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睿捷 通讯员:罗瑶
近日,随着秋冬季节转换,气温波动较大,因长期咳嗽、胸闷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令人意外的是,许多自认为“心脏不好”或“感冒后遗症”的患者,最终被诊断为不典型哮喘。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病医院专家提醒,哮喘并非都以“喘息”为特征,其表现极具隐匿性,需提高识别能力。
![]()
45岁的刘先生(化名)身体一向强健,近两个月来却被夜间反复发作的胸闷感到困扰,总感觉“差一口气”,严重影响睡眠与白天的精神状态。他一度怀疑是心脏出了问题,为此辗转多家医院,接受了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乃至胸部CTA等一系列检查,结果却均显示“未见异常”。最终,在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病医院,医生通过细致检查发现了关键线索: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呼气一氧化氮检测值高达45ppb(正常值小于25 ppb),提示气道存在炎症。随后的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阳性,终于揭开了“胸闷变异性哮喘”的真面目。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刘先生的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22岁的李女士(化名)则被一场持续一个月的咳嗽困扰,自服感冒药后毫无效果,尤其痛苦的是夜里常因咳嗽和憋醒而无法安睡。在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病医院,接诊的副主任医师钟金男听诊发现其双肺有散在哮鸣音。进一步询问得知,她本人长期受过敏性鼻炎和湿疹困扰,且有明确的哮喘家族史。最终,李女士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钟金男指出,大家对哮喘的认知多停留在“反复喘息、呼吸困难”上,但实际上,哮喘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表现形式多样。“像刘先生这样,仅表现为慢性胸闷,而听不到典型哮鸣音的,被称为胸闷变异性哮喘;而像李女士这样,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则很可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这两种都属于不典型哮喘,极具隐匿性和迷惑性,非常容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心脏病等。”钟金男医生解释道。
秋冬季节冷空气刺激、病毒流行,更是这类隐匿哮喘的高发诱因。钟金男医生强调,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超过一个月)、夜间加重胸闷、在特定环境(如接触冷空气、过敏原)下出现的呼吸道症状,且常规治疗无效时,应高度警惕哮喘的可能,并及时前往呼吸专科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