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累计播种120.2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66.78%争分夺秒加快冬小麦播种进度。
时下,我市土壤墒情整体适宜,正是加快推进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连日来,我市争分夺秒抢抓有利时机,有序有力加快冬小麦播种进度。
![]()
11月9日,双桥镇王香楼村农田里农机轰鸣声此起彼伏,多台播种机同时穿梭作业,将小麦良种与肥料一同播进田里,一派秋忙麦播的繁忙景象。地头上,种粮大户王秀华正在指导农机手“四补一促”播种要点,为自家400余亩小麦苗齐、苗匀、苗壮打好基础。
![]()
“前段时间雨水较多,玉米收割完毕后不适合整地种麦,市里、镇里的农技专家经常过来指导我们排涝散墒、抗湿晚播。”王秀华说,这两年自己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掌握了精细整地、科学选种、合理施肥等关键技术措施,降低了种植成本,提升了粮食总产,切身感受到了科学种田的好处。
![]()
“农技专家说,今年的土地底墒足,及时抢种小麦有利于来年的丰收。”看着联合播种机匀速前行,机身过后麦种深度密度适宜,王秀华介绍,今年提前租用、调试了先进农机设备,保证播种深度一致、行距均匀,将有效促进来年冬小麦出苗齐、长势好。
秋粮收获大头落地后,目前的重中之重是抓好冬小麦播种工作。针对农田积水、湿度较大、秋种进度延迟等情况,近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动员全市各镇(街道)抓好排水散墒,为整地播种争取时间,并指导分类开展整地播种,大力推广药剂拌种等关键技术,推动优选良种、精细整地、控量施肥、严防病虫、精量适播,并保障种子、肥料等物资供应,确保冬小麦种足种好管好,努力为来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
我市常年冬小麦种植面积180万亩,麦播质量直接影响次年夏粮生产。针对秋收后的土壤墒情、生产形势和近期气象条件,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加强麦播技术指导,组织农业农村系统力量下沉一线包联指导,着重落实小麦抗湿晚播技术,力促保质保量完成冬小麦播种工作。
“围绕播种质量,我们坚持以墒情为主线,以‘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原则,做到‘晚中求早、晚中求好、晚中求稳’,因地因墒落实晚播小麦‘四补一促’应变措施。”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蔷新介绍,所谓“四补一促”,即选好品种,以“种”补晚,腾茬过晚地块选择弱春性品种,弥补播期推迟和积温不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施足底肥,以“肥”补晚,做到氮、磷、钾平衡施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强小麦抗逆能力;增加播量,以“密”补晚,一般每晚播2—3天,亩播量增加0.5公斤,不宜超15公斤;提高质量,以“好”补晚,切实提高耕种质量,避免过早机械粉碎秸秆、过早机械耕翻整地、过早机械镇压、盲目抢时早播等;加强管理,一“促”到底,做到早管适促、增温保墒、促根早长,促苗转化升级,最终实现小麦高产。
“对于前期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排水不畅和地势低洼有积水的农田,要抓紧当前有利时机降渍散墒,为尽早整地播种争取时间。”张蔷新表示,若这类麦田播期推迟过晚,仍不能机械深翻整地,可采用旋耕或少免耕整地播种的方式抢时早播。
农技跟着农时走,农机围着农田转。当下,全市各镇(街道)正利用晴好天气努力提高整地秋播质量,为守稳“中原粮仓”丰收基石作出永城贡献。据悉,截至11月11日下午6时,全市整地141.475万亩,当日播种6.9042万亩,累计播种120.2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66.78%。
来源:永城融媒官V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