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中方反制,但更怕美国不满,以军悄悄对华下手,影响中国一行业。
![]()
据观察者网消息,以色列国防军已正式下令全面替换军官使用的中国汽车。此次替换分阶段推进,优先替换接触敏感信息的军官用车,该计划预计到2026年第一季度末要覆盖所有军官,涉及约700辆中国品牌的汽车。
并且,以色列1万辆公务车的租赁招标中,明确要求剔除中国品牌,转而选用捷克斯柯达、起亚等品牌的汽车。
有意思的是,以军敢做这件事却不敢承担做这件事的后果。他们特别要求租赁公司对以军的这一做法严格保密,避免引起中方的不满。
以色列的决策是自相矛盾的。
![]()
首先体现在所谓的“安全炒作”与“实际使用”严重脱节上。以军声称中国品牌的智能汽车可能通过摄像头、麦克风自主收集敏感数据,或存在被黑客入侵监控的隐患。
但他们又曾表示,他们已经对中国汽车搭载的多媒体系统实施“净化”,使其无法向外传输信息,因此“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车存在主动收集数据的行为”。
其次体现在其“选择性执法层面”,以军一边炒作中国汽车存在安全隐患,但在另一边,被其视为核心敏感设
施的特拉维夫“基里亚”总部,至今仍在正常使用中国某品牌电动汽车,而且并未将其纳入替换名单。
![]()
这种选择性执行的禁令,明眼人根本不难看出,所谓的“安全担忧”不过是政治的借口,其背后真正驱动以军执行这一禁令的是“害怕盟友们的不满”。
最后体现在其国内政策的相悖层面,以军的这一决策完全背离了以色列既定的长期发展战略。以色列曾经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绿色转型目标,而中国电动汽车就是其转型战略的关键一环。
现在以军特意选择了油车来替换中国的混动或者电动车,这不仅让政策与政策相违背,更有可能让两个政策都无法很好的实施下去。
不过以方害怕被中方反制的这一顾虑,也为以军此次行动增添了不少妥协的色彩。中国电动汽车在以色列市场上的占比高达82%。
![]()
并且以色列的重卡清关流程优化和充电桩网络布局等项目,都依赖于中国提供的支持,中方一旦对以色列实施制裁措施,将会给以色列本土的产业布局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以军耍了个小聪明——要求各层面对这件事“严格保密”,这样一来以色列就既能迎合美英等盟友的战略,又能避免引起中方的注意从而被反制,简直是一举两得。
色列的这种做法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它告诉中国车企们,虽然这一小小的举动暂时对中国汽车的海外布局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利益或许将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最大“拦路虎”。
但也不用过于担心,随着更多的中国车企在海外落地以及中国自身综合实力的上涨,中国汽车在海外的利益将会得到切实的保障,中国汽车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能力也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
此次以色列悄悄对华下手,虽然有外因的存在,但主要是其本身主动迎合。它既想通过替换中国汽车讨好美英等国,以巩固盟友关系,又想通过保密的方式来规避中方的反制。
这种缺乏自主判断、被阵营利益左右同时又不愿放弃自身小利的做法,不仅无法让其实现预期目标,反而还会让以色列遭到中美双方的共同质疑。
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此次事件虽是一次挑战,但也为行业的发展找出了漏洞,中国车企的出海要做好数据安全的本地化服务,要依赖当地市场民众们的信任,要符合当地市场的喜好,只有这样中国汽车才能走德更远,卖得更好,口碑更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