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晨六点半,生物钟比闹钟还准。
推开窗,江风裹着水汽扑在脸上。
这是自主择业第八年的普通一天。
退休金银行卡准时在月初响起短信提示音,数字稳稳跳上五位数。妻子常说这是国家给我的“躺平资本”,我却总想起西藏边防线上,那个数着探亲倒计时的年轻排长。
菜市场早市人声鼎沸,像连队开饭前的食堂。
卖豆花的陈嫂认得我这身旧作训服,舀豆腐时总多给半勺。她儿子在云南当兵,每次见到我都要问高原冬天怎么防冻疮。
今天排骨涨价两块,老太太们围在肉摊前理论。我忽然想起当指导员时,为帮战士争两斤高原补助肉,和后勤科长拍桌子的旧事。
现在想来,那会儿争的不是肉,是寒夜里一群年轻人的暖意。
![]()
2
转角新开了家“兵哥包子铺”,老板是邻旅退伍的汽车兵。
蒸笼冒出的白气,像极了我带车队翻越雀儿山时,防冻液沸腾的样子。他坚持用老面发酵,说就像部队揉馒头要揉够三百下。
我买了两个香菇包,咬开见馅料偏到一边,忍不住乐:这手艺,得加练啊。
他挠头说老班长指点指点,我当真挽起袖子进操作间示范。揉面要手腕发力,均匀铺馅,收口顺时针捏出十八个褶——这是当年炊事班长老王教的标准。
隔壁水果摊主探头看热闹:苏团长转业当厨子啦?
我扬扬手上的面灰:是副团,副团。
3
下午去退役军人事务局送材料,遇见防空营的老兵小刘。
他正为创业贷款跑手续,额头沁汗珠的样子,和当年在导弹阵地排除故障时一模一样。见我就立正喊“首长好”,惊飞了树上一群麻雀。
他开的洗车行雇了三个退伍兵,贴膜技术是跟汽车连老班长学的。说最难是应付检查,比战备拉动还频繁。
我给他递烟,他摆手说戒了,得给员工做表率。忽然想起他当新兵偷抽烟被我发现,罚冲厕所还嘟囔“比老家旱厕干净”。
如今他脊梁挺得笔直,像他维护的那些越野车天线。
4
回家路过小学操场,孩子们正练运动会入场式。
体育老师吹哨调队形的架势,让我想起任旅宣传科长时组织合唱比赛。有个顺拐男孩同手同脚的样子,活脱脱新兵连的“老铁”——那兵后来成了工兵营架桥能手。
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像给操场铺了条金色跑道。
穿迷彩服的保安蹲在墙角啃面包,侧脸像极了我带过的兵。他手机外放着一首藏语歌,旋律响起时我鼻子一酸。那是我们旅在海拔4868米山口建哨所时,藏族阿妈教战士们唱的祈福调。
他抬头撞上我的目光,慌得站起来敬礼。原来真是边防团退役的,认出了我左眉的疤——那是某年塌方抢通道路时,碎石给的纪念。
5
晚饭后陪妻子跳广场舞。
她嫌我动作僵硬,说还不如带兵走队列。其实我是故意同手同脚,看她急得跺脚的样子,像廿年前在营区菜地,她指着被我用炮弹箱种歪的茄子苗。
江面货轮鸣笛掠过,她突然说:比西藏安静多了是吧?
我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八年,我从未适应没有发电机轰鸣的夜晚。
6
今天没跑腿没写作,只给楼下小兵辅导班讲了堂课。
孩子们用稿费折了架纸飞机,机翼上歪扭写着“送给西藏叔叔”。
妻子在记账本上写:支出豆腐三块、包子四元、给兵哥洗车行送锦旗一面。
最后添了行小字:另收真诚无价。
临睡刷到小刘朋友圈,洗车行今天给退伍军人免费,九辆车排成长龙。照片里迷彩服们笑出白牙,像雪山反射的阳光。
(本文作者曾在西藏部队服役,2017年,副团职务选择自主择业方式退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