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当金秋的阳光穿过大别山层层叠叠的竹海,在佛子岭水库洒下粼粼波光,11月4日,第四届迎驾文学笔会在霍山如期启幕。陈彦、梁晓声、刘醒龙、叶兆言等文坛大家与安徽青年作家共聚一堂,共赴这场文学之约。
从2000年首届笔会起步,到今年第四届笔会的召开,这场跨越二十五载的文学盛会,已在大别山深处扎下了根,绽放出独特的人文光彩。
一届笔会,打造了安徽文学的“金字招牌”
2000年10月,第一届迎驾文学笔会成功举办,由曾任文化部部长的作家王蒙带队,鲁彦周、邓友梅、张贤亮、邵燕祥等20多位中国文学名家齐聚安徽,这一创举在当时中国文坛影响广泛。
安徽地产风物宏富,包括酒在内,自古便是文人雅客聚会时不可或缺之物。一千多年前,文学大家欧阳修担任滁州知州时就在琅琊山上的醉翁亭聚会,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叶兆言2017年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他连续三次参加迎驾文学笔会的故事。在文章中他感慨,“作家再牛,也是十分寂寞的个体,没有迎驾酒厂,不会有这样的文人雅聚。”当时叶兆言自称“三朝元老”,本届笔会他再度应邀前来,成为唯一一名“四朝元老”。
安徽省文联主席陈先发告诉记者,迎驾文学笔会是安徽省乃至全国较早举办的文学类型笔会,一出现便不同凡响。笔会自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王蒙、蒋子龙、张贤亮、韩少功、鲁彦周、苏童等60多位文坛领军人物、文学大家助阵,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交流平台。举办迎驾文学笔会,是开展采风创作、增进交流、促进地方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持续多年举办,是为了更好地接续打造和擦亮这一文学品牌和交流平台,凝聚强大文学力量,推动安徽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四届笔会跨越了四分之一个世纪,这场持续不断的文学之约,已深深嵌入安徽的文化肌理,成为了一个鲜明的文化地标。
一场对话,给安徽青年作家上了一堂“写作课”
本届笔会的“重头戏”无疑是“文学皖军对话中国文学名家专场”的举行,来自安徽文坛15名青年作家获得了一次与文学大家面对面沟通的难得机遇。在座谈会上,他们围绕生活与创作、时代机遇与个人坚守等话题,展开活跃而深刻的思想碰撞。
“青年作家在创作中如何超越‘个人困境’?”这是安徽青年作家夏群提出的问题。如何将个人与时代做更紧密的联系,从而拓展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成为了困扰她的创作瓶颈。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以“乡土文学”为例,用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创作经历回答了这个提问。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四十年,安徽宿州农村成为小说《大地》的创作背景,这部小说也获得了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写作要做好深入的田野调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但一定需要做最深邃的洞穿,哪怕是邮票大小的地方,只要洞穿了,就能写出好的东西。”陈彦告诉夏群。
如何看待作家的“时代红利”,如何做好文学的坚守,怎么处理好作品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关系……座谈会上,青年作家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都得到了文学名家们的耐心解答,让年轻人们受益匪浅。
“老师们的回答对我有深刻启发,通过这次座谈会,我感受到了名家知识储备与文学修养的深厚功底,他们看人、看时代、看世界的角度和深度,是需要我们深度学习的。”会后,夏群深有感触,“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笔会,既领略了霍山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更多的是收获了文学之美。”
陈先发告诉记者,通过这样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交流平台,营造了比较浓厚的文学发展氛围,增强了文学发展的活力,促进了文学皖军尤其是青年作家与文学名家的交流,拓展了青年作家创作视野、更好地树立“大文学观”。
一粒种子,让文学在这片土地扎根
除了文学交流,本次笔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文学名家走进基层采风,与学生和群众互动。
在佛子岭中心学校,之前书本上的作家姓名变成了眼前的真实身影,这让孩子们激动不已。作家们一边提笔为孩子们签名,一边勉励孩子们多读好书。“我之前就听说过作家们的名字,今天不仅看到了本人,还给我签名,我很激动。”八年级学生夏美莲说。
4日下午,在霍山县春风街的广场上,文学名家打卡活动在这里举行,闻讯而来的文学爱好者们早早聚集在此,等待作家为自己签名。
霍山本地作家王芳带着一张泛黄的相片找到了著名作家梁晓声。1994年元月,北京创作年会召开,当时还在上高三的王芳参加了这次年会,获得了青年组一等奖,正是梁晓声给她颁奖。时至今日,梁晓声还记得这位来自安徽的清秀小姑娘,并欣然提笔在相片背后为王芳签名。
六安既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一块发展沃土,在佛子岭水库、春风小镇、霍山六万情峡等地,处处留下了名家们的足迹。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是六安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革命年代这里走出了红军队伍,在解放后这里修建了宏伟的水库,在新时代这里经济发展迅速,这段历史为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应该讲好这里的故事。”
“当看着梁晓声等名家走进佛子岭中心学校,握着孩子们的手叮嘱 ‘常读好书’;看着本地作家王芳与 31 年前颁奖的偶像重逢落泪;见证着青年作者围坐请教时眼里的光……这次迎驾文学笔会带来的温暖与触动就在眼前。”六安市文联办公室主任张宏舟说,“他们把六安的山水人文装进创作素材袋,这不仅让更多人听见了六安的故事,更让文学的种子在这片土地扎了更深的根。”
(记者 苏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