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退伍坐火车,姑娘靠我肩睡一路,下车发现兜里照片背面有字

分享至

一九九四年的春运列车,像一条臃肿的沙丁鱼罐头,在凛冬的华北平原上缓慢蠕动。

车厢里混杂着汗味、泡面味和劣质烟草的味道,人声鼎沸,空气黏稠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我刚脱下军装,胸口的退伍证还带着体温,一颗心却像悬在了半空,对未来满是迷茫。

就在这片嘈杂混沌中,那个叫梁安然的姑娘,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撞进了我的视线。

她脸色苍白,眼神里藏着深深的恐惧,不时惊慌地回头张望,似乎在躲避什么。

当那个面色阴沉的中年男人靠近时,她突然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靠向我这边。

在周围乘客见怪不怪的目光中,她将头轻轻枕在了我的胸口,假装熟睡。

她的身体在微微发抖,隔着厚厚的冬衣,我都能感受到那股冰冷的战栗。

我僵硬着身体,手足无措,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既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亲密,更是因为她无声传递出的绝望。

车到站了,人潮推挤着我们下车,她被那个自称是她“叔叔”的男人粗暴地拉走,迅速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我站在原地,胸口似乎还残留着她的温度和淡淡的皂角清香。

直到我下意识地把手伸进外套口袋,想掏根烟来平复一下混乱的心绪。

我的指尖触到了一张硬硬的、边缘有些粗糙的纸片。

那不是我的东西。

我掏出来,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笑容灿烂的陌生小女孩。

当我翻到照片背面时,几行潦草的字迹,像烧红的烙铁,烫得我心头一颤。



01

火车轮子撞击铁轨的“哐当”声,单调而持续,像是给这混乱车厢配的背景音。

我靠窗坐着,身上崭新的便服有些扎人,远不如穿了多年的军装舒坦。

车窗玻璃映出我略显疲惫的脸,寸头,皮肤黝黑,眼神里还留着点部队留下的刻板劲儿。

对面座位挤着一家老小,老太太抱着啼哭不止的娃娃,声音嘶哑地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

旁边的过道上,或坐或站挤满了人,连挪动一下脚都困难。

“让一让,劳驾让一让,开水小心烫着!”

列车员推着窄小的售货车,艰难地在人缝里穿梭,声音淹没在鼎沸的人声里。

我把背包紧紧抱在怀里,里面装着我的复员证和全部家当,还有给娘捎的几盒点心。

离家四年,终于要回去了,心里却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东西。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斜对面靠过道坐着的那个姑娘。

她看上去二十出头,穿着件半旧的藏蓝色棉袄,围着条灰扑扑的围巾,低着头,长发遮住了大半张脸。

但偶尔她抬起头警惕地四下张望时,我能看清她清秀的眉眼,以及那眼底浓得化不开的惊慌。

她不像其他旅客那样带着归家的松弛或旅途的疲惫,她整个人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

她的目光总是在车厢连接处和门口的方向逡巡,手指紧张地绞着围巾一角。

好几次,她似乎想站起来,但又强迫自己坐回去,显得焦灼不安。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趔趄着撞了她一下,她像受惊的鸟儿般猛地一缩,反应大得让那妇女愣了一下。

“对不住啊,姑娘,没站稳。”妇女连忙道歉。

她只是慌乱地摇摇头,又把脸埋得更低。

我心里升起一丝疑惑,这姑娘的状态很不寻常。

但多年的军旅生涯告诫我,不要多管闲事,尤其是在这种鱼龙混杂的场合。

我移开目光,望向窗外飞速后退的、一片萧索的冬日光景。

田地是灰褐色的,光秃秃的树枝丫杈指着灰蒙蒙的天空,偶尔掠过几座低矮的农舍。

这就是我阔别已久的故乡的土地,熟悉又陌生。

正当我出神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穿着深色中山装、面色严肃的中年男人出现在了车厢另一端。

那男人的目光锐利,像鹰隼一样扫视着车厢里的人。

当他的视线掠过我这边时,我明显感觉到身边的姑娘身体剧烈地一颤,呼吸都急促起来。

她猛地低下头,整个人缩成了一团,恨不得钻进座位底下去。

那男人并没有立刻走过来,而是在门口站定,点燃了一支烟,眼神却依旧时不时地瞟向这个方向。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我。

这姑娘,是在躲这个人吗?

他们是什么关系?父女?亲戚?还是……

我不敢再往下想,只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军人的本能让我无法对眼前明显的异常视而不见。

车厢里依旧嘈杂,婴儿的啼哭、男人的鼾声、大声的谈笑混杂在一起。

但在我和这个陌生姑娘之间,仿佛隔开了一个无声的、紧张的小世界。

她偶尔偷瞄向我,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乞求,像溺水的人寻找最后一根浮木。

我攥紧了拳头,手心有些出汗。

我不知道她是谁,也不知道她遭遇了什么,但那种纯粹的恐惧,是伪装不出来的。

02

列车广播响起,报着一个即将到达的小站站名。

车厢里一阵轻微的骚动,有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下车。

那个中山装男人掐灭了烟头,开始朝我们这边移动。

他走得很慢,但目标明确,眼神牢牢锁定在藏蓝色棉袄姑娘的身上。

压迫感随着他的靠近而不断增强。

我能清晰地听到身边姑娘牙齿打颤的细微声响,她的脸色白得像纸,冷汗浸湿了她额前的碎发。

她求助般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

男人越来越近,只剩几步距离了。

突然,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姑娘猛地向我这边倾斜过来。

在我完全没反应过来之前,她的头已经轻轻地、却又带着决绝的重量,枕在了我的胸口。

她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因为紧张而不停颤动,但整个人摆出了一副依偎着熟人熟睡的姿势。

