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的鄱阳湖,芦苇摇曳、万鸟翔集,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11月5日,在第四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即将启幕之际,2025年“江西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启动仪式在“中国候鸟小镇”——永修县吴城镇举行。
永修,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关键节点,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境内482平方公里湿地资源位居全省前列,77.71%的湿地保护率与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的修河干流水质,共同构筑起野生动物的“宜居天堂”。
数据显示,该县已监测到野生鸟类3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75种(一级16种、二级59种),今年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筑巢繁殖,填补了江西鸟类研究的空白。
![]()
东方白鹳栖息吴城鄱阳湖树上。王小龙摄
“面对珍贵的生态家底,我们始终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全力守护生态屏障。”永修县委书记秦岭在启动仪式上介绍,该县坚持“不破坏一寸湿地、不惊扰一只候鸟”原则,累计投入3600万元完成114个湿地修复项目,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候鸟动态全跟踪,今年已成功救护珍稀候鸟27只。
同时,投资200万元建设“1+N”刺苦草种源基地,破解白鹤天然食物短缺难题;在全省率先推行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理赔模式,为农户挽回损失超30万元,让“人鸟相依”成为现实。
全民参与是保护工作的核心动力,为此,永修县成立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培育150人自然教育队伍,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160余次。此前举办的“跟着白鹤去吴城”融媒体活动,全网曝光量超700万次,有效提升了全民护鸟意识。
以鸟为媒,方能绿富共赢。永修县以5A级景区标准打造吴城候鸟小镇,今年新增星空世界、水上公路水位计等地标景点,形成“四馆、四观鸟点”的多元业态格局,成功获评全国研学旅行基地。
永修还借助半程马拉松、环鄱自行车赛等赛事IP引流,今年以来小镇接待游客突破160万人次,同比增长78%,带动千余户村民转型成为鸟导、民宿经营者等,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永修将以此次宣传月为契机,持续强化生态保护、严格执法监管、深化公众参与,让保护野生动物成为全民自觉行动。”秦岭表示,第四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将于12月6日在永修盛大启幕,诚邀各界人士走进吴城候鸟小镇,共赴万鸟齐飞、鸟浪翻涌的生态之约,感受“鹤舞鄱湖、人鸟共生”的独特魅力。(李攀攀、郑文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