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11月2日起,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逐步积累,出现一次区域性污染过程。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提前部署调度全市城管执法部门,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查处大气污染类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1月5日晚,北京全市城管执法部门集中开展施工工地夜查行动。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对丰台、石景山等区的施工工地进行抽查,大部分施工方能够做到裸露土方苫盖,仔细清洗驶出的运输车辆,但仍有个别工地存在漏洞。
在丰台区园博大道西侧的一处住宅楼项目,执法人员发现工地正在施工,但满地的渣土和砂石料没有任何苫盖,两辆负责渣土清运的车辆挂的是外埠号牌。经现场询问,工地为了抢工期省费用,违反北京市规定擅自雇用外地车辆向外省市消纳建筑垃圾,被执法人员当场制止。而在石景山区康怡路的一处开发项目内,部分土方存在苫盖不严的情况,工地门口因清扫不彻底留有不少沙土和车轮印。
根据《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内主要道路和物料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对其他场地进行覆盖或者临时绿化,对土方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或者固化措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出口处应当设置冲洗车辆设施,施工车辆经除泥、冲洗后方能驶出工地,不得带泥上路行驶。
当晚,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工地285个,发现土方未采取覆盖措施、建筑垃圾违规运输等违规行为42起。针对发现的问题,城管执法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同时指导施工单位做好问题整改,合法合规施工。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消息,11月5日,北京受低压系统控制,扩散条件维持不利。最新预报显示,11月6日至7日,北京空气质量将有所好转,9日彻底改善。
据介绍,为应对此次污染过程,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提前部署调度,强化对施工扬尘、道路遗撒等影响大气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监管,全链条查处建筑垃圾在产生、运输、消纳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建筑垃圾运输高峰时段,加大夜间执法力度,紧盯源头,指导建设及施工企业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今年截至10月底,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已查处大气污染类违法行为16693起,其中建筑垃圾及泄漏遗撒类问题12468起、施工现场类问题2785起、露天烧烤及露天焚烧类问题1440起。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杨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