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晴光破雨烟
地神田里麦播欢
11月5日的豫东平原,周口黄泛区地神种业二分场的田野被暖阳镀上一层金辉。轰鸣的播种机在田垄间穿梭,铁轮碾过处,泥土翻滚着裹挟着秸秆碎屑,湿润的气息里满是大地苏醒的生机。
![]()
历经秋收连阴雨的“考验”,河南各地正抢抓这来之不易的晴好,陆续开启晚播麦播大幕。作为河南种业的“排头兵”,地神种业的播种现场,每一粒种子入土,都在奏响丰收的序曲。
今年秋收时节,持续阴雨导致小麦播种一再推迟,眼下已进入11月,河南农户们丝毫没有懈怠。在黄泛区二分场,深翻后的土地整齐划一,秸秆还田的养分正被充分激活。
![]()
“我们这片是黏土地,深翻能让土壤透气性更好,秸秆腐熟的营养也能被种子充分吸收。”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王锁向我们介绍,今年新投入的驱动耙镇压播种一体化播种机成了“抢时利器”,“播种同时能耙碎土壤,镇压环节还能防止种子裸露,一天能播400亩地,效率比之前小型播种机提升50%。”
![]()
晚播不违农时,细节决定收成。在播种机旁,种植户正有条不紊地添加种子,“往年这个时候麦播基本接近尾声,今年受天气影响,播种期推迟了近20天。”王锁解释道,针对晚播情况,他们调整了播种策略,“今年土地偏淤,现在亩播量提高到30-35斤,这样才能保证基本苗数,实现一播全苗。省气象台预报明后两天有降雨,这对刚播下的黏土地来说可是‘及时雨’,能促进种子萌发。”不仅如此,播种量还需“看土下种”,“偏沙质的土地整地较好,亩播量30斤就行。”
![]()
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品种选择也成为晚播麦播的关键。“河南省推广的小麦品种以半冬性、弱春性为主,在11月中旬之前,品种都没有什么问题,11月中旬以后,选择半冬性、弱春性品种更能抵抗倒春寒,保障后期产量。”王锁说道。
![]()
地神种业推广的泛麦8号、泛麦65、新麦58等品种,正是晚播场景下的优选。“泛麦8号推广十七年来,经历了各种气象灾害,包括晚播,都已试验过,凭借稳产、抗病性强、品质优等特点,一直深受种植户认可;泛麦65是近几年的‘新星’,不仅抗倒春寒能力突出,而且籽粒饱满,加工品质好,还能作为高端酒厂的酿酒原料,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田垄间,播种机留下的轨迹如金色绸带向远方延展,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农人的汗水与期盼。这场与农时的“约会”,既是河南人对土地的深沉眷恋,更是种业科技与传统农耕的交响共鸣。从播量的精准调控到品种的科学筛选,从机械赋能的高效作业到顺应天时的智慧决策,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坚定信念。
![]()
眼下,河南各地的麦播工作正有序推进,一粒粒种子在晚播的田野里扎根生长。我们坚信,待到明年初夏,这片土地必将迎来“千重浪里说丰收”的美好图景,金黄的麦浪将承载着河南人的丰收期盼,在中原大地上奏响丰收的乐章。眼下,河南的田野上,麦播的乐章正次第奏响。一粒粒种子在湿润的土壤里扎根、蓄力,等待着春日的拔节、初夏的抽穗。我们仿佛已看见,来年暖风拂过中原大地时,千亩麦田翻涌成金色海洋,那沉甸甸的麦穗里,装着河南人的丰收梦,更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底气与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