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浙江7岁男孩总是流鼻血,吓坏妈妈!每3个孩子就有1个中招,常被误诊

0
分享至

“李主任,孩子近几个月经常流鼻血,我怕是血液病,可血常规查了没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近日,在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耳鼻咽喉科诊室,7岁男孩小宇的妈妈焦急地向李勇主任求助。让她意外的是,检查结果显示,孩子频繁流鼻血的元凶,竟是被忽视的过敏性鼻炎。

“孩子既不打喷嚏也不流鼻涕,怎么会是鼻炎?”面对家长的疑惑,李勇主任解释,有些孩子过敏性鼻炎症状极不典型,超过三成患儿会以“非典型症状”就诊,常被误诊为多动症、哮喘甚至血液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儿童鼻炎频现“伪装者”

三类症状最易被误判

小宇的情况并非个例。李勇主任介绍,上周五上午的门诊,共接诊了40余名患儿,超半数是过敏性鼻炎,其中近三分之一因症状“不典型”被家长带往其他科室就诊。

8岁的男孩浩浩就是典型案例。半年来,浩浩总爱揉鼻子、频繁擤鼻涕,有时还会挤眉弄眼,家长误以为是“多动症”,带他跑遍儿科、心理科,吃了不少调理神经的药,症状却越来越重。“直到孩子揉鼻子时把鼻黏膜揉破出血,家长才想到来耳鼻咽喉科。”李勇主任回忆,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浩浩鼻腔黏膜已严重糜烂,过敏原检测显示对尘螨过敏——所谓的“多动症状”,其实是鼻炎引发的鼻痒所致,用了两周抗组胺药后,孩子的小动作就彻底消失了。

“门诊中,儿童过敏性鼻炎最容易伪装成三类疾病。”李勇主任总结道。除了被误判为多动症,反复咳嗽、清嗓子的患儿,常被家长当作“气管炎”“哮喘”治疗,有的甚至长期雾化吸入药物却不见好转。“这类孩子的咳嗽多是‘鼻后滴漏’引起的,鼻炎导致鼻涕倒流至咽喉,刺激黏膜引发咳嗽,并非下呼吸道问题。”

因此,针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诊断痛点,李勇主任提出“以症状分型诊断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新思路。他表示,传统诊断多依赖病史和发作季节,而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也难以准确描述孩子的症状,导致误诊率居高不下。鼻内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一步。“儿童鼻腔狭小,肉眼无法看清内部情况,广角鼻内镜能深入鼻腔,清晰显示黏膜是否糜烂、肿胀,是否有分泌物倒流,这是避免误诊的核心。”李勇主任说,科室专门为儿童配备了细口径鼻内镜,检查时孩子不适感轻微,几分钟就能完成。

每3个孩子1个过敏

看似小毛病却严重危害孩子健康

“过去十年,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从10%飙升至30%以上,基本每3个孩子就有1个患病。”

为何生活条件好了,孩子过敏却越来越多?李勇主任解释,过去的孩子在户外奔跑玩耍,频繁接触泥土、微生物,免疫系统得到充分锻炼;而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孩子长期待在空调房,接触自然和微生物的机会变少,对过敏原的反应异常敏感,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自然上升。

“过敏性鼻炎看似是‘小毛病’,长期不治疗却会给孩子带来多重伤害。”李勇主任说,首先影响生长发育,鼻塞导致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孩子可能比同龄人矮;同时过敏会影响胃肠道菌群平衡,吸收功能下降,不少患儿面黄肌瘦,眼周还有明显黑眼圈。

其次,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儿因长期不适变得脾气暴躁,影响学习和人际交往。

此外,不少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因为鼻塞,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长期张口呼吸还会形成上颌骨突出、牙齿不齐的“腺样体面容”,颜值损伤不可逆。

过敏性鼻炎不是“吃吃药就好”

需要长期规范管理

“很多家长认为过敏性鼻炎吃点抗过敏药就好,症状一缓解就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李勇主任强调,儿童过敏性鼻炎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管理,盲目用药或擅自停药会加重病情。

在治疗上,李勇主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位一体”诊疗体系:

一是精准避敏,而非盲目忌口。根据过敏反应程度区别对待:反应剧烈的必须严格避免;尘螨等无法避免的过敏原,通过脱敏治疗改善;轻度过敏的可少量尝试,让身体逐渐耐受,实现“自然脱敏”。

