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服务队来了就是给打扫卫生,帮忙做饭,啥都给弄,好得很。”提起“暖阳敲门人”银龄服务队,黄陵县桥山街道梨园社区的吴爱梅老人脸上满是笑意。
![]()
银龄服务队队员陪老人吴爱梅一起包饺子
11月12日早上八点,“暖阳敲门人”银龄服务队长81岁的赵秀霞带领队员如约叩响吴爱梅的家门。吴爱梅老两口儿女双全,但均在外工作,为了不打扰孩子们的生活,老两口独自居住。得知情况的银龄服务队队员们常常拎着新鲜蔬菜和肉蛋奶来看望老两口。大家一边择菜、切肉,一边拉着家常,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香喷喷的饭菜香;另一边,队员们拿起扫帚、抹布,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服务队的队员都很热心。”吴爱梅的老伴吴保炽感慨道。由于年事已高,不少生活琐事让他们力不从心,“有些事情自己做不了,委托服务队,人家就给咱办。”
这支让老人们赞不绝口的“暖阳敲门人”服务队,成立于今年4月份,核心成员竟是一群70多岁、80多岁的“银龄志愿者”,他们与服务对象年龄相仿,却因银龄互助模式,实现了从“被照顾”到“照顾人”的温情转身。她们搭建起社区养老“互助桥梁”,与社区独居、空巢、高龄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常态化上门探访,陪老人聊天解闷、代购生活物资等服务,用“邻里情”弥补“儿女不在侧”的空缺。
![]()
银龄服务队队员和老人一起聊天、唱歌
“我今年81岁,我们这几个都是70多岁的人,我们到独居老人或空巢老人家,问问生活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忙解决的,我们就帮忙解决了。”赵秀霞说,“虽然我们年龄都大了,但是觉得身体还好着,也想把这一点光和热贡献给别人。”
与此同时,梨园社区联合银龄服务队建立“老年人需求清单”和“志愿服务清单”双向对接机制,将“银发互助”纳入基层治理体系,针对行动不便老人的就医、理发、送餐等刚需,协调专业服务资源,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办。截至目前,已温暖陪伴超200人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0余件。
这种“以老助老”的活力,源于社区“文化养老”的深层赋能。为给老人们提供坚实保障,梨园社区还配套建设了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中心,设置日间照料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多个功能区域,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和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监测、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
![]()
老年大学梨园分校声乐课上老年学员认真投入地学习
老年大学梨园分校让老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成立书法绘画班、戏曲演唱班、棋牌兴趣班等多个文体组织,定期开展活动,让社区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集体。此外,开展节日暖心活动,春节写春联送福字、端午包粽子、中秋话团圆,让老年人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社区温暖。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再到“老有所乐”。黄陵县以银龄服务队为支点,撬动了“自助—互助—他助”的社区养老新格局。桥山街道梨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党乔峰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助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让社区助老既有温度又有力度,让社区老人皆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记者:党静 王文娟
审核:侯宝军
责编:孙婷
编辑:刘会云
![]()
黄陵融媒体中心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