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2日,陕北黄土高原寒意渐浓,但甘泉县道镇五里桥村的田间地头却暖意融融。随着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该村2025年水稻秋收工作正式落下帷幕,生态种养实现圆满收官。
![]()
300余亩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秆,微风拂过,金色稻浪翻滚,阵阵稻香沁人心脾,一幅“陕北小江南”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据测算,水稻预计总产量达30余万斤,加之稻田养殖的盘锦大闸蟹收益,今年种养综合收入将突破160万元。
![]()
作为府村川腹地“十里稻花香”的发源地,五里桥村曾一度中断水稻种植。2022年起,村党支部以“千万工程”为指引,牵头成立金土地专业合作社,采用“村集体+大户+农户”运营模式,引进优良品种、邀请专家指导,通过施用富硒肥、优化田间管理等举措,让昔日的稻田重焕生机。三年间,稻田面积从120亩扩至300余亩,加工包装后的“府村川稻谷”凭借绿色品质远销各地,售价每斤8至15元,成为村民增收的“金米粒”。
在水稻种植基础上,村里创新探索“稻蟹共养”生态模式,从辽宁盘锦引进优质蟹苗,让螃蟹在稻田自然生长180天,形成“螃蟹吃虫、粪便肥田”的良性循环。这种立体种养模式不仅让水稻亩产达1000斤、品质更优,更让大闸蟹黄满膏肥,单此项年收入就达20余万元,实现“千斤稻、百斤蟹”的一地双收。
甘泉县道镇五里桥村村民赵荣兰:人家把我们五里桥的地包了,栽稻子。(金土地专业合作社)社员锄草、栽稻子,一年下来也不少收入。
![]()
如今的五里桥村已从单纯种粮村转型为综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依托千亩稻田打造的现代化田园综合体,建起观景台、星空房、露营地等设施,推出插秧体验、摸鱼捉蟹、稻田摄影等特色项目,涂鸦墙、落日稻田成为网红打卡点,实现“农田变景观、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商品”的蝶变。秋收期间,不少游客专程前来,在金色稻浪中感受丰收喜悦,品尝黄土高原上的鲜美螃蟹,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让乡村振兴活力满满。
甘泉县道镇五里桥村党支部副书记 高元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种养技术,强化“府村川稻谷”和稻花蟹品牌建设,通过举办田园文化活动、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让五里桥的稻香飘得更远,让村民的腰包更鼓。
如今的五里桥村,正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根基,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幸福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记者马丽编辑李莉)
![]()
![]()
监制|刘亮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辑|崔春娥 高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