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秋冬气始交:立冬不只有一副冷面孔 | 文化中国行

0
分享至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博古知今工作室】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常来得更早一些。据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数据,10月20日,北京最低气温首次跌破0℃,来到了-0.5℃。这比以往的平均破零时间(11月8日)提早了大半个月。不只是北京,北方许多地区在今年都笑称要改名叫“夏冬春”——只有春夏和冬天,秋天好像走丢了。

在六百多年前的明初,却是另一番景象。提醒人们立冬到来的,既不是一场飘飘扬扬的飞雪,也不是卷地三尺的狂风,而是桃花枝头的一点红意——是的,是桃花,而不是菊花或梅花。本是春暖时节绽放的花卉,竟在立冬时有发芽的迹象,显然是十分反常的。同样是立冬,为何古今有如此分明的温度差?立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节气?


立冬节气AI生成图


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自立冬时节起,象征着丰收的秋季便宣告结束,滴水成冰的冬日就要来了。立冬前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的日照时间进一步缩短,辐射能量随之减弱,气温下降的速度加快,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逐步降至10℃以下,世界逐渐由秋的爽朗转为冬的沉静。

明代诗人王穉登在《立冬》一诗中便写道: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寒风带走了最后一片承载着秋日记忆的落叶,在这个萧瑟的立冬夜晚,陪伴诗人的只有孤灯、残月和愈发逼近的寒意。《月令》对立冬物候的描述,也带着无尽的萧索和肃杀:“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似乎立冬就是这样,是一个充满了冰冻、寒冷、万物萧瑟的节气,这也与我们印象中的冬日一致。


“立冬三候”AI生成示意图

然而,立冬节气不只有这一副冷面孔。虽然立冬时许多地区气温已显著降低,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北至南温差颇为明显——北方可能已有初雪飘落,南方却仍草木葱茏,秋意未消。元末明初张以宁《立冬舟中即事》中,便明确点出了这种气候差异:“三秋岭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他笔下所记载的广西南宁地区的立冬,不仅暖阳和煦、绿意依然,枝头上的橘子也熟得正好,大大小小的橘色灯笼挂在枝头,像一枚枚金丸(由此可知,广西冬日炫砂糖桔的历史相当悠久)。宋代诗人唐庚被贬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其笔下的立冬也全无冬日迹象,更多像是秋日景色:“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瘴乡得好语,昨夜有飞霜。篱下重阳在,醅中小至香。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吃着香甜的甘蔗,品着杯中佳酿,赏着篱外黄菊,如果不是标题里的“立冬”和诗中的“冬来幽兴长”,谁又能想象这是写在冬日的诗篇?


砂糖桔。摄影/老渔,来源/图虫创意

不仅仅是不同地区的立冬气象不尽相同,不同年份的立冬气温差距更大。立冬作为季节转换的关键节点,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若该年冷空气活动偏晚或偏弱,容易导致气温明显偏高;此时地表储存的热量尚未完全散失,任何气候系统的轻微异常都会被放大,因此在立冬时节表现得尤为敏感。除了刘伯温经历的明朝初年反常的暖冬,一些南宋诗人也在诗文中记载了温暖的立冬。比如宋代陆游于绍熙三年(1192)所作《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写的就是当年菊花花期异常推迟,直到立冬后才开放。菊花是一种耐寒植物,只有在温度够低时才会抑制生长,转而开花结果。陆游写作此诗时,菊花直到立冬时才开放,可知当年是一个暖秋。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也在诗作《立冬即事》写道:“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也就是直到立冬十分,他还没有开始穿御寒的棉衣。根据近代历史气象学的研究,宋代气温总体较前朝寒冷,南宋初年更甚,直到13世纪初才有过几次回暖。这些立冬时的物候资料,是我们研究历史上总体气候变化的有力依据。


立冬虽凉意更浓,却仍保有一丝秋日的余韵。在立冬这天,人们往往不会沉溺于时光易逝,反而会更加珍惜大寒未至前的当下。立冬诗文中最常见的活动是赏菊。经过一秋的风霜洗礼,立冬时的菊花会显得更加孤标傲世、风骨清矍。即便是无菊花可赏的年份,诗家于立冬时,也有别样的展望。宋代诗人仇远在立冬时写道:“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刚刚入冬,不知从何处飘来的一缕梅花香气提醒诗人,春日已在不远的将来。只需跨过长冬,便能迎来又一岁万物勃发。

面对已经能够听到脚步的凛冽冬日,古今文人不约而同地在立冬这天选择了旷达自适。正如明末诗人郭之奇在《立冬作秋怀诗》中的自问自答:“造物者何心,春荣而冬槁。春亦不任恩,冬亦不任懊。岁寒然后知,当时何足道。”造物本无心,春日的繁荣与冬日的凋零皆属自然,不必因春来而感激,也不必因冬至而懊恼,唯有经历严寒的考验,才能领悟四季轮回的真谛,往日浮华又何足挂怀。


