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村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忙着收割成熟的稻谷。姜慧花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在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北一片富硒优质稻产业现代化示范区,稻谷已陆续成熟,迎来收割时节。农机手黄锦侨正驾驶收割机在田间作业,伴随着机械的轰鸣,稻秆被整齐切割。待收割机的粮箱满载,他便将机器开至田头,通过传送带把金灿灿的稻粒卸入村民准备好的粮袋中。一旁,村民们忙着装袋、打包、晾晒稻谷,现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丰收景象。
黄锦侨是港南区侨芳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种植水稻200多亩,同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机手。“我种了二十多年水稻,如今从插秧、防治病虫害、施肥到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黄锦侨说,眼下正是晚稻收割季节,先帮散户收割,再过一周左右,自家的水稻也成熟了,再集中收割。现在一天大概能收二三十亩,机械化不仅效率高,还省时省力。
在港南区这幅秋收画卷中,像黄锦侨这样的种粮大户并不少见。为进一步激发种植积极性,提升全区粮油作物单产水平,木格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与种植大户一同开展测产工作。他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田块,划定取样区域,仔细丈量面积、收割稻谷并称重测算。
“亩产490公斤,产量达标。”木格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林青嗣表示,通过测产,与种植户一同收割、测量,帮助他们发现种植过程中的技术差距,为今后优化种植、提升单产打下基础。他还介绍了相关激励政策:“现在不仅有粮油单产提升项目补贴,还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生产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政策,让农民种粮更有信心。”
据悉,今年木格镇共种植水稻6万余亩,目前已收割3万多亩。当地正全力调配机械与人力,加快推进水稻收割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姜慧花 甘国利 周颜)
![]()
村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忙着收割成熟的稻谷。姜慧花摄
![]()
村民将刚收割的稻谷装袋。甘国利摄
![]()
木格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稻田测产。甘国利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