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老病死、远方与周遭的纷扰喧嚣、电子媒体与人工智能的全面兴盛,乃至日常琐事,阅读能给予我们什么?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将七十余年的人生编织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漫游。
在《想象的生活:与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对谈》(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访谈书系)这本谈话录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理想读者”居无定所的童年、流动的身份、所受到的多元文化熏陶、与他终生相伴的作家及作品、他的传奇私人图书馆……曼古埃尔的人生是与书籍绵延不绝的对话,他在阅读中认识自我与世界,一生致力于为书籍、为阅读写作,将文学给予他的馈赠与全世界读者分享。
![]()
《想象的生活》是瑞士知名文化记者西格林德·盖泽尔与享誉国际的作家、藏书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对谈。
十六岁时,曼古埃尔成为失明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朗读者,从2016年到2018年担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个职位在数十年前属于博尔赫斯。曼古埃尔凭借畅销书《阅读史》——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但他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读者,其私人藏书超四万册。
曼古埃尔在访谈中诚恳地谈起自己流动的身份及多元文化背景:他是土生土长的阿根廷人,曾在以色列、塔希提岛和纽约等地生活,如今拥有加拿大国籍;他是犹太人,由一位德国-捷克籍保姆抚养长大,她让他接触到了德国文化与文学,而他的父母说西班牙语。他讲述了他与父母的家乡阿根廷之间的矛盾关系、对他影响至深的作家及作品、他如何建立并失去位于法国蒙迪翁的传奇图书馆、他在中风后如何重新获得说话能力,还有制作玩偶的爱好。
关于这本书的完成过程,作者西格林德·盖泽尔如实记录道: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最初与我约定在2020年5月于苏黎世见面,然而疫情使得所有出行计划搁浅。于是,从那年4月起,我们开启了线上交谈。纽约,上午九点,阿尔维托在他的办公桌前;另一头是我,下午三点,在柏林。对话的推进过程中,阿尔维托两度迁居。……在夏季到来之前,他和克雷格·斯蒂芬森前往蒙特利尔,接着,9月又前往里斯本。里斯本市市长为曼古埃尔传奇般的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家园。
阅读此书就会感受到曼古埃尔在谈话中,以迷人的方式和启发性的语言展现了他的博闻强识、他对阅读的热爱,以及阅读对他人生的塑造。一如《经济学人》给予的高度赞誉:“阅读曼古埃尔就像与一位智慧而博学的朋友在城市中漫步,或者一起享受一顿悠闲的晚餐。”(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