郭之奇画像

郭之奇能写下这样的诗句,自然深受其个人经历的影响。若是单看郭之奇的人生,顺遂得不见一丝波澜:他出生于世宦人家,自幼天资过人,11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即中进士,且顺利通过翰林院馆试,成为一名庶吉士。明代科举中,庶吉士是进士中的佼佼者,不仅非庶吉士不可入阁拜相,许多部堂高官、封疆大吏也多由庶吉士担任。郭子奇仅21岁便拿到了高官的入场券。虽然因为生性正值,不愿阿附权贵,在朝堂中多受打压,但总体上看,郭子奇的仕途已较常人顺遂许多。

可惜,郭之奇登进士第时,是崇祯元年(1628)。彼时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外有后金铁骑屡破边关,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席卷中原,灾荒频仍,流民遍地,河南、山西等地皆有“人相食”的记述。朝中却仍党争不断,国势如累卵,山河日颓。一般来说,这样没有什么坎坷的人生,往往会让人更加难以理解旁人的困苦。但郭子奇显然不属于此类。他对世事的艰难有清醒且深刻的认知,如他在中元节写下的感怀百姓祭典逝世亲友的诗句:“布奠倾觞谁氏子,涓涓哭望想天涯。尚有精魂殊地隔,其殁其存家未知。”郭之奇被时代所限,或许无法寻这一惨剧的真正源头,便只能追寻读过的圣贤书,近乎严苛地执行着彼时对于一个君子“忠君”的要求。听闻崇祯去世的消息,郭之奇不顾部下的种种疑虑,坚持带领在闽明兵为崇祯帝戴孝。明朝皇室难逃,建立南明政权后,他又坚定地追寻桂王,即便家人写信劝返,亦表示:“为纲常谋,虽有家义不能顾。”在与桂王四处奔逃的过程中,其妻儿五人皆在一次海难中身亡,本人虽侥幸逃命,却也最终于永历十五年(1661)为清军俘获,翌年殉国而亡。

郭之奇的一生,正如其在诗中所言,既有少年登第的春风得意,也直面过国破家亡的“寒冬”。他所感悟的,并非对顺境的恋栈,也非对逆境的怨怼,而是“春亦不任恩,冬亦不任懊”的平常心。生命复杂的沉淀带给郭之奇的只有“岁寒然后知,当时何足道”的坦然,是对生命真谛的感悟与探索。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郭之奇也并无对此生的懊悔,只有“到头苦节今方尽,莫向秋风洒泪痕”的豁达,与“万卷诗书随一炬,千秋霜管俟他年”洒脱。


时近岁末,米谷入仓,一年的农事暂告段落。随着大地进入休耕期,人们从持续的劳作中抽身,获得了难得的清闲,加之秋收后物资充盈,自然有了更多契机与意愿,通过一系列仪式与活动来顺应天时、调适生活,并为漫漫寒冬做准备。在诸多冬日节俗中,冬至无疑最为隆重。同为名字里带“冬”字的节气,立冬的习俗虽不如冬至正式,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宋徽宗曾有诗作记载自己立冬那天,在上清宝箓宫举行的讲经活动时,忽然有数千白鹤在上空飞翔,前来观礼的公卿士大夫全都仰着头看呆了(立冬日讲经之次,有羽鹤数千飞翔空际,公卿士庶众目仰瞻,卿时预荣观作诗纪实来上,因俯同其韵,赐太师以下)。这是对立冬时举行皇家大型仪式的记录。


(北宋)赵佶《瑞鹤图》(局部),此画作非立冬所作。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民间的立冬习俗则更有趣。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人们往往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向代表着丰收的秋季告别。至于用什么来“送秋”,没有成规模的规定,反而因此呈现出丰富的地方风情与个人雅趣。广东潮州地区有吃“交冬糍”的习俗,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作、裹上花生粉和白糖的小点心。文人们“送秋”的做法更别致。清末民初词人陈洵在诗文中记载,立冬前一天,同乡友人、画家许伯勤送了他一枚木瓜,说是用来给秋天饯行。二人同为广东人,生活轨迹也集中于广东,岭南瓜果鲜美,自不消提。陈洵品尝之后,觉得十分美味,想起《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一句,一时却又找不到可以作为“琼琚”的相报之物,便填了一阙词,以赠友人(立冬前一日,伯勤惠木瓜,持以饯秋,颇饶风味。笑拈此解,以代琼琚)。

陈洵出生于洋务运动时期,一生经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于1942年去世。他一生痴守词道,长年任中山大学词学教授。在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民国时代,依然有人愿意坚守一份古韵,以一方木瓜、一阕小词慰藉时序的流转,又何尝不是立冬对精神和灵魂的一种滋润呢?