二是对症用药,拒绝“一刀切”。针对不同症状类型选择药物,原则是用最少的药达到最佳效果,避免过度治疗。”

三是特异性免疫治疗,实现“对因治愈”。这是目前唯一能针对病因的治疗方式,比如孩子对尘螨过敏,通过3-5年的脱敏治疗,让身体逐渐耐受尘螨,症状可长期控制。

四是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内外兼治。在局部用药和脱敏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抗过敏益生菌调节全身免疫功能。

李勇主任提醒,若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到耳鼻咽喉科排查过敏性鼻炎:

1. 频繁揉鼻子、擤鼻子、挤眉弄眼,排除行为问题后;

2. 反复咳嗽、清嗓子,无发热、喘息,抗生素治疗无效时;

3. 睡眠时打呼噜、张口呼吸,排除腺样体肥大后;

4. 不明原因频繁流鼻血,血常规正常。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关键在精准诊断。”李勇主任强调,家长不要仅凭经验判断孩子的症状,也不要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治疗,规范诊疗不仅能缓解症状,更能避免对孩子生长发育和颜值的长期影响。

杭州市一医院城北院区新开设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和免疫治疗中心,以精准诊疗,为受鼻炎困扰的患者送上专业解决方案。

来源: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陈楠_NB2368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涉嫌煽动足球暴力,诺丁汉森林老板在雅典受审

涉嫌煽动足球暴力,诺丁汉森林老板在雅典受审

懂球帝
2025-11-06 09:06:50
中美达成“大交易”,欧盟不乐意了,要求中方提供同等待遇

中美达成“大交易”,欧盟不乐意了,要求中方提供同等待遇

一口娱乐
2025-11-06 06:22:18
69岁赵本山:每天2包烟,顿顿8两酒,跟生前的杨少华如出一辙

69岁赵本山:每天2包烟,顿顿8两酒,跟生前的杨少华如出一辙

寻途
2025-11-05 13:26:33
港圈大佬开撕王家卫!能有今天全靠1人,丑闻被扒,牵连多位女星

港圈大佬开撕王家卫!能有今天全靠1人,丑闻被扒,牵连多位女星

阿纂看事
2025-11-04 16:54:14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部分地区粮库不再收购自营粮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回应群众关切

部分地区粮库不再收购自营粮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回应群众关切

金台资讯
2025-11-05 07:47:04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5 08:46:00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温情邮局
2025-10-21 11:41:22
缅北白所成一审落槌死刑,爱女白应兰下落不明,何时才能收网?

缅北白所成一审落槌死刑,爱女白应兰下落不明,何时才能收网?

丁丁鲤史纪
2025-11-05 15:11:41
私家车年审新规出台!审车时间有变,两项注意要记牢

私家车年审新规出台!审车时间有变,两项注意要记牢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6 05:52:46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芊芊之言
2025-11-04 00:10:09
李春平死了

李春平死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34:23
里夫斯连续第二场缺战!艾顿回应对阵文班亚马:就像和怪物队交手

里夫斯连续第二场缺战!艾顿回应对阵文班亚马:就像和怪物队交手

罗说NBA
2025-11-06 06:20:13
陈志根本不是重点,别再盯着他的下落了

陈志根本不是重点,别再盯着他的下落了

麦大人
2025-11-03 15:37:57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红星新闻
2025-11-05 16:04:24
别吃,水洗几乎无效!南昌满城都是,好多人在捡

别吃,水洗几乎无效!南昌满城都是,好多人在捡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11:04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老沮系戏精北鼻
2025-11-06 04:16:33
西方智库:只抢一个安世远远不够,美西方在中国面前应该更大胆些

西方智库:只抢一个安世远远不够,美西方在中国面前应该更大胆些

历史求知所
2025-11-05 08:00:11
2026年开始,走十年大运的三个星座,财旺人旺,人生迎来惊人转折

2026年开始,走十年大运的三个星座,财旺人旺,人生迎来惊人转折

小晴星座说
2025-11-05 20:06:49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笔杆论道
2025-11-05 22:02:55
2025-11-06 09:23:00
FM93浙江交通之声 incentive-icons
FM93浙江交通之声
中国广播前三强
59019文章数 575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娃无效作业太多,要不要偷偷帮他写?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教育
时尚
艺术

亲子要闻

一个妈妈已然开窍了的9种表现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83岁还在学英语?ta们告诉你坚持的意义。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艺术要闻

张铁林的书法到底有多神秘?看看这幅作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