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快来点个关注,下次串门不迷路。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文章,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文中援引了一封河南读者的来信,讲述了一些村集体在处理农村基层工作过于刻板的问题。
这位读者提到,他在路过河南周口扶余沟县多个村庄时,看到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
![]()
众所周知,今年八九月份,河南遭遇了多轮强降雨天气,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从新闻报道里我们能看到,农村有大片的农田被淹,秋收进度被迫延缓,玉米、花生等作物出现倒伏、霉变等问题,部分农户面临减产甚至绝收风险。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秋汛过后,正是农民抢收抢种的关键时期,田间地头里的积水还没有完全退去,不少村民䠀着水争分夺秒的在地里忙活。
有的在忙着排涝、抢收玉米,有的则在平整土地,准备赶紧播种小麦,生怕错过播种时节。
![]()
然而,与村民在庄稼地里忙碌不同的是,村干部们却在忙活着别的事。
有网友或许想问,农村还有比土地更重要的事吗?没错,还真的有!
那就是“禁止焚烧秸秆”。
这边村民忙于抢收抢种,村里的大喇叭却忙着在循环播放:
“严禁焚烧秸秆,违者依法处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发现即严肃处理”,还能看到有村里挂着“做守法公民 当禁烧模范”的宣传横幅。
此外,不少村头都设有“秸秆禁烧指挥部”值守点。听村民说,干部们到岗打卡,拍照记录后便在棚内值守。
![]()
连续下了这么多天的雨,秸秆被泡得都能拧出水来,别说农民没有闲时间,就算想焚烧,也根本不可能点得着。
再说,现在刚刚11月份,离过年还有几个月,操心烟花爆竹是不是太早了点?
作为村干部,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秋收的完成情况,有多少地还没有播种,受灾的群众损失如何补偿等。
此前,河南周口不少种粮大户因暴雨受损严重,有些甚至“基本绝收”,但得到的农业保险赔付却很不理想。
有人投入了数千元购买保险,刨除自身缴纳的保费,平均每亩地只得到区区9元钱的赔付。
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村干部们有没有想办法去解决或者向上级反馈一下?
![]()
当然,我们也清楚,类似禁烧秸秆这样的工作也不是村干部所能决定的事,他们也是在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给基层安排工作的时候,能够从实际出必,想农民之所想,让村干部们多做些务实的事。
这两年,禁止焚烧秸秆是一被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按照一些专家和地方政府的说法,秸秆焚烧破坏大气环境,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但很多网友对这个说法并不认可。他们认为,农村秸秆烧了几千年,老人都说,这么做不但能杀死病虫害,焚烧后的草木灰还能肥田。
以前烧都没有问题,为什么现在却成了污染空气的罪魁祸首?
如果要说空气污染,天天都在排放的汽车尾气、工厂烟筒废气哪个不比烧秸秆严重。
日复一日排放的不禁止,一年就烧那么几天的秸秆反倒给禁了,这让人想不通。
不仅如此,在禁烧秸秆的宣传上,很多地方做的越来越过分。
前不久,河南太康县农村的几条红色横幅突然在网上炸开了锅。
![]()
只见有横幅赫然写着:“秸秆浑身都是宝,谁烧谁家老婆跑”的大字,有的干脆直接写“谁烧秸秆,谁老婆跑!”
舆论发酵后,当地政府也及时进行纠正,把争议条幅撤掉。
先别说禁止焚烧秸秆有没有道理,谁烧秸秆谁的老婆跑,如此侮辱性的句子是怎么经过审核,又是如何堂而皇之挂到村子里去的?
这恐怕不是一句“确实不合适”就能解决的事。
其实我们更想问的是,基层政府在禁烧秸秆的问题上,究竟做了多少实际的工作?
只跟农民说“禁烧”,有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
其实,秸秆并不只有焚烧一条路,它能用来做饲料、沤肥料、发电、做建材等等。
但绝大多数农民显然没有这个销售渠道,那么我们的基层政府有没有主动帮忙联系?
从现实来看,恐怕有这个意识的不多。
而条幅中的地方更过分,烧秸秆就诅咒你家庭破裂,这不是在解决问题,倒像是故意激化矛盾。
基层工作这些年出现了不少极端。
比如说,不管实际情况“一刀切”的禁止,或者像条幅事件这种为了达到目的“没有下限”。
农民不是不讲道理,更不是非烧秸秆不可。
不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强硬的一句“不”,转头还要怪农民不听话、太顽固。
这就不是治理的思路,分明是在甩锅。
以前,计划生育严格的时候,就有条幅写着“该流不流,扒屋牵牛”这样奇葩的标语。
为了催缴城乡居民医保,有的村干部用年底的困难补助来拿捏村民。
![]()
这都是如出一辙的做法,那下一步,是不是什么政策都可以用这种招数去推行?
难道说,只要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不在乎手段够不够道德!
条幅可以挂,但不能让这种低俗标语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秸秆也可以不让烧,但要给农民找到更好的解决思路。
我们也当然清楚,农村基层工作不好干,有时候光讲道理有些人就是不听。
但事再难,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有起码的尊重,更要人性化。
提出问题,也要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会懂得解决“人”。
农民本就被阴雨天气搞得心急如焚,还要用大喇叭让他们更闹心,这种事,还是少做一些为好。
比起绞尽脑汁想宣传标语,浪费人力物力的严防死守,踏踏实实为农民做点实事,才是基层政府该干的工作。
这一次,人民日报的提醒实在太重要了!
注: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大家理性讨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人民日报社(2025-11-03 12:02发布)人民日报读者来信:阴雨天气村民忙排涝,村里却在宣传“禁烧秸秆”
齐鲁壹点(2025-10-31发布)农业保险投入上千元理赔仅九元,究竟谁在“旱涝保收”
新浪财经(2025-10-29 22:08:15发布)太离谱!河南为禁烧秸秆发布低俗标语,画风辣眼引发网友怒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