我的身体瞬间僵硬,血液似乎都冲到了头顶。

隔着厚厚的冬衣,我能感受到她单薄身体的微颤,还有她身上那股淡淡的、干净的皂角清香。

周围有几个乘客投来好奇或了然的目光,大概是把我们当成了依依不舍的小情侣。

在那个年代,公共场合这样的举动算是很大胆了,但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

毕竟,旅途漫长,人困马乏。

那个中山装男人停住了脚步,就站在我们座位旁边的过道上。

他的目光像冰冷的探照灯,在我和靠在我胸口的姑娘身上来回扫视。

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不能露怯。

我抬起眼,迎上他的目光,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甚至带着一点被打扰的不悦。

我伸出左手,看似随意地、轻轻地搭在姑娘的胳膊上,像一个保护者的姿态。

我的右手则紧紧攥着怀里的背包,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男人盯着我们看了足足有十几秒,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怀疑。

车厢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我甚至能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和怀里姑娘几乎微不可闻的、压抑的呼吸声。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选择我,也许是因为我穿着虽新却难掩军人气质的便装?

也许是因为我看起来不像坏人?

又或者,她只是绝望中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咳。”

男人终于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咳,又深深地看了我们一眼,转身朝车厢另一端走去。

他似乎暂时相信了这拙劣的表演,或者是不想在这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连接处,我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下来。

但我怀里的姑娘并没有立刻离开,她依旧维持着那个姿势,只是身体的颤抖略微平复了一些。

温热的呼吸透过棉袄渗进来,烫着我的皮肤。

我能感觉到,她似乎在极力控制着情绪,不让自己哭出来。

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受,尴尬、紧张、同情,还有一股莫名的保护欲交织在一起。

我没有推开她,也没有动,就那样僵硬地坐着,充当着她临时而脆弱的庇护所。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山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列车再次加速,哐当声愈发响亮,像是要碾碎这漫长的旅途和所有隐藏其间的秘密。



03

列车终于缓缓驶入了我的目的地——平原站。

广播里女播音员毫无感情的声音响起,车厢里瞬间炸开了锅。

人们争先恐后地起身,从行李架上拽下大包小裹,呼朋引伴,潮水般向车门涌去。

“醒醒,到站了。”

我轻轻拍了拍依旧靠在我胸口的姑娘的肩膀,低声说道。

她像是从一场噩梦中惊醒,猛地抬起头,眼神有一瞬间的迷茫,随即被更大的惊恐所取代。

她慌乱地坐直身体,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头发和围巾,不敢看我的眼睛。

“谢谢……谢谢你。”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一丝沙哑。

她飞快地站起身,拿起座位上那个小小的、看起来空瘪的布包,急切地想要融入下车的人流。

我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为长时间僵硬而坐得发麻的腿脚。

目光却不自觉地追随着那个藏蓝色的、显得有些单薄的背影。

就在人潮最拥挤的门口,我看到了那个中山装男人。

他像一尊门神似的堵在那里,眼神冰冷地扫视着每一个下车的旅客。

果然,他并没有放弃。

姑娘的脚步明显顿住了,身体微微后缩,似乎想退回车厢,但后面的人流推着她不由自主地向前。

男人也看到了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大步穿过人群,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

“安然,乱跑什么?让叔叔好找!”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和责备。

原来她叫安然。梁安然?一个寄托着平安顺遂愿望的名字,此刻却显得如此讽刺。

她被叫做林志的男人拽得一个趔趄,布包都差点掉在地上。

她试图挣扎,但男人的手像铁钳一样牢牢箍着她。

她回过头,在拥挤晃动的人缝里,最后看了我一眼。

那眼神极其复杂,有感激,有绝望,有歉意,还有一丝……托付?

然后,她就被那个叫林志的男人连拉带拽,迅速地拖走了,很快消失在站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我被人流裹挟着下了车,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我打了个寒噤。

站台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到处都是重逢的喜悦和离别的愁绪。

我却独自一人站在原地,胸口那块被她倚靠过的地方,仿佛还残留着些许温度和若有若无的皂角香。

心里空荡荡的,像是丢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一种无力感和隐隐的担忧攫住了我。

那个叫梁安然的姑娘,她到底是谁?那个林志真是她叔叔吗?她为什么会那么害怕?

我摇了摇头,试图把这些念头甩出去。

也许只是我想多了,也许只是普通的家庭矛盾,我一个刚刚复员、自身前路尚且迷茫的外人,又能做什么呢?

我深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气,背好行囊,朝着出站口的方向走去。

手习惯性地伸进外套口袋,想摸烟盒,却碰到一个硬硬的、陌生的东西。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