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11月5日电 (于雪晴)今天,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十四五”时期河北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就,并与该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于雪晴摄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宝岐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河北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就,以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打算。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开展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202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690.2万亩、亩产403.4公斤、总产781.8亿斤,比2020年分别增加107万亩、7.3公斤、22.6亿斤,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52万亩,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旱碱麦面积扩大到184.98万亩。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作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优良新品种350多个,研制新装备新机具500多台套,试验示范新技术新模式5000余项,全省农作物优良品种、主推技术覆盖率分别稳定在98%、9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以上。持续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菜、肉、蛋、奶、果、水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裕,2024年产量分别达到5717.3万吨、478.1万吨、425.6万吨、560.4万吨、1217.6万吨和118.02万吨,较2020年分别增加519.1万吨、62.3万吨、35.9万吨、77万吨、186.2万吨和17.68万吨,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早宽简实”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将监测标准从2021年的6600元逐年上调至2025年的9000元。截至2025年10月底,全省共有防止返贫监测对象14.82万户、34.91万人,通过精准分类帮扶,10.89万户、25.52万人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未消除风险的已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持续深化产业、就业帮扶,每个脱贫县培育发展1—2个特色主导产业,用足用好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落实税费优惠、社保补贴、一次性交通补助等就业奖补政策。2024年全省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人数达到95.13万人,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12712元增长至17836元,增速高于全省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在国家考核评估中被评为“好”的等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乡村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全力实施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行动,聚焦农业主导产业,以“五大千亿级”工程为抓手,一体推进集群、园区、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74个,蔬菜、中药材、奶业、精品肉类、中央厨房等全产业链产值均超千亿元。持续推进“净菜进京”,着力打造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与北京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1.5万亩。2024年河北省蔬菜北京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2.5%,“河北净菜”品牌在北京市民中影响力持续扩大。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由3133家增加到3845家,营业收入达到6800余亿元,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提升到2.38:1。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培育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总数达62个,打造精品线路900余条,休闲农业营业收入从61.9亿元增至104.5亿元,接待人次增至8800万。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创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国家数字农业区域(京津冀)创新分中心,“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智慧农业场景加快落地。2024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22元,较2020年增加555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26降低到2.07。
广大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收转运体系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改造农村户厕967.17万户,29841个村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村庄面上基本实现干净整洁。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1%、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81.25%、村医队伍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数占村医总数比例达52.58%,分别提高3.5个、14个、15.8个百分点。持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将整治高价彩礼问题作为重要内容,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打造“冀农乐”农民文化体育品牌,15个乡(镇)、150个村选树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突出重点区域,连线成片布局建设33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建设1.3万个和美乡村。
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深化农村承包地改革,有序推进国家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6个县(区)已完成试点任务,探索形成了22项制度成果。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宅基地规范管理,定州市、平泉市、邢台市信都区、邯郸市峰峰矿区顺利完成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省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90.4%。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截至2024年底,全省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11.13万户,纳入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达15.5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6.83万家。2024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2.35亿亩次,稳居全国前列。
刘宝岐表示,下一步,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完善农村厕所管护“五项”机制,加快补齐农村现代生活条件短板,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