立冬围炉AI示意图

除了“送秋”,立冬还有一桩要事,便是借饮食调养身心,以迎接寒冬的到来。此时万物收敛,人体亦需蓄藏能量,而秋收的丰盈恰好为冬令滋补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来源。谚语有云:“立冬补冬,补嘴空。”说的便是立冬食补的习俗。北方自立冬起,饺子便开始成为餐桌上的常客。南方的习俗则更丰富,苏州地区会在立冬服用各类药材熬制的膏滋,潮汕则会吃一种“炒香饭”,即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在这些各具特色的立冬食谱中,最常出现的要数羊肉了。立冬时节吃羊肉,最地道的莫过于围炉慢烤,配上一壶温酒。明代黄淮在《朝天曲·立冬》中所写“兽炭炉围羊羔酒,共醉笙歌锦帐中”,描写的就是这种景象。清代诗人尤侗《喜迁莺·立冬》的描写则更细腻:“长安多肉阵,凤炭檀炉,低唱羔羊饮。”这里的“凤炭”,即《香乘》所载香煤,用模具压制成凤鸟的形状,扔进炉中,不仅有凤凰浴火涅槃的景致,更兼有满室生香。与二三好友一起,围拥炉火,沐浴熏香,赏此美景,品此佳酿,啖食羊肉,该是何等潇洒自在的立冬乐事!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在这个寒暖不定的初冬时分,让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人生感悟,重塑生命的厚度。到那时,即便是寒色,也难以掩盖我们内心深处富有生命力的翠色。


编辑:周斌 詹茜卉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博古知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是玄学!明日立冬,最旺自己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不是玄学!明日立冬,最旺自己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白宸侃片
2025-11-06 09:06:11
富商郭台铭母亲去世!不设灵不办公祭,曾支持儿子娶小24岁曾馨莹

富商郭台铭母亲去世!不设灵不办公祭,曾支持儿子娶小24岁曾馨莹

阿纂看事
2025-11-06 14:13:03
2002年,浙江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了8万块钱,立即囤铜125吨,随后他还做了这样一件事!

2002年,浙江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了8万块钱,立即囤铜125吨,随后他还做了这样一件事!

牛牛叨史
2025-11-06 02:39:20
神奇,开拓者打破雷霆不败金身连胜,杨涵森砍下另类两双

神奇,开拓者打破雷霆不败金身连胜,杨涵森砍下另类两双

姜大叔侃球
2025-11-06 14:07:28
手机状态栏变“广告位”?网友炸锅,运营商回应情况属实

手机状态栏变“广告位”?网友炸锅,运营商回应情况属实

雷科技
2025-11-05 16:49:49
1-0!女足世界杯奇迹:首次参赛小组第3出线+杀进决赛,创造历史

1-0!女足世界杯奇迹:首次参赛小组第3出线+杀进决赛,创造历史

侃球熊弟
2025-11-06 07:15:39
仅得11+4+5!请不要怪杜兰特,申京赛后发出请求,阿门也把话挑明

仅得11+4+5!请不要怪杜兰特,申京赛后发出请求,阿门也把话挑明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6 15:34:10
斯诺克国锦赛半决赛,希金斯苏格兰内斗马奎尔,吴宜泽迎战赵心童

斯诺克国锦赛半决赛,希金斯苏格兰内斗马奎尔,吴宜泽迎战赵心童

天涯远行人
2025-11-07 02:52:24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最新通报,5人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最新通报,5人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06 08:43:03
2000年吴石案解密,吴家人拿到了陈诚的临终密信,内容写得很直白

2000年吴石案解密,吴家人拿到了陈诚的临终密信,内容写得很直白

小蜜情感说
2025-11-06 12:28:57
最新斯诺克排名:赵心童跃升6位,吴宜泽飙升9位反超希金斯

最新斯诺克排名:赵心童跃升6位,吴宜泽飙升9位反超希金斯

求球不落谛
2025-11-06 14:16:54
“她出轨,但她是好医生啊”,眼科副教授视频流出,患者一片怜爱

“她出轨,但她是好医生啊”,眼科副教授视频流出,患者一片怜爱

熙熙说教
2025-11-06 19:39:46
被有钱人喜欢上是啥感觉?网友:有钱但很抠,两年花了40多万吧

被有钱人喜欢上是啥感觉?网友:有钱但很抠,两年花了40多万吧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5 00:10:03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6 11:13:06
娘家拆迁270万没分我,母亲过寿我不去,隔天弟弟带来一份文件。

娘家拆迁270万没分我,母亲过寿我不去,隔天弟弟带来一份文件。

拾代谈生活
2025-11-07 02:18:50
李鸿忠、吴政隆、雷海潮、吴清,宣讲四中全会精神

李鸿忠、吴政隆、雷海潮、吴清,宣讲四中全会精神

政知新媒体
2025-11-06 21:58:11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老范谈史
2025-11-06 13:55:44
上海进博会上巨型装置来袭:长草微笑奶奶!网友:她会不会突然睁开眼

上海进博会上巨型装置来袭:长草微笑奶奶!网友:她会不会突然睁开眼

上观新闻
2025-11-06 13:59:08
小鹏机器人里藏了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机器人“脱衣”回应质疑

小鹏机器人里藏了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机器人“脱衣”回应质疑

澎湃新闻
2025-11-06 11:46:31
为商家的“巨型服装吊牌”和骑手“拉黑不良用户权”喝彩

为商家的“巨型服装吊牌”和骑手“拉黑不良用户权”喝彩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6 23:57:54
2025-11-07 04:52:49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incentive-icons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账号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16193文章数 256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数码
健康
房产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