人,大多数都是春风拂面的,都是细水长流的,普通人过日子,哪里那么多宏大叙事啊?
俄乌冲突也好,美日同盟也罢,这些东西或者和我们有点关系,但是不影响大家该上班还是要去上班、该找工作还是要找工作。
能影响到的范围很小,与其牵肠挂肚的讨论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天边事,倒不如多关心关心身边人,关注一下自己的生活。
当然,也并不是说卢克文那种宏大叙事不好,也是有用的,就像抖音上面那么多婀娜多姿的美女,至少能为打工人编织一场美妙的网,装上很多人不可企及的梦。
人有时候,活在这样虚无缥缈的梦里,翻到少了很多的痛苦,这样一想,娱乐平台也是有意义的。
![]()
不过,大多数人,其实终其一生,能把自己的日子过明白了,就很不容易,就像九边曾经写过一篇短片说的一样:
以前做业余野生自媒体,总是莫名把自己带入决策者的角度,甚至有时候产生一种自己在下棋的感觉,所以大家看我挥斥方道什么的,年轻时候的中二病,也正常。那时候最喜欢的视频就是各种分析国际局势,很带劲很上头。
这两年重新认识自己了,就跟我上午在徐霞客的帖子里说,知道自己成不了王侯将相,如果真生在战乱年代,那也不是徐达常遇春,而是被抓的壮丁,是无定河边的枯骨。
一旦意识到自己终究只是个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什么棋手而是骑手,对那些国际纵横什么的就没那么大兴趣了,只想安安稳稳过完这一生,也就开始关注身边的世界。此外现在最喜欢的视频也变成了各种徒步和爬山,幻想有天退休能去大理、三亚或者喀什躺着,公司是四十五岁退休,也快了。
所以没啥变化,就是年龄大了,就跟当年明月似的,他写到最后一本,也意识到自己终究不是常遇春,更不是王侯将相,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徐霞客,尽量多做些喜欢做的事,也就够了。
而这种觉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类似的。
所以你看,做自媒体的底层逻辑就是在自己拿手的领域,真诚输出对别人有用的知识。
多一点坦诚,少一些套路。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认清自己的平凡,却依然热爱生活;接受世界的多元,更懂得坚守自我。
生活的真相,不在天边,而在身边。处理好眼前的苟且,本身就是在为诗和远方铺路。
作者:互联网资深运营海波,百度运营师,阿里达摩院人工智能训练师,长期提供广告推广策划、网站建设、广告软文、文案、AI咨询、公司自媒体内刊等的代写作以及互联网运营、推广相关代运营。公众号:芳华青年。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做分享交流,无任何商业目的和行为,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AI引导未来,有关AI ,有关DeepSeek,有关写作等,有兴趣探讨的朋友欢迎加我私人微信学习交流:feihongya1(添加请备注说明)【云海观星】—— 云海无界看天下,观星有方新视界。财经·互联网·AI·科技,做您数字时代的引路人,点击名